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条件致病性大肠埃希氏引起的禽类疾病的总称。近年来,家禽大肠杆菌病在国内大多数养殖场中广泛流行,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很多地方呈暴发流行趋势,严重威胁着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几方面的防治研究进展。
【关键词】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综合防治
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血清型或条件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禽类不同疾病总称[1]。大肠杆菌是禽类肠道的常在菌,是构成禽类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但其中10% ~15%的大肠杆菌是潜在的致病血清型。鸡敏感的大肠杆菌O157:H7,该血清型菌株也是引起人肠道出血的重要致病因子。因此,该病作为一种潜在的人畜共患病,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意义[2]。
1 家禽的解剖结构特点
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的肠道菌,在人和家畜中,大肠杆菌的感染途径主要通过肠道。鸡的呼吸系统解剖结构较特殊,除肺外还具有气囊;气囊共9个,与肺相通,气囊又广泛的分布在鸡的胸腔和腹腔中,家禽的胸腔和腹腔没有横隔膜相隔而相互连通。因此,鸡呼吸系统的这种结构成了大肠杆菌感染的极便利的通路,大肠杆菌一旦突破呼吸道的黏膜屏障,会迅速通过气囊进入胸腔和腹腔,感染内部脏器,常在临床上表现为心包炎和肝周炎。
2 病原学
2.1 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优势菌群
禽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为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其血清型极多,菌体抗原(O)171种,荚膜抗原(K)103种,鞭毛抗原(H)56种,这些抗原可组合成大量抗原性不同的血清型。不同地区有其独立的优势血清群,就是在同一地区不同养殖场血清型相差也较大,甚至在同一鸡场同一鸡群可以存在多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抗原交叉保护力较弱,不可能制备一种覆盖所有血清型的超广谱疫苗。因此,家禽大肠杆菌疫苗在我国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2 家禽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
在目前的家禽养殖环境、养殖方式和技术水平上,家禽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的速度极快,在山东地区对盐酸环丙沙星进行连续3年的耐药性调查发现,1996年盐酸环丙沙星治疗大肠杆菌的有效率为100%,1997年为63.7%,而1998年降低到33.3%。由于养殖场(户) 普遍采用药物防治禽大肠杆菌病和抗菌药的大量、不合理使用, 造成了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趋突出,不仅耐药株不断增多,而且耐药谱也不断扩大[3]。过去一些效果较好的药物,现在许多地方基本没效果,发病后药物防治效果不够理想。
3 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策略
3.1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及时清扫鸡舍内的粪便,保持良好的通风,可大大降低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定期对鸡舍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措施,可用一些醛类、双链季铵盐、碘类等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进行定期带鸡喷雾消毒。
3.2 加强环境控制
提高管理减少应激。一类是静态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营养、密度、通风、光照、卫生等;另一类是动态因素:如断喙、转群、设备维修、运输、异常噪音等。无论哪一种环境因素的改变和偏离了鸡群的适宜范围都会对鸡群产生不同的刺激而出现应激反应。环境因素决定了鸡群的生产和抵抗力,同时也影响着大肠杆菌的致病力,应尽量减少应激。在应激前后,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药物可缓解应激症状,可增强机体对大肠杆菌的抵抗力[4]。
3.3 净化鸡群内环境
应从管理严格、无大肠杆菌病史、正规的种鸡场进雏鸡,从种鸡的管理入手,在种蛋入孵前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也可以用1%硫酸锌或新洁尔灭浸泡消毒。在育雏期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做好分群、通风等管理工作。应选用几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消毒液定期交替消毒,尽可能减少鸡舍环境中的细菌数量,还应饮用抗菌消炎的药物和多维电解质,以增强鸡群的抵抗力。
3.4 加强其他疾病的预防
加强免疫工作,减少继发感染,防治其他疾病发生而继发大肠杆菌病。大量的临床病症显示,如鸡沙门氏菌病、霉形体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等很多疾病导致大肠杆菌病的继发或混合感染。因此,应制定适合本场的防疫程序并实施,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这样就间接地起到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3.5 选择适宜治疗方法
大肠杆菌主要经呼吸道感染,而且耐药菌株广泛存在,所以针对性地选择一种吸收好、无耐药性的抗菌素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较为简单和有效的药物筛选程序如下:从病鸡的病变组织中分离致病大肠杆菌,进行增殖培养;选择多种吸收率高的抗菌素制备药敏片;利用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实验选出抗菌性最高的一种或多种药物;进行小群投药试验,确定最佳治疗药物和方案;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大群投药[5]。
3.5.1 免疫接种
大肠杆菌多价苗: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比较复杂,目前多采用O1、O2、O35、O78等常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菌株混合制成的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用于种鸡和雏鸡的预防接种。
3.5.2 抗生素疗法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仍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措施。一般常用抗生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呋喃类等抗菌消炎药对大肠杆菌病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有许多鸡场长期或大剂量地滥用药物,尤其是低浓度的反复性预防用药誘发了许多大肠杆菌病耐药株的出现[6]。
3.5.3 益生菌制剂疗法
采用益生菌疗法的目的是调整机体内的微生物平衡,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产生耐药性。目前常用的有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双歧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如果添加在饲料中喂服,不但可以提高鸡群的抗病力,而且对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有明显的治疗效果[7]。
3.5.4 中草药疗法
中草药在治疗大肠杆菌病方面,集清热、解毒杀菌、促进免疫于一体,标本兼治,效果确实。经临床实践认为:复方禽菌灵、喉肠康和清瘟败毒散制剂等多种复方制剂对鸡大肠杆菌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5.5 免疫球蛋白疗法
经大肠杆菌免疫过的健康鸡血清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可以大大提高雏鸡对鸡大肠杆菌病、白痢、伤寒等疾病的抗病力。
参考文献
[1]高菘,刘秀梵. 禽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J]. 养禽与禽病防治,1999,9:18-20.
[2]朱力军. 动物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J]. 中国兽药杂志,2001,35(2):16-18.
[3]韩正康. 动物生理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71-79.
[4]王红宁,朱庆. 养禽与禽病防治新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202-206.
[5]梁国芳,陈绍熙,郭强等. 鸡大肠杆菌多价蜂胶灭活苗的研制[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7 19(6):37-39.
[6]英特威.鸡大肠杆菌病及其防制[J].养禽与禽病防制,1995,(11):25-26.
[7]赵香汝. 禽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D].北京:北京农业大学.1998 ,(8):27-29.
【关键词】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综合防治
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血清型或条件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禽类不同疾病总称[1]。大肠杆菌是禽类肠道的常在菌,是构成禽类正常菌群的一部分,但其中10% ~15%的大肠杆菌是潜在的致病血清型。鸡敏感的大肠杆菌O157:H7,该血清型菌株也是引起人肠道出血的重要致病因子。因此,该病作为一种潜在的人畜共患病,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意义[2]。
1 家禽的解剖结构特点
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的肠道菌,在人和家畜中,大肠杆菌的感染途径主要通过肠道。鸡的呼吸系统解剖结构较特殊,除肺外还具有气囊;气囊共9个,与肺相通,气囊又广泛的分布在鸡的胸腔和腹腔中,家禽的胸腔和腹腔没有横隔膜相隔而相互连通。因此,鸡呼吸系统的这种结构成了大肠杆菌感染的极便利的通路,大肠杆菌一旦突破呼吸道的黏膜屏障,会迅速通过气囊进入胸腔和腹腔,感染内部脏器,常在临床上表现为心包炎和肝周炎。
2 病原学
2.1 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优势菌群
禽大肠杆菌病的病原为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其血清型极多,菌体抗原(O)171种,荚膜抗原(K)103种,鞭毛抗原(H)56种,这些抗原可组合成大量抗原性不同的血清型。不同地区有其独立的优势血清群,就是在同一地区不同养殖场血清型相差也较大,甚至在同一鸡场同一鸡群可以存在多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抗原交叉保护力较弱,不可能制备一种覆盖所有血清型的超广谱疫苗。因此,家禽大肠杆菌疫苗在我国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2 家禽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
在目前的家禽养殖环境、养殖方式和技术水平上,家禽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的速度极快,在山东地区对盐酸环丙沙星进行连续3年的耐药性调查发现,1996年盐酸环丙沙星治疗大肠杆菌的有效率为100%,1997年为63.7%,而1998年降低到33.3%。由于养殖场(户) 普遍采用药物防治禽大肠杆菌病和抗菌药的大量、不合理使用, 造成了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趋突出,不仅耐药株不断增多,而且耐药谱也不断扩大[3]。过去一些效果较好的药物,现在许多地方基本没效果,发病后药物防治效果不够理想。
3 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策略
3.1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及时清扫鸡舍内的粪便,保持良好的通风,可大大降低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定期对鸡舍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措施,可用一些醛类、双链季铵盐、碘类等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进行定期带鸡喷雾消毒。
3.2 加强环境控制
提高管理减少应激。一类是静态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营养、密度、通风、光照、卫生等;另一类是动态因素:如断喙、转群、设备维修、运输、异常噪音等。无论哪一种环境因素的改变和偏离了鸡群的适宜范围都会对鸡群产生不同的刺激而出现应激反应。环境因素决定了鸡群的生产和抵抗力,同时也影响着大肠杆菌的致病力,应尽量减少应激。在应激前后,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药物可缓解应激症状,可增强机体对大肠杆菌的抵抗力[4]。
3.3 净化鸡群内环境
应从管理严格、无大肠杆菌病史、正规的种鸡场进雏鸡,从种鸡的管理入手,在种蛋入孵前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也可以用1%硫酸锌或新洁尔灭浸泡消毒。在育雏期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做好分群、通风等管理工作。应选用几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消毒液定期交替消毒,尽可能减少鸡舍环境中的细菌数量,还应饮用抗菌消炎的药物和多维电解质,以增强鸡群的抵抗力。
3.4 加强其他疾病的预防
加强免疫工作,减少继发感染,防治其他疾病发生而继发大肠杆菌病。大量的临床病症显示,如鸡沙门氏菌病、霉形体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等很多疾病导致大肠杆菌病的继发或混合感染。因此,应制定适合本场的防疫程序并实施,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这样就间接地起到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3.5 选择适宜治疗方法
大肠杆菌主要经呼吸道感染,而且耐药菌株广泛存在,所以针对性地选择一种吸收好、无耐药性的抗菌素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较为简单和有效的药物筛选程序如下:从病鸡的病变组织中分离致病大肠杆菌,进行增殖培养;选择多种吸收率高的抗菌素制备药敏片;利用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实验选出抗菌性最高的一种或多种药物;进行小群投药试验,确定最佳治疗药物和方案;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大群投药[5]。
3.5.1 免疫接种
大肠杆菌多价苗: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比较复杂,目前多采用O1、O2、O35、O78等常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菌株混合制成的多价油乳剂灭活苗用于种鸡和雏鸡的预防接种。
3.5.2 抗生素疗法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仍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措施。一般常用抗生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呋喃类等抗菌消炎药对大肠杆菌病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有许多鸡场长期或大剂量地滥用药物,尤其是低浓度的反复性预防用药誘发了许多大肠杆菌病耐药株的出现[6]。
3.5.3 益生菌制剂疗法
采用益生菌疗法的目的是调整机体内的微生物平衡,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产生耐药性。目前常用的有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双歧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如果添加在饲料中喂服,不但可以提高鸡群的抗病力,而且对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有明显的治疗效果[7]。
3.5.4 中草药疗法
中草药在治疗大肠杆菌病方面,集清热、解毒杀菌、促进免疫于一体,标本兼治,效果确实。经临床实践认为:复方禽菌灵、喉肠康和清瘟败毒散制剂等多种复方制剂对鸡大肠杆菌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5.5 免疫球蛋白疗法
经大肠杆菌免疫过的健康鸡血清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可以大大提高雏鸡对鸡大肠杆菌病、白痢、伤寒等疾病的抗病力。
参考文献
[1]高菘,刘秀梵. 禽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J]. 养禽与禽病防治,1999,9:18-20.
[2]朱力军. 动物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J]. 中国兽药杂志,2001,35(2):16-18.
[3]韩正康. 动物生理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71-79.
[4]王红宁,朱庆. 养禽与禽病防治新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202-206.
[5]梁国芳,陈绍熙,郭强等. 鸡大肠杆菌多价蜂胶灭活苗的研制[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7 19(6):37-39.
[6]英特威.鸡大肠杆菌病及其防制[J].养禽与禽病防制,1995,(11):25-26.
[7]赵香汝. 禽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D].北京:北京农业大学.1998 ,(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