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雏鹅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鹅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食草水禽,不仅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等特点,而且饲养成本低,周期短,经济效益高。一些养殖户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养鹅方法,还没有形成科学的饲养管理和防控疾病的观念,特别是雏鹅时期,成活率低是养鹅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关键词】提高;雏鹅;成活率;增加养殖业;经济效益
  调查数据显示雏鹅成活率在80%左右,雏鹅死亡时间多集中在3~20日龄,引起雏鹅死亡的因素中饲养管理方面约占60%,疾病方面引起的死亡约占40%。
  1.降低雏鹅成活率的主要问题
  1.1雏鹅饲养管理技术落后 农村养鹅的模式还是以农户为单位饲养,农民文化水平低,圈舍破落,卫生条件差,饲料单一,饲养量增加,管理跟不上。
  1.2重药物治疗轻预防 日常的环境控制和合理的免疫程序是保证鹅群生长的基础,畜牧业“防重于治”的理念在广大农村未得到体现。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对“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将钱花费在消毒、预防性投药和购买高质量的疫苗上,仅将疾病的控制寄托于药物治疗,基本处于不病不治的状态,同时,由于疫苗市场混乱,部分贪图便宜的养殖户购买使用无效的劣质疫苗,造成免疫失败。
  1.3盲目滥用药物,免疫接种不合理 目前部分养殖户备有五花八门药物,饲料中盲目、滥用药物现象严重,有的养殖户随意加大剂量或常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更有人随意将几种药物混合使用减低了药效。
  2 提高雏鹅成活的主要措施
  2.1 改进生产技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2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力弱,既怕冷热又怕湿的特点,现将鹅育雏技术介绍如下:
  2.1.1 育雏舍及设备的准备
  进雏前两周,将育雏舍用清水冲洗干净之后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地面、墙壁,并用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饲槽、水槽等用具,然后还要对育雏舍及设备进行熏蒸消毒。
  2.1.2选好雏鹅
  鹅苗应选择免疫过小鹅瘟疫苗、副黏病毒疫苗的母鹅后代,因为这样的雏鹅通过被动免疫获得的母源抗体能够抵御该两种病的早期感染。选择雏鹅的方法,可归纳为“一看二摸”,一看雏鹅的精神状态,绒毛色澤。二摸是用一手托雏鹅颈部及胸部,另一手由背向后摸至尾部,检查腹部是否胀大,并观察雏鹅的反应。
  2.1.3运输雏鹅注意事项
  雏鹅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受寒或高温。初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雏鹅运输宜用封闭式车辆,但在运输箱内不宜装过多雏鹅,防止挤压而死。炎热的夏季,应使用敞棚或晚间运输。
  2.1.4适时饮水和开食
  出壳后24小时,当大多数雏鹅开始有啄食动作或发出叫声时,就应供水和喂料,先饮水后喂料。第一次饮用水可加入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以满足其对水分的需要,刺激食欲,清理消化道促进胎粪排出。在最初几天内最好供给温开水。3日龄内的雏鹅,应喂给开水烫过或蒸煮至八分熟的小米、碎米或玉米面,并在其内添加鸡蛋黄,每10只雏鹅加1个蛋黄。饲料要湿而不黏,保持散状,每日喂6~8次(夜间两次)。从喂熟食至喂生食逐渐过渡,不要突然更换。从4日龄起可喂些青绿饲料,为防止雏鹅过量采食青饲料,可先喂精料。11~20日龄的雏鹅以喂青绿饲料为主,精料占日粮的20%~30%,随着日龄的增长和活动能力增强,雏鹅可以开始放牧。在大群饲养时,对体质弱、发育缓慢的个体,要及时分群喂养,多喂给一些精料,细心护理,待生长赶上群体水平后,再合群饲喂。
  2.1.5注意合理喂料
  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差,所喂给的饲料要求新鲜和易于消化。精料可用全价颗粒饲料,青饲料可喂给白菜、胡萝卜、野菜如苦麻菜等。饲喂时要注意喂量,一般每100只雏鹅日喂量为:1~2日龄时喂青饲料0.7千克、精饲料0.4千克;3~6日龄时喂青饲料2千克、精料0.7千克;7~9日龄时喂青饲料3.5千克、精料2千克;10~15日龄时喂青饲料7千克、精料3.5千克;以后逐渐增加,切忌喂干料,以防雏鹅饱食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导致肠破裂而死亡。雏鹅料中更不能以粗纤维为主(如玉米秸杆等),因为雏鹅的消化道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相当弱,大量的粗纤维,在肠道内吸收水分导致内容物体积急剧增大,造成消化道破裂或便秘、脱肛等症状。
  2.1.6注意保温防湿
  雏鹅调解体温能力弱,饲养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保温期的长短因品种、气温、日龄和雏鹅的强弱而异,一般需保温2~3周。适宜的育雏温度是:1~5日龄时为30~28℃ ,6~10日龄时为27~25℃ ,11~15日龄时为24~22 ℃ ,16~20日龄时为22~20℃,20日龄以后稳定在18 ℃ 左右。
  2.2 加强消毒,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加强消毒,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孵化场、种鹅场、育雏舍要经常打扫消毒,最好每3日消毒1次,为避免病原体对消毒药产生耐药性,要多准备几种消毒药交替使用。蛋入孵前要严格的消毒,可先用0.1%的新洁尔灭温溶液(40℃左右)对种蛋进行浸泡消毒,取出晾干后放入孵化器中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在室温24℃以上,相对湿度为74%~80%的条件下熏蒸消毒20~30分钟,然后通风排出气体。
其他文献
烟粉虱,又称棉粉虱、甘薯粉虱,俗称小白蛾,属同翅目、粉虱科,为害番茄、黄瓜、西葫芦、茄子、豆类、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蔬菜。烟粉虱虫口密度起初增长较慢,春末夏初数量上升,9月下旬为害达到高峰,10月下旬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虫口数量逐渐减少。  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嫩叶背面刺吸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甚至全株枯死,严重影响蔬菜产量。由于刺吸汁液,造成汁液外溢繼而诱发落在叶面上的杂菌形成霉斑,严重时霉层覆盖整
茫茫的沙漠中,气候特别干燥炎热,一年的降雨量很少,一般不超过25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整年不下雨。  生长在这些地区的植物,对于干旱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有“沙漠英雄花”美名的仙人掌,就有惊人的忍受干旱的能力,这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储存水分的本领。特别是墨西哥沙漠中的巨柱仙人掌,长得像一根分叉的大柱子,通常有六七层楼那样高,粗得一个人抱不拢。有趣的是在它那巨大的身躯里,竟储存着一吨以上的水。当地过路人常常砍开
【摘 要】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农业节水、增产和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地膜”已成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我市农业因此受惠颇丰,但由此带来的残膜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  【关键词】农膜;加工;污染  为尽快找准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的突破口,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国家以及甘肃省有关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从2010年开始,我市就组织农牧系统的农业环保
鳖产业是我国新兴的特种水产养殖业之一,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对水的需求量大且要求很高,目前的养殖模式基本采用大量换水的方法改善水环境,不仅成本高,而且换水应激易引发鳖的病害,直接影响养殖成活率,特别是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污水排到环境中会造成污染。本研究旨在工厂化设施养鳖过程中采用节水技术达到提高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的目的,因此意义深远。  一、试验条件  试验在宁波市天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温室内进行,试验
白羽肉鸡支气管栓塞频繁发生,给养殖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主要原因是环境不达标和管理存在漏洞。现将白羽肉鸡支气管栓塞的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一、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出现打喷嚏,呼噜,咳嗽,甩鼻,流鼻液,怪叫,严重的出现张口呼吸;病重鸡精神委靡,羽毛松乱,采食下降,排黄绿色稀粪。7~35日龄均易感,以15~30日龄多发。本病一旦发生,鸡群死亡率短期内(1~2天)呈现急剧上升态势(每天增加3%~8%),若
油用牡丹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属我国特有木本名贵花卉,集食用、药用和保健功能于一身,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目前,油用牡丹被国家列为重点木本粮油树种和新资源食品,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栽植技术  1. 园址选择  油用牡丹的栽植园址,宜选择在地势高燥、排水便利、pH值6.5~8.0的疏松、透气性好的沙壤土地块。  2. 品种选择  
【摘 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现状,阐明了转变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并提出了实现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畜禽品种繁多、饲料资源丰富、群众素有养殖的传统习惯,这都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近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北京市正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土壤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因具有潜伏性、不可抗逆性、长期性以及影响后果严重等特点而受到高度重视。土壤中的重金属能从土壤迁移到其他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中(如地下水、植物等),并被作物吸收和富集,最终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已是农业生产的先行条件和必要基础。  一、密云区菜田污染现
【摘 要】风景园林是一个休闲的场所,提供给人们休闲和放松的气氛,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只有物质生活到达一定标准,才会重视精神生活的提高,风景园林的施工与养护关系到人和自然,并将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文主要分析风景园林的施工与养护,让普通大众不仅懂得观赏园林,更是要加强其对风景园林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养护  目前,社会各界人士和有关的机构都纷纷开始关注环境的修复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水稻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集中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主要包括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卷叶螟、稻飞虱等。最后针对以上几种病虫害问题给出了一些科学的防治方法。其中关于常见虫害的防治,本文提出了一些现代的科学的防治技术,如稻鸭共育、害虫诱杀、高效环保的化学农药等。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科学防治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非常广,比如南方地区、东北地区等,产量也是所有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