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兴趣就会更浓厚,思维就会更活跃。由此可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调动学生兴趣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如何创设情境谈谈我的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政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置,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
  例如我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中的Flash动画,帮助学生分析在消费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动画中的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
  二、运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政治课的教学中,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介绍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塑造理想的人格品质。
  例如我在《人生当自强》的教学中,就应先出示黄曼的照片,然后讲解黄曼的故事,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且教师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故事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让学生感受自强的强大动力。
  三、运用表演创设情境
  表演情境就是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行动中解决问题。它的创设融合了读、思、演、评四方面于一体。学生参与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因而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化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学生表演的热烈情绪感染了整个课堂教学。学生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师生都在这种特定情境的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真真切切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一次创新到另一次创新,最终达到升华的过程。
  例如我在《生命健康权利与我同在》的教学中设置模拟法庭的表演形式。首先请学生列举我们身边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
  四、利用典型案例、身边事例创设情境
  典型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教育感染力。它不仅一次两次引起注意力,甚至长期都是有极强的影响力。例如利用三鹿奶粉事件的案例来讲解生命健康权的相关知识,对学生的记忆力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五、运用游戏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学科知识有关的游戏,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我在《挫折面前也从容》的教学中,设计了游戏导入,让学生组织掰腕子比赛,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兴趣,然后让学生谈谈他们的亲身经历。这样使学生能真正融入学习中来,容易使他们对相关问题产生共鸣。
  六、运用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恰当问题创设情境,以及师生双方交流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动力。
  例如我在《自觉维护正义》的教学中,当学生聚精会神地看完孟祥斌的视频后,紧接着提出问题,这时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讨论中,最终达成共识,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七、运用小组对抗创设情境
  初中学生的对抗欲望比较强烈,总想和别人比一比,展示自己的能力。正是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我在课堂中经常运用对抗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在复习课中,我先把知识点布置下去。上课时,把学生分成两组,男生女生各一组,看哪组记住的知识点多。这样学生为了给自己的队多拿分,课下都主动去复习。这种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掌握了知识。
  此外,我还采用了讨论法、播放歌曲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寻找适合的方法,这也就是教无定法,适合自己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单位 河北省香河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他还没有死……”,这是汶川地震中一个感人的画面,央视直播中,主持人帮助在卧龙工作的丈夫联系到他妻子时,妻子泣不成声地说出了这句话,“他还没有死”这句话,没有人把它当
笔者长期战斗在美术高考的第一线,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将个人的一些素描教学心得写出来,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强化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  在素描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能力,增加全局观念,并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的空间结构及体积关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两种不良现象。  1.学生死抠局部,造成局
残缺教具是一种设计特异、形状残缺、内涵丰富,给人以更多联想、猜测、推理、探究、补缺、完美的教学具.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在新课程形势下一名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才会不断地进步。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物理专业学识   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能学到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并以学生为主体,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及相关性较强的学科。新的初中数学大纲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纵横联系,同时重视对学生发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探究—主体参与型”教学方法  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
在我的理解中,孩子是天使却野性十足,是宝玉却遍身瑕疵,是小树却未经风雨。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成为天使却不失个性,成为宝玉却更加坚韧,成为大树而不娇柔,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特别是一些备受宠爱的孩子,张扬、任性、软弱、懒惰、自私等缺点几乎掩盖了“玉”的本来面目。我觉得对他们在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应该是严厉多于鼓励,无声多于有声。(这里的严厉并不只是态度方面的,主要是指在细节方面的要求要严格执行到底。)
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给我们的英语课堂吹进了一股春风,也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严苛的考验,也是千千万万的学生之福.新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考验.新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体会谈谈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传统教学中教师
朗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一笔宝贵的遗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激发朗读兴趣,培养朗读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低段学生的朗读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表现欲特别强,教学中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激发其朗读兴趣。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