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ding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一笔宝贵的遗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激发朗读兴趣,培养朗读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低段学生的朗读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表现欲特别强,教学中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激发其朗读兴趣。例如,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校设立了红领巾广播站,让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担当小播音员。每每看到优秀学生那神气的样子,我班的学生就既羡慕又忌妒,恨不得站在台上的就是自己。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我引导学生说:“如果你们好好练,朗读水平高了,到三年级时就可以去竞聘小播音员了,那时出现在台上的就可能是你们中的一员了。现在,我们先来评选咱们班的小播音员,让他每天早上领大家读古诗。”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朗读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
  二、巧设情境,领悟意境美,激发儿童的朗读兴趣
  为激发儿童的朗读兴趣,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选择与儿歌意境相吻合的音乐,使儿童的情感逐渐融入儿歌意境之中。如课文《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四句短短的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在教学中,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配有音乐的画面,幽蓝的夜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星星,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提着小灯坐在月亮上欣赏美丽的夜空。接着,我就用清晰、轻柔的声音朗读课文。这样,美妙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范读,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仿佛自己就坐在月亮上欣赏美丽的夜空,同时又营造了朗读的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诱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
  三、多种形式朗读,提高儿童的朗读能力
  朗读的方法有很多,如果朗读的形式过于单一,儿童就会感到乏味,一味地齐读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调动多种朗读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全文读,部分读;可以让学生领读、个人读、轮读、分组读、齐读、接力读、角色读。(如教学《狼和小羊》时,让学生戴上头饰,变成狼和小羊,通过朗读感受狼的凶狠和小羊的善良)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配乐读、配音读、表演读,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再加上动作演一演。(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雨点儿》《棉花姑娘》等生动有趣的课文时,都可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在轻松愉快的竞赛氛围中使儿童读得声情并茂、活灵活现。
  四、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朗读兴趣
  儿童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喜欢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表扬。儿童朗读后教师一定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合适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反映成功与不足之处,是儿童朗读水平得以提高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朗读评价方法可以是自评、教师评,或者是儿童之间互评,评价要合理、中肯。教师要对儿童进行双向评价,即对儿童进行表扬鼓励的同时,也要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儿童不仅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能明确继续努力的方向。
  总之,对小学生来讲,如果纯理论地对其讲解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产生不了多大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感悟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使自己受到美好的情感熏染。
  (作者单位 陕西省志丹县市镇小学)
其他文献
中学地理尤其高中地理对许多地理老师来说都很难教出好成绩,一方面是部分章节确实难,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兴趣没有被激发起来。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地理教学中我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以供同仁参考。   一、知识渊博,方法得当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知识渊博、业务精通的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头头是道,通过旁征博引把知识的来龙去脉讲得一清二楚,往往会使学生非常敬佩。进而会让学生对他所教
“他还没有死……”,这是汶川地震中一个感人的画面,央视直播中,主持人帮助在卧龙工作的丈夫联系到他妻子时,妻子泣不成声地说出了这句话,“他还没有死”这句话,没有人把它当
笔者长期战斗在美术高考的第一线,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将个人的一些素描教学心得写出来,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强化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  在素描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能力,增加全局观念,并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的空间结构及体积关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两种不良现象。  1.学生死抠局部,造成局
残缺教具是一种设计特异、形状残缺、内涵丰富,给人以更多联想、猜测、推理、探究、补缺、完美的教学具.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在新课程形势下一名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才会不断地进步。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物理专业学识   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能学到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并以学生为主体,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及相关性较强的学科。新的初中数学大纲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纵横联系,同时重视对学生发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探究—主体参与型”教学方法  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
在我的理解中,孩子是天使却野性十足,是宝玉却遍身瑕疵,是小树却未经风雨。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成为天使却不失个性,成为宝玉却更加坚韧,成为大树而不娇柔,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特别是一些备受宠爱的孩子,张扬、任性、软弱、懒惰、自私等缺点几乎掩盖了“玉”的本来面目。我觉得对他们在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应该是严厉多于鼓励,无声多于有声。(这里的严厉并不只是态度方面的,主要是指在细节方面的要求要严格执行到底。)
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给我们的英语课堂吹进了一股春风,也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严苛的考验,也是千千万万的学生之福.新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考验.新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体会谈谈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传统教学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