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影响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1980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是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方向。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的特点,学生对玩游戏有着天生的喜爱,促进游戏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倾向性、效果性和持久性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探讨游戏对提高学生体育课教学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和质量意义。
  【关键词】游戏 小学体育教学 学生兴趣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10-02
  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终身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紧紧围绕学生小学阶段的身心特点,通过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进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水平,是现阶段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当重视的问题之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由于受到形式上要求的限制,往往对游戏教学法带有一定的抵触和怀疑,以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学生对于传统体育课教学呆板的形式也失去了兴趣。新课改条件下,研究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影响,主要是为了实现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到更多有用知识的目的。
  一、兴趣形成的原理
  兴趣是由于人脑半球内有关部位神经形成暂时的联系,这些神经又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而产生最优的兴奋中心的倾向。在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各方面发育还不够成熟,做事情喜欢凭兴趣和喜好行事,这时,体育课授课效果的好坏要靠体育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而定了。
  兴趣常常表现出一定的特征,主要的特征有倾向性、效果性和持久性等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的兴趣总是与一定的事物相对应的,不同的事物会对人的大脑皮层产生不同的刺激,从而产生不同的联系。从游戏教学与兴趣之间的联系而言,由于游戏常常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较易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神经的刺激,从而产生较多暂时性的联系,从而产生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
  二、游戏对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兴趣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从兴趣普遍表现出来的三个特征倾向性、效果性和持久性三个方面进行游戏对体育教学中兴趣影响的研究。
  (1)游戏对学生学习兴趣倾向性的影响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兴趣会因为学生的不同、身心发展的不同、身体素质的不同等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别。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兴趣倾向。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人生比作游戏,其实,人们少儿阶段许多知识和道理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游戏是人生的一种抽象,是人类社会初期经常采用的教育手段,人们从游戏中教会孩子生活的方式、人生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树立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总之一句话,人们对游戏有着天生的倾向性。
  游戏和体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育其实就是游戏的一种,同时游戏是体育的来源,更是体育追求的本质所在。在体育课中应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对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进行自己的观察,使其能够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去思考,游戏和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哪些游戏内容是对个人有深刻意义的,哪些内容能够教会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能够学到的知识,了解游戏本身的目的是什么。游戏中调动学生完整的自我感受、身体、想法和行动,而不像文化课教学那样只关心心智。在体育教学中游戏能体现体育教学是活动的、多样化的和有方向性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出发点。
  (2)游戏教学对兴趣效果的影响
  游戏对兴趣效果性的影响不仅表现为一个人对某件事物的优先关注倾向,也可能表现为推动一个人积极认识和处理某件事物的内在动力。这里讲到的内在动力指的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追求和喜爱的感觉。游戏对兴趣效果性的影响因人而异,不同的人由于意志力和爱好的偏差,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内在动力。如有些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只能简单地完成教师所教的动作,或只心向往之,缺乏主动地、积极地参与体育教学或体育运动的精神。这是一种没有效果性的兴趣,是当前体育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一入校对体育就以及格为目的,因此学习被动没有主观能动性,自然也就谈不上兴趣的效果性了。若要真正地激发起高校学生对体育兴趣的效果性反应,就必须加大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
  (3)游戏内容的多样性对学生兴趣持久性的影响
  体育教学中能够用到的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适用于个人的,也有适用于团队的。就应用于个人而言,游戏教学方法的采用主要有益于问题解决、身体配合、仿真练习、指引思维、勇气、力量等等。适用于团队形式的游戏教学法主要致力于培养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队员之间的信任、队员之于团队整体的责任等。游戏能够使得学生在不必经历真实世界中的失败、挫折、尴尬、颓废与自我怀疑的情况下,做到从游戏中认识自己、同时了解别人。在游戏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兴趣不一样,表现不一样,其领悟亦不一样。
  人们对一件事情的兴趣可能是持久性的,也可能是短暂的、暂时性的,特别是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他们对带游戏的兴趣可能较为持久,也可能很短暂,不同的游戏,孩子们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喜爱性,因此,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有些孩子对待一种游戏较为短暂的兴趣持久性,教师应当注重游戏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连续性,以便使得孩子在不同的游戏活动中保持对体育课持久的兴趣。游戏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也应当区分不同的学生而有所区别,对于那些对体育教学活动缺乏稳定持久兴趣的学生,应当认真分析这种不稳定性产生的原因,然后做出正确的游戏吸引力配置,一般来讲,学生缺乏对体育锻炼兴趣持久稳定的兴趣是由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性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比如意志力薄弱或者缺乏吃苦的精神等。有了这些深入层次原因的理解后再采取游戏教学方法的调整,便会更加具有成效。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迫切需要综合素质较强的符合性人才,仅仅拥有专业化的知识、健康的身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紧密的團队合作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顽强的意志力也同样十分重要。应用游戏增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从游戏中培养顽强的精神品质,紧密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薛玉蛟. 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和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 人力资源管理,2010(5).
  [2]叶军华. 论游戏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融入[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体育不能也不应该还是停留在简单的运动技能的训练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施有效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 有效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11-01  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而从属于艺术的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其独到之处。初中美术教学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
【摘要】任务单导学教学法是通过师生实施一个完整任务的工作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共同组成任务合作小组,在培养学生深入实际、完成指定任务,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取知识学以致用,并且任务单导学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  【关键词】任务单导学教学法 中职教育 自主学习  【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48-01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名言说得多么透彻: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说明情感和爱在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根据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数学教学的本身需要,怎样以情感提高教学的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53-02  “任务驱动法”教学通常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而,“任务驱动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48-02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数学一直是初中学生较为反感的科目,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觉得应该从
【摘要】积极的评价语言是抚慰学生稚嫩心田的春风,运用得当能够有力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创造欲望。教师要运用自己准确、简洁的评价语激励学生的学习、彰显学生的思维个性,真正促进学生进步,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关键词】评价语言 简洁准确 巧妙机智 幽默 富有激情 富于变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54-01  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