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位置,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师生主导和主体地位的主战场。当前,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使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更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体验,使学生用轻松活泼、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主动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就目前来说,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是“主科”而是划等次的“副科”,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正确理解地理課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使我们的地理课堂真正成为符合课改理念的课堂。那么,如何做到地理教学改革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作为地理课堂的组织者,可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迎接挑战,争做学习型教师
1、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学生被动的“听讲”,机械的学习,记忆知识点。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会更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为此,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在互动中引导、启发学生质疑,而不应该是学生“配合”老师上课。
2、教师要有新课程意识。新课程之新,体现在它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要做到以下转变:⑴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⑵由管理者变为领导者,⑶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观念,做学习型教师。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
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无拘无束地感受地理课堂教育教学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三、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
新课程倡导教育要面向生活,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地理,把生活知识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所面对的是熟悉的、常见的,可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认识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关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的主动性。
例如: 在学习七年级“气温和降水”时,设计以下问题,衣:我们这个地区四季有明显的变化,所以衣着也跟着相应的变化。食:南方以米为主食,北方以面为主食。住:南方住斜顶房,北方以平顶房为主。行:南方以船代步,北方以车代步等。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现实素材,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方法很多。关键是教学要有效果,教师必须要做到教学改革。在研究体会课程标准、备课执教等方面处处做有心人,真正做到学生学得主动,教学组织生动,师生有效互动,这样我们的地理教学必定会有成效。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就目前来说,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是“主科”而是划等次的“副科”,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正确理解地理課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使我们的地理课堂真正成为符合课改理念的课堂。那么,如何做到地理教学改革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作为地理课堂的组织者,可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迎接挑战,争做学习型教师
1、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学生被动的“听讲”,机械的学习,记忆知识点。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会更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为此,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在互动中引导、启发学生质疑,而不应该是学生“配合”老师上课。
2、教师要有新课程意识。新课程之新,体现在它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要做到以下转变:⑴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⑵由管理者变为领导者,⑶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观念,做学习型教师。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
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无拘无束地感受地理课堂教育教学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三、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
新课程倡导教育要面向生活,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地理,把生活知识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所面对的是熟悉的、常见的,可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认识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关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的主动性。
例如: 在学习七年级“气温和降水”时,设计以下问题,衣:我们这个地区四季有明显的变化,所以衣着也跟着相应的变化。食:南方以米为主食,北方以面为主食。住:南方住斜顶房,北方以平顶房为主。行:南方以船代步,北方以车代步等。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现实素材,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方法很多。关键是教学要有效果,教师必须要做到教学改革。在研究体会课程标准、备课执教等方面处处做有心人,真正做到学生学得主动,教学组织生动,师生有效互动,这样我们的地理教学必定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