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检察官,白宫里面“审”总统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265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是许多美国人心中的执法英雄。他外表英俊,个性强硬,对法律烂熟于心。作为无党派的美国联邦检察官,他在近11年的任职时间里调查过共和党、民主党的州长,查办过白宫高官,处理过“特工门”等大案,还是最早起诉本·拉登的人。有人称他是“钢眼侦探”,还有人说他是“菲茨杰拉德飓风”,华人干脆给他封了个“美国包公”的绰号。
  如今,“钢眼”似乎要闭目养神了。2012年5月24日,菲茨杰拉德宣布辞职。消息传出,有人说“政客们这下可以在大道上又唱又跳了”,“在弗吉尼亚都能听到芝加哥庆祝者开香槟的声音”;也有不少人希望菲茨杰拉德不要离开执法岗位。媒体则冷静地写道:“菲茨杰拉德的一言一行都在书写美国的历史。”
  
  一位邋遢的“性感检察官”
  
  菲茨杰拉德今年51岁,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爱尔兰裔的移民家庭。他父亲是个门卫,家里有3个兄弟姐妹。菲茨杰拉德靠着自己的聪明刻苦,就读于一家著名的私立中学,1982年又考入美国著名的私立文理学院——阿默斯特学院。该校有“小常春藤”的美誉,他主修经济学和数学,课余时间也当门卫赚取学费。在学校,他喜欢上英式橄榄球,并成为橄榄球队的一员。这一爱好给他打下了一个好底子,让他能够适应后来的紧张工作,也有了强健的体魄,成就了“性感检察官”的美名。
  1985年,菲茨杰拉德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进入纽约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当民事律师。1988年,他成为纽约助理联邦检察官,开始了24年的执法生涯。美国的联邦检察官负责对违反联邦法律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由总统提名,参议院通过,共有94名,分管全国94个联邦司法辖区。司法部长任总检察长,下设一名首席检察官。每一联邦检察官手下又有若干助理联邦检察官。27岁的菲茨杰拉德就当上助理联邦检察官,也算是大器早成。
  当时年富力强的菲茨杰拉德办案精明,生活上却丢三落四,经常闹笑话。他的桌子总是乱七八糟,什么都有。有一次,他的秘书帮他找东西,拉开抽屉差点被熏倒,原来,抽屉里塞了几双臭袜子,不知道已经放了多久。因为工作忙,菲茨杰拉德很少在家做饭。有一次搬家,他忘了通知煤气公司开通煤气,就这么过了几个月,他居然都没发现。还有一次,他一时兴起,在烤箱里烤了一盘意大利面点,却忘了拿出来吃。过了3个月,他再次打开烤箱,才发现自己的“杰作”,当然已经是霉味十足。
  法律工作压力很大,菲茨杰拉德经常一周工作100多个小时。有时他加班过了半夜,就睡在办公室里。他一直想养只小猫,可是别人一听到他那种夜不归宿的工作习惯,谁也不肯把猫给他。菲茨杰拉德也知道,大家都说他是“一天干28小时”的工作狂。有一次,他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我热情工作吗?是的。我不想撒谎说我不热情。你要是没有工作热情,那你干脆就别工作了。不过,我也不想当工作狂。”菲茨杰拉德也有排解压力的办法,那就是打篮球,喝啤酒,开玩笑。有一次,他的一位同事正紧张地等待法院的一个判决,菲茨杰拉德看他心神不定,就写了一个假的判决给了同事,看对方认真研读,他乐不可支。
  做事认真,刚直不阿,又有点调皮捣蛋,这在许多美国女性眼里是男人“性感”的标志。2005年,美国《人物》杂志将菲茨杰拉德选为“最性感男人”。对这个标签,菲茨杰拉德一笑了之。也许这位“性感男人”挑花了眼,直到40岁还是单身。2008年,他终于娶教师珍妮弗为妻,并有了两个孩子。
  
  让腐败州长进监牢
  
  参加工作后,菲茨杰拉德参与了不少大案要案。他在上世纪90年代侦办了多个重大毒品走私案,起诉过纽约黑手党头目甘比诺,并将其送进牢笼。1993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发生恐怖袭击,菲茨杰拉德花了3年时间研究案情,甚至专门学习了伊斯兰教知识和阿拉伯语,并引述美国内战时期的案例,说服陪审团将嫌犯定罪。1998年,美驻肯尼亚、坦桑尼亚使馆遇袭,当时怀疑本·拉登是主谋。后来,菲茨杰拉德在纽约起诉拉登,这是拉登首度成为刑事被告。14年以后,菲茨杰拉德提起此事还说:“那时候,大家都还没怎么听说过‘基地’组织。”
  2001年9月,菲茨杰拉德被时任总统小布什任命为伊利诺伊州北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地点在芝加哥。此前,他与伊利诺伊州毫无瓜葛,只在1982年参加一次婚礼时到芝加哥待过一天。不过,这正是他被选中的原因。因为当时的伊利诺伊州贪腐情况非常严重,先后有5名州长因涉嫌受贿或欺诈遭起诉或被捕,需要一个外来的强势检察官坐镇。
  到伊利诺伊州后,菲茨杰拉德第一个对付的就是共和党籍州长乔治·瑞恩。瑞恩被怀疑收受贿赂,给不合格的卡车司机发放执照。菲茨杰拉德加大调查力度,很快就查出了一个行贿受贿的巨大网络。在这起案件的侦办中,有人批评菲茨杰拉德采用的是大量旁证,没有足够的直接证据。菲茨杰拉德回答说:“腐败链条往往环环相扣,彼此照顾,如果你是其中一环,你就无法脱身,往往不需要再去解释‘贿赂’这个词。我们不怕把旁证案件送到法院。”最终,2003年12月,瑞恩被以欺诈等18项罪名起诉,并在2006年4月获刑6年半。
  2008年12月9日,民主党籍的时任伊利诺伊州州长布拉戈耶维奇涉嫌“卖官”被捕。原来,身为该州联邦参议员的奥巴马当选总统后,他留下的参议员位子就空了出来,州长可以指定继任者。这个时候,布拉戈耶维奇放出话说,这个席位“绝佳”,但“绝不白送”。菲茨杰拉德主持了对这位州长的调查和起诉。在逮捕当日,菲茨杰拉德说,布拉戈耶维奇把“出售”的牌子挂到了联邦参议员的任命书上,这样的腐败令人吃惊。2011年6月,布拉戈耶维奇被判17项贪腐罪名成立,当年12月,被判14年监禁,并处2万美元罚金。
  提到菲茨杰拉德的反腐成就,伊利诺伊州的司法界同行都很佩服。有同行评价说:“没有第二个人会像菲茨杰拉德这样肃清伊利诺伊州的政坛风气,他在打击腐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查办总统身边人
  
  菲茨杰拉德查了不少大案,牵涉到诸多权贵。让他一举成名的,是他担任特别检察官时审理的“特工门”一案。特别检察官一职,是专为起诉政府高官而设立的,案件终结后,菲茨杰拉德赢得了“最独立的特别检察官”美誉。
  2002年2月,中央情报局通报称,伊拉克正从尼日尔购买核原料。曾在尼日尔工作过的外交官约瑟夫·威尔逊被派往尼日尔调查,发现这一情报并不可靠。不过,小布什为了发动对伊战争,还是在2003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讲了伊拉克买核原料一事。
  2003年6月6日,威尔逊在《纽约时报》撰文称,伊拉克购买核原料的情报被严重扭曲,夸大了伊拉克的核威胁,指责布什政府为获得公众支持而使用虚假情报,这让白宫十分恼火。6月12日,白宫官员向媒体放风说,威尔逊的夫人普莱姆是中情局特工,威尔逊赴尼日尔调查,是她推荐而不是中情局邀请的。白宫官员这样做,是想以此降低威尔逊文章的可信度。不过,此举暴露了普莱姆的特工身份,令她无法继续工作,这就是轰动一时的“特工门”事件。
  菲茨杰拉德接手此案时,检方已知道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阿米蒂奇和小布什的政治顾问卡尔·罗夫是泄露机密的人,而菲茨杰拉德通过调查,又发现时任美国副总统切尼的办公室主任利比也向多人泄露了普莱姆的特工身份,这其中就包括《纽约时报》记者米勒和《时代》周刊前记者库珀,利比还向法庭陪审团和联邦调查局说谎,这都是刑事罪行。然而,这毕竟是件关乎国家利益的大事,因为小布什政府已经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理由发动了战争,这时候审理此案,极有可能让美国的伊拉克战争站不住脚。
  一个政治上如此敏感的案件,菲茨杰拉德办得十分稳当。他不介入政治争执,只查当事人的违法问题。在办案的过程中,他用足了美国法律给他的一切空间。比如,法律没有规定检察官不可以调查现任总统,也没有规定不可以逼记者交代秘密的消息来源。于是,菲茨杰拉德把这两件事都干了。2004年6月,他到白宫盘问了小布什整整一个小时,还逼记者交代了通报消息的白宫官员到底是谁。盘问总统事小,逼记者事大。在美国,民众对官员干涉新闻自由非常反感。菲茨杰拉德顶住了压力,一查到底。2005年10月28日,利比正式受到刑事指控,当天辞职。2007年3月6日,他被判伪证罪、阻挠司法调查罪等4项罪名成立,处25万美元罚款,监禁2年半、狱外察看2年等。虽然7月2日,小布什出面赦免了利比的监禁判决,但他的其他判决得到了执行。
  
  坚守法律,远离政治
  
  在办大案的过程中,菲茨杰拉德触动了不少官员的利益。他原本在联邦参议院有个“盟友”,那就是最早发现他、并一直支持他的参议员彼得·菲茨杰拉德,两人同姓,但无亲属关系。2004年,彼得决定不再竞选连任,2005年夏天,芝加哥政治圈就传出话来,说菲茨杰拉德没了靠山,干完这一任检察官就“没戏”了,因为他把人都得罪完了。不过,菲茨杰拉德继续连任。
  在“特工门”一案中,菲茨杰拉德整倒了副总统的办公室主任,切尼一直耿耿于怀,直到小布什即将卸任时,还在软磨硬泡,希望小布什彻底赦免利比,撤销所有判决。这都对菲茨杰拉德形成压力。然而,菲茨杰拉德总是能涉险过关。奥巴马上台后,让他继续连任。菲茨杰拉德身边一名工作人员说,他是一个“有头脑的家伙”,办案时只关注法律,尽量避免卷入利益冲突。伊利诺伊州上诉法院的退休法官艾瑞克森则说:“他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没有政治色彩的检察官。在这个到处是政治的城市,有一位这样的联邦检察官,简直是奇迹。”
  如今,菲茨杰拉德却要主动离开了。他没有解释为什么要走,有人猜测他是想休息一下,毕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谁都会感到疲惫。也有人猜测,他也许会去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当合伙人,赚取高薪。毕竟,当检察官名声虽好,但实惠不多。还有的人甚至猜测,他会不会成为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总裁。
  不过,菲茨杰拉德看起来还不像是要“退休”。他在声明里说,自己多年来为公众服务,这种意识已“渗透到了血液里”。“在未来,只要电话铃声响起,我就会去接听。”有多家媒体猜测,这个电话也许将来自白宫,是要邀请他接任联邦调查局局长。因为现任局长穆勒到明年就要退休,而菲茨杰拉德经验丰富,雄心勃勃,善于处理政治关系,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其他文献
人物简介:八思巴(1235年—1280 年),西藏萨迦人。1260年,被忽必烈奉为国师。1264年统领元朝管理全国佛教的专门机构总制院,1269年制成蒙古新字,1270年被晋封为“帝师”“大宝法王”。  “忽必烈薛禅汗于世闻名,此圣者请来呼图克图八思巴喇嘛,使将一切经咒音译为畏兀儿文(指畏兀体蒙文)。广泛建立对佛的三信仰,尽使宗教弘传发展,使全世界普享太平之福,犹如昔日圣转轮王般名扬四方。”  这
圣严长老2009年去世。在生死长夜中,照亮众生前行道路的又一盏法灯熄灭,这给多少人心中带来沉痛、感悟与自省……  自己无福,只在世界佛教论坛上聆听过长老的发言。他论及两岸佛教同根同源的恳切语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时长老的健康可能已不佳,又高又瘦的身躯,温和从容的话语……这背后隐约有一个我看不到但能感受到的坚韧、慈忍又强大的心灵,仿佛一个光源。这光源向更远的时空延展,连接诸佛的智慧、菩萨的悲愿。早在
1936年,斯诺赴陕甘宁边区,作为第一个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记的西方记者,为毛泽东拍摄了这张经典照片。  1938贫地惊雷  从北京前往延安,通常有两条路线。一条先入陕,从西安北上,坐动车两小时即达;另一条取道山西,跨过黄河,向西进入黄土高原。  1938年春,日军决定进攻延安,也想到这两条路。首选当然是侵入西安,北上可进攻中共所在地延安,南下可直逼国民政府陪都重庆,但胡宗南的大军在西安严防死守。日军
10月9日,102岁的“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走了。“兼收并蓄,有办法使歧见趋一致;德高望重,无山头却门生遍九州”,这是门生翁永曦送别恩师的挽联。  上世纪80年代初曾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简称农研室)副主任的翁永曦,离开农研室已30多年,但当他和《环球人物》记者谈起农研室原主任杜润生,眼眸立刻变得明亮。“杜老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句话说出了他的心声。  谈到杜润生在农村体制改革上的贡献,翁永曦
在爱尔兰,登录国家档案馆官网,进入“网上系谱学”,就可以追溯自己家族300年来的“根系”。它由37万多张图片组成,记录了1740年以来,爱尔兰教区的出生、洗礼、结婚和死亡情况。只要输入祖上的名字、受洗教堂、结婚地点等信息,就能查到清晰的家族史。几百年来,大批爱尔兰人移民国外,“我从哪里来”“我是  谁”成了境外的爱尔兰后裔十分好奇的问题。因此,“网上系谱学”一经推出,就受到热烈欢迎。一些身居海外的
在欧美奇幻影视作品里,角色的命运甚至可以从他们头发的色彩中看出来。假如你拥有一头金发,你既可能拿到优雅而富有灵性的精灵族剧本,也可能成为美丽性感却空洞愚蠢的符号;假如你拥有一头红发,你可以是桀骜张扬反叛的超级英雄,也可能是致命而危险的巫师;假如你拥有一头黑发,那么你很有可能拿到的是主角剧本——尽管没有神灵与巫术的加持,却拥有属于人类的智慧与勇气,最有可能一路历经险阻,笑到最后。【红】   红色是
总想活得潇洒一点,却从来都没实现过。  学生时代,我没逃过一天课,没冲撞过老师,没在大考中一败涂地,也没偷偷谈过恋爱。做好学生很容易,安心读书,奋力考试,用上那么点儿死功夫,似乎谁都可以。拿过若干个第一名,渐渐变成一种习惯,一种平庸的、不带半点刺激的、稳妥的习惯,倒是谁也不会质疑。  天生对选择毫无感觉。可能是天生愚笨,也可能是从来都没这种期待,或者,从来没给过选择的自由。上幼儿园时,无论是对路边
大概是在3年前,发现微博上有个挺逗的大V,叫“烧伤超人阿宝”,一直在写与医事有关的文字,“粉丝”竟然超过30万人,这令笔者颇为好奇。后来,渐渐在不少媒体上见到这个名字,也读了他的几篇文章,有谈医闹事件的,有普及医学常识的,也有为医疗改革出主意的,在笔者这个局外人看来,都算说到了点子上。此人新近出版《八卦医学史》,主题仍不离“医”,有科普之功,但视野却放在历史事件和人物上,倒是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人物简介:丁珮,1947年生,原名唐美丽,香港邵氏公司影星,曾和李小龙相恋,1973年李小龙死在她的寓所。  有时候,爱情带来的不仅是甜蜜,还可能有非议和痛苦。香港著名影星丁珮与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爱情,就是如此。  丁珮生于一个大家族,父亲唐次虞是名医,外公鲍毓麟从过政、经过商,与张学良既是儿时玩伴,又是东北讲武堂同学。上世纪60年代,她因出演《青春万岁》等影片成为香港名噪一时的明星。1972年
人物简介  丹尼斯·卫根,1958年1月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美国顺美财务集团公司CEO。曾在美国最大商账追收企业担任副总裁,有21年的国际商账追收经验,曾为多家中国出口企业成功收回海外欠款。  得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想采访他,丹尼斯·卫根(下文称卫根)正在美国开会,研究怎么帮一家中国公司从其美国客户手中追回欠款。卫根是一名国际商业催收行业的资深人士,他认为“世间最无奈的事情莫过于,我们辛辛苦苦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