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资源开发刍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英语阅读是丰富学生语言、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论述了如何开发适合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的优秀资源, 从而引导他们去广泛阅读,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阅读危机”。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资源;开发
  【中国分类法】G623.31
  
  
  小学英语阅读很重要,但事实上又很难找到现成的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阅读材料。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想到了对于小学英语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问题的提出
  “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需要大量阅读。英语学得好的人,一般说来,都读过相当数量的书;反之,也只有读得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这段话是英语教学专家对英语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相信也是所有英语教学者的共识。
  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英语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听、说基础之后,就需要不失时机地加强阅读教学。因为英语学习需要不断地复现,需要大量的输入来强化能听、说的语言材料并加以拓展。简单机械的复现和输入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只有将所学的知识放到新的情景中,放到新的阅读活动中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效丰富学生语言,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可见,阅读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笔者对本校四到六年级的315位学生的英语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阅读实践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87.43%的孩子都喜欢英语阅读,但是真正能坚持每天阅读的只有17%;身边有多本阅读资料只有2%;自己没有阅读资料的有14%,而且82.26%的孩子对阅读题材有所偏好,喜欢现有阅读材料的只有32%。这是一组惊人的数据,可见,孩子们正在经历“阅读危机”,罪魁祸首不是孩子们不愿意读,有的孩子虽然也在坚持读,但不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阅读,那么效果又会好到哪里呢?归根结底还是当下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秀英语读物的缺失。本文拟探讨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开发适合他们的英语阅读资源,从而引导他们愿意去广泛阅读,提高阅读技能。
  2开发小学英语阅读资源的原则
  2.1阅读材料的难度适中
  调查显示,在选择阅读材料时,生词太多,难度太大,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而讨厌阅读,给进一步的阅读造成障碍。但是阅读材料过于简单,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浪费时间。因此材料的选择要难易适度。一般情况下,生词与阅读材料的比例应控制在3%~5%左右,让学生体会“跳一跳就能摘到葡萄”的乐趣,也有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2.2阅读材料的多样性
  阅读材料内容讲究多样性,如果过于单一,学生会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话题讲究灵活多样、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材料:学校、家庭、旅游、动植物等,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答题的过程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引导学生品味生活。体裁讲究广泛多样,不拘形式,可以选择儿歌、绕口令、小诗、对话、故事、习语等,也可以是名人轶事、寓言、幽默小品,还可以是新闻报道科普文章,时尚话题。通过一定广度的阅读,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
  3例谈如何开发英语阅读资源
  3.1根据教材改编和整合
  不论是哪一种教材,不管如何安排,都要求我们教师在使用时能创造性地使用和进一步开发,使其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有效拓展和延伸。牛津教材中有许多题材和故事,只要加以适当的改编或创编,就可以变成非常好的阅读资源。例如六年级下册,Unit5 The seasons这一课涉及到四个季节的天气特征和每个季节人们不同的活动,学完本课后,我根据学生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的年龄特点结合本课知识点,创编了一篇图文结合的寓言故事阅读教材:Thepig and the ant。学生在阅读本篇材料时,对两个可爱动物的图片很喜欢,阅读兴趣很高,而且文本也渗透了对四个季节内容的巩固和拓展提升,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不劳无获”的道理,受益匪浅。其实,牛津教材每个单元的每个话题都来自生活,都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关键是老师如何去进一步思考,进一步总结,进一步挖掘,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再生资源,使其发挥最大价值。
  3.2课外阅读资源的开发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拓展,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和重要途径。所以,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很重要。小学生年龄小,教师要好好地引导学生并做好他们的参谋。
  (1)引导学生自己去“啃”课外书。
  通过利用英语课的freetalk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故事;或开展阅读手抄报比赛、连环画比赛、讲故事、演短剧、阅读竞赛“,故事大王、阅读之星”,定期进行阅读推荐会等多种活动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读物。
  (2)老师帮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外书。
  当下,英语课外阅读资源有报刊、杂志和网络资源等。面对这些资源,小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笔者认为可以引导小学生利用的英语阅读资源主要有《时代英语报》、《英语周报》、《新概念英语》(青少版)《英语趣味阅读》《校园童话剧》《伊索寓言》《牛津故事乐园》等刊物,其次,学生在坚持阅读课外读物的同时,也应该开始接触名著名篇,如《The little redridding hood》《Snow-white and sevenDwarfs》、《The ugly duck》,等浅易读物。
  总之,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以孩子的阅读需求为基础,以孩子的选择标准为准绳,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所以,这就对老师和家长在选材阅读材料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孩子的学习目的、学习期望、语言水平以及对文章的趣味性、难易度、信息量、文章类型等方面的情况做一个深入调查,以做到有据可循,有的放矢,选择出适合孩子的阅读材料,为他们将来英语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奠定基础,使他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李建东.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J].江苏教育,2008(22):22
  [2]李亚梅.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16):9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人才战略的转变,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成果已经成为学校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在当前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具体到初中来说,思想品德课是实现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提升的重要平台。本文就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兴趣做出研究,重点探讨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提高提供实际指导。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兴趣;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法】G62
摘要:探究式教学方法很多,探究式教学法是符合新课程条件下学生本位的要求。历史学科不仅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其社会意识形态性也比较强。所以历史学科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就相对要难得多,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文就“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的教学案例,在初中历史学科方面的探究式教学中经验整合方面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教学经验;放任自流;发掘教材  【中国分类号】G63
摘要:新课标提出,教学的目标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教学目标,而是分为三个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根据此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过程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通过生活情境来开展教学,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生活情境来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字: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目标  【中国分类号】G623.5      小学生主要处于被动学
[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因此初中阶段,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关键词]:课外现代文;阅读;教学  【中国分类法】G633.3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现代文阅读的地位越发凸显。《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小学阶段教学主要的目标,因此,本文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阐述了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给同行提供些借鉴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创新意识;小学计算机;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号】G434    当前,我国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最大困惑莫过于目标不清。计算机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骄子,由于它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