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和基本经验

来源 :社会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3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伟大实践。虽然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所处的历史地位、面临的任务不同,但改善民生始终是贯穿其中不变的灵魂和主线,其蕴含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践行党的宗旨,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启迪、借鉴和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十月革命前和十月革命时期,列宁着重批判了伯恩施坦主义在俄国的“变种”,目的是保证俄国革命走向胜利,从而拉开世界革命的“序幕”。十月革命后,列宁着重批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伯恩施坦主义即社会沙文主义,目的是确保共产国际及其成员党与社会沙文主义划清界限,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推进世界社会主义革命。1921年后,随着西方革命浪潮的低落,列宁将信奉伯恩施坦主义的西方社会民主党重新划归到工人阶级统一战线中,这是列宁晚年思想的重大转变。
国外产业转移理论对国际产业转移现象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马克思、列宁的资本流动理论是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它深刻地揭示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质和根本动因,对认识国际产业转移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从政党文化的结构和发展两个维度分析了社会民主党的政党文化。社会民主党政党文化的结构是由社会民主主义意识形态,自由、公正和互助的政治价值,崇尚理性和具有较高政党认同的政党心理,左翼变革的政党形象等要素构成的。社会民主党政党文化发展的机制是压力与回应、冲突与整合。考察政党文化是正确认识社会民主党的科学途径,必须把社会民主党政党文化放到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去认识,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不断创新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途。
意识形态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理应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解释机制。基于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对于经济发展重要影响的学理判断,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实质是其核心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生活方式上的消费主义、经济范式上的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危机。这场危机使人们重新思考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重新审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和反科学性。
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出现了章程制度与执行制度相分离的现象,原因在于章程制度的依据是西方合作社制度,以契约原则与民主原则为支撑,而我国乡村社会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另一套文化与规则体系,即人情、面子、权威与关系。而且由于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渐进性与缓慢性,直至今日人情、面子、权威与关系,相对于契约原则与民主原则仍然占据支配性地位。
乡镇人大是最基层的人大组织,也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其代表主要由以农民为主体的选民选举产生,所以乡镇人大具有最直接的政治民主代表性。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面对社会分化和多元利益表达,与理想型的人大制度设计相比,乡镇人大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新问题。为此,乡镇人大需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如引入竞争性选举、实现代表专职化、扩展直接选举的范围、提升乡镇人大的职权等。
“一战”期间,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政治革命“一国胜利”论,并在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产生了比较落后国家首先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开始社会革命,但是一国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变革;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形成了俄国一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的思想,但是他仍然坚持一国不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只能是世界性的胜利。
六个“为什么”,集中体现了六十年党的执政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它既是党对当前执政所面临的现实思想理论问题的系统回应,体现了党对我国社会现实的把握和驾驭能力;又是党对新中国六十年执政经验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执政模式的把握并口驾驭能力;既是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体现了党用主导意识形态影响引导大众的把握和驾驭能力;又是党对社会主义原则的坚持和捍卫,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高度自觉和理性驾驭。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紧跟时代潮流、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作出的战略部署。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们党要做到与时俱进,善于洞察世情,掌控天下大势,必须建设学习型政党。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概念内涵、重大意义、基本特征和科学途径,有利于我们坚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从一般抽象的理论形态转化为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形态,这是一个“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马克思主义不是解决特定民族国家问题的“地方性知识”,而是“普遍性原理”,而只有凭借一定的实践观念,我们才有可能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从内容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观念主要由三个基本方面构成:一是对象性知识,二是预期性目标,三是实践性方案或计划。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观念上下贯通前后承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的两极,就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