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非菜场,拒绝讨价还价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问题不能采取权宜之策
  实验室有一套装置能测试催化剂催化一氧化碳氧化的性能。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泄漏,我订购了两个一氧化碳报警器。到货后,我让学生到学校仓库请购20节用于报警器的特殊型号电池,以备不时之需。可是他们只顾着用,不顾着买。一天早上,我到实验室,发现报警器没电了,就打开抽屉找电池。只找到一节电池,装上后发现还是没电!
  我把学生们叫过来,说:做事情不要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要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就这件事而言,应提前多请购些电池,不要等到电池用完了才想到请购。而且不要把用过的电池和新的电池混在一起。可以保留一节旧电池作为请购的样本,但需要两端用标签纸封上,以便区分新旧电池。
  我接着说:看到现象(比如电池快用完了、气体钢瓶快没气了),应该马上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例如我看到实验室垃圾桶里有两根破碎的专用封管,就问研究生储备的封管还够不够,需不需要定制。看到一个研究生使用实验室一套装置快测完样品了,就问他有没有把“什么时候测完”这一信息提供给准备接着测样的学生,以便衔接。这类似于麦肯锡的“空——雨——伞”思维。即看到天空中乌云密布,想到可能要下雨,于是持伞出门。
  不久,我又遇到一件事。我到实验室转转,看到博士生小刘在合成样品,就问他合成什么样品。他说在用商品化金属磷酸盐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即把氯金酸、尿素溶液和金属磷酸盐载体放入烧杯,搅拌16个小时。
  我觉得很奇怪:“你前几天已经制备了同样的两批催化剂,一批搅拌4个小时,另一批搅拌16个小时。你发现搅拌4个小时制备的催化剂的效果最好,于是我让你以那一批催化剂为基准进行后续研究。你今天怎么又要制备搅拌16个小时的催化剂呢?”小刘解释说:“制备这些催化剂需要商品化金属磷酸盐,最近实验室还有其他人在使用这些原料。瓶子里剩余的原料不多了,我怕以后用完了,所以抢先合成出一批。”我感到匪夷所思:“好比你的
  身上中了箭,你用剪刀把箭杆剪掉,而箭头留在身体里,你觉得荒谬吗?”
  小刘无语了。我接着说:“如果你以后经常使用某种原料,你怕原料用完,应该提前预定。如果你吃不准要不要订购,可以来问我。关键是,要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权宜之策!”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要认真思考哪种方法更好。一个合作者的学生合成了一批材料,找小刘测试催化一氧化碳氧化活性。活性曲线本该是这样的:一氧化碳的去除率在室温是零,随着反应温度的上升,去除率逐渐上升,最后保持在 100%。但测试后发现,有两个数据点不准,导致整条活性曲线不那么平滑。我知道那是那软件自动积分带来的误差,可以重新积分校正。
  可是对方学生在写论文时,把“不准”的数据点删除了(这是他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数据点少了,整条活性曲线看起来很“粗糙”。并且,我觉得没有完整地呈现我们的测试工作量。我让小刘对有问题的数据重新进行了积分(这是我解决问题的方法),果然得到了正常的活性
  曲线。
  以后,每当学生慌慌张张跑过来说实验数据出了问题,要求将数据删除时,我都见怪不怪地说:“究竟是什么有问题?是样品搞错了,实验条件没有选好,人为操作失误,还是这种仪器不能满足我们的测试要求?如果样品没合成好,那么我们重新合成。如果实验条件没有选好,那么我们改变实验条件。如果人为操作失误,那么我们吸取教训后下次避免。如果这种仪器不能满足我们的测试要求,我们换别的仪器。但你不能一味地把数据‘删除’,当做什么也没做啊。”往往经过讨论,我们发现实验数据正能说明我们想说明的问题,或者想出了其他改进实验的方法。
  做事要上心,不要得过且过
  我让博士生小谢送几个样品测X-射线光电子能谱,反复叮嘱他:样品里钯的含量很低,需要精扫才能得到钯的含量和价态。哪怕精扫后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我也愿意出钱。几星期后,他给我粗扫的结果,数据不能用。
  我让他重新送样精扫。可是过了好久都没有下文。他一会解释说“测试要排队,所以现在还没有消息”,一会说“测试员可能要过国庆节”“测试员可能外出开会还没有回来”。我反复催问后,他才去找测试员,测试员疑惑不解地说:“你让我重新测试了吗?上次不是已经测(粗扫)过了吗?”
  研究生们普遍存在类似的问题。有一次,我的妻子(也是研究生导师)要到国外借助大型仪器测样,手头旧的样品数量不够,便让研究生制备了第二批样品。之后,需要测试样品的基本物理性质,确保质量合格,才能把样品带到国外实验室进行后续测试。她让研究生在自己的实验室测试第二批样品,但研究生测了旧的样品!临上飞机,才发现了这个疏失。由于旧的样品数量不够,也不能保证第二批样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只能取消了原定实验计划。
  我对研究生说:导师给你们布置任务时,你们要明确导师的意图,把要求记下来。如果不清楚、不理解,那么当场问清楚。如果回去发现了新的问题,应及时问老师。送样测试时,需要跟测试员沟通好测试要求,并且及时跟进。
  给学生讲了以后,他们有所改进。但后来,我又遇到了新的情况:我让研究生们做事,他们起初也出力做了,但当我提出更进一步的实验或者写作要求,他们带着思想情绪,开始“讨价还价”。
  小孟制备了四个具有不同颗粒大小的 Cu-ZSM-5催化剂,用于催化分解氧化亚氮,发现催化效果有明显区别。他做了常规的表征实验后,我让他用一氧化碳吸附红外来表征四个样品的铜离子物种,每个样品在四个温度条件进行实验,试图解释为什么这四个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有明显区别。但他只是挑了其中一个样品,在一个温度条件进行了实验。我让他重做。我说我不在乎花钱,只在乎得到有用的结果!他还是用这个样品,补了三个温度条件的实验,而没有表征另外三个样品。他解释说,做实验很累的,只要能(用最少的数据)说明问题就行了,“别人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见他有思想情绪,不愿意做,我不情愿地将稿子投了出去。后来,审稿意见回来,三个审稿人一致对催化剂的铜离子物种提出疑问,要求补做红外实验以后才能发表。小孟“敬酒不吃吃罚酒”,乖乖地补做了实验。
  无独有偶,硕士生小秦制备了几个系列催化剂,并进行了相关的表征和催化测试。发现有些催化剂效果好,有些催化剂效果差。这样,撰写出硕士论文不成问题。可是在撰写SCI论文时,她开始“纠结”。
  去,这样,“红花需要绿叶衬托”,也显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她“刚愎自用”,只是挑出几个好的催化剂,试图用有限的数据写成文章。并且,她对她的实验室同学说,她自己会处理(写文章)的。我知道后,心里想,你自己处理好了。
  和她同一年进来的硕士生小钱经常把数据和写出的稿件给我看,问我:“马老师,你看看还需要补什么数据吗?”因此小钱很快发表了SCI论文。可是小秦不那么积极。有一次,我看到小秦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数据有个别好像不大对,并且没有分峰。我让她分峰,她说文献里对于这个元素都不分峰的。也就是说,她只愿意笼统地、定性地描述。
  我“怒”了,说你不分峰,我不给你投稿。她只得分峰,这证明研究生被逼一下,还是能够前进的。最使我疲倦的是,她发过来的稿子英文都是不通的,每次发给我也是改变一点,没有达到我稍加修改就能发表的状态。这使我非常烦恼——如果我“扑进去”花很大精力改这篇论文,势必会耽搁其他研究生的论文。我对她说:你把英文稿子改好了以后再发给我,不要每次只是改变一点,而没有本质的提高。哪怕你把稿子给师兄、师弟看看,让他们帮你改改也行。后来,她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反复修改,补做实验才把论文投出去,一举命中。
  我把编辑给我的接收函转发给全体组员,说:做科研要多听听导师的意见,把实验做完整了、把论文改好了再投出去。不要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也不要像在菜场里讨价还价那样拒绝做补充实验。只要按照按照导师的意见、审稿人的意见做了实验、修改了论文,发表是不成问题的!
其他文献
大学里,有学霸,也有学渣,都有自己的活法,没有是非和对错之分,仅仅在于自己的选择是否是自己的热爱、是否值得去坚持而已。  我曾经读过一篇清华学生写的文章,说的是自己在清华大学的四年比高考还拼命。不错,在清华大学里经常会看到骑着飞车或者是一路小跑的学生,因为清华的园子很大,如果加速骑车或行走的话,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就会在时间上占有很大的优势。我在北大的一个外语系
初入大学,新的城市,新的同学朋友,摆脱父母的约束,财务相对独立,课业相对轻松多,面对大把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知所以的我选择了热闹地挥霍。  “建辉走啊,包夜!”“建辉快上线!”大一上学期初到学校,从手游到端游,没有不玩的,不是在网吧就是在去网吧的路上,若是在宿舍那也肯定在开黑啊,后来甚至上课也玩,熬夜玩。朋友很多,一个宿舍一起玩,甚至外宿舍的也来我们宿舍组队玩,半夜两三点宿舍异常喧嚣,游戏音乐,大
从长春各方面基础和资源看,我感觉经济低迷是暂时的。长远来看,随着供给侧改革、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振兴东北经济也必将成为现实。人才自然也会慢慢回流。  问:你在北京读大学为什么没选择留北京工作,而是去了长春呢?  答:我当时想尽快就业没考虑读研究生,而留在北京工作的话,感觉到压力太大,普通毕业生想靠一己之力成家立业并接父母到身边太难了,特别是买房。该去哪里工作呢?其实选择也很多。当时首先考虑的是父母,
无论你是否承认,那一张张青春不再的脸庞,难以让你们的情谊再回到真正的从前。然而或辛酸或幸福或平静或愤世嫉俗的脸庞后面,依然是与你一样生动的,满怀着梦想的人生。  转眼之间,离开大学校园已近8年,再聚会,当年书生意气稍显幼稚的同学们,已是而立之年,大多成家乃至为人父母。  饭局上聊起各自境况,或许是在奥运之年毕业的缘故,我的大学同学们亲历了中国社会的诸多变局。  其中之一,便是公务员不再像以往那么吃
奥维德与维吉尔、贺拉斯是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最伟大的三个诗人。十五卷的《变形记》是他的主要作品,从天地创造之始写到他所处时代的罗马,汇聚了两百多个神话故事,涉及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神与半人半神之间的爱恨情仇。这些故事都围绕着“变形”,这些人与神,他们的爱与恨都无极限,爱的力量大到能让海枯让石烂,恨的程度也能让天崩让地裂。因为爱恨情仇变为或被变为动物、植物甚至顽石等。在人性的纯粹之中,我体验到了情
数据显示,“双一流”高校到东北的就业率明显偏低,尤其是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直接相关的学科院校,这些高校的毕业生到东北工作的人数比例非常低,令人警醒。  北京理工大学7542名毕业生中,75%的毕业生去往华东和华北就业,而选择到东北就业的比例仅占2.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478名毕业生中到东北工作的比例仅为2.01%。华中科技大学近8000名毕业生中,80%的毕业生选择到华东、华中及华南部工作
懂生物、懂工程  走进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平老师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起学科历史来:“国内最早设立这门学科的高校是1978年的西安交大,浙江大学紧随其后,1983年便是我们东大。学科创始人韦钰院士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进行了颇具前瞻性的布局,1981年从海外回国后,她就提出发展生物电子学的想法,生物分子电子学的基础研究也随之展开。1985年,国内第一个分子与生物电子学实验室建成,1993年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正确的道路。现在,大家都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了。但是也还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爱因斯坦 写于1946年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论文,革新了自牛顿以来的引力观和时空观,创造性地论证了引力的本质是时空几何
今年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有150个项目,其中7个来自高职院校。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名称: 90后女孩有点“田”  90后女大学生丁蓉蓉成立的天英农业种植和销售稀有果蔬,如大叶冰草、红颜草莓、有机苦菊、泰国无斑油麦菜等。  常州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名称:情系民生热豆腐——壹明唐现做现卖豆制品连锁运营  壹明唐成立于2016年,公司创始人闫朝恒是一名90后
近期,高校学子不仅在学术、科技创新等方面屡创佳绩,在体育、文艺等国际赛事上也摘取多项桂冠。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特等奖获得者:南开大学2017级物理伯苓班学生王远、黄越、李纯珍、李华蓁、施博轩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借鉴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模式创办的全国性赛事,已成为国内高校公认的该领域顶级赛事之一。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获奖者:华中农业大学王祥博士、中国矿业大学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