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教材 学习兴趣 学习效率
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苏教版)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只有对化学的学习有兴趣,学生才会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呢?如何将新教材的这种倡导切实地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这就需要我们深切地领会教材意图,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育理论认为,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不一定要先有兴趣,才去进行学习,在学生对某种科目没什么兴趣时,也可组织学生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对该科目的兴趣,以趣促学。
(一) 以化学实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世界是充满神奇与奥秘的,化学实验又是富有情趣魅力的。通过化学实验,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对现象的探究精神。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许多化学家成长的历程来看,他们都非常热爱化学实验,而且无不是通过实验取得化学成就的。化学老前辈和卓越的化学教师都一致认为,只有化学实验才能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新教材中更加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有趣的并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验和科技活动内容,力求培养学生具有学习和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学习有关知识。例如在讲活性碳吸附作用时,除了讲工业上用活性碳做脱色剂及日常生活中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外,还讲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首先使用氯气等化学武器,而苏联著名化学家泽林斯基用活性碳制成最早的防毒面具,拯救了千百万人生命的历史故事。这样不但巩固了吸附作用的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发挥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的作用,注意语言和表情的生动性。作为靠语言吃饭的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讲课时做到满腔热情,抑扬顿挫,富有激情,具有演说家的风范,能鼓动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本学科。试想,一个语言平淡的教师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吗?你能长时间地听一个语言平淡者在发表高论而不昏昏入睡吗?为什么会有人说“听某位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而听另一位老师的课像在催眠呢”?同时作为成功的教师,还要注意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据调查,学生较喜欢表情丰富、满脸笑容、富于幽默感的教师。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2.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适时变换教学方式,调节课堂气氛 。作为负责任的教师,无疑应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严格要求学生,严明课堂纪律,密切注视学生的一举一动;若发现有些学生的精神不集中、搞小动作,或准备打瞌睡时,说明自己的教学方式已经使学生厌烦,就应该及时轮换另一种方式,巧用故事、运用诗歌、比喻、成语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就大大不同。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保持听课的兴趣。
3.设计优美的电脑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乐意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圖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都是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运用,加上教师及时讲解,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灌输一些新观念、新观点。掌握渊博的化学知识是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需要,也是培养21世纪高层次的社会人才的需要。结合化学知识和化学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不仅是化学教育的目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强调教师与学生高质量的互动,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二、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化学兴趣
高中化学教学中可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展览会”,“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 、“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再比如“化学游戏晚会”,可以把所学过的化学知识编成各种节目如:相声、小品、魔术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一步巩固书本知识。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举行化学竞赛,这也不失为一种加深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总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巩固下来,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兴趣,提高效率,而且也要利用好课外时间加以巩固和拓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关键词:新教材 学习兴趣 学习效率
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苏教版)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只有对化学的学习有兴趣,学生才会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呢?如何将新教材的这种倡导切实地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这就需要我们深切地领会教材意图,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育理论认为,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不一定要先有兴趣,才去进行学习,在学生对某种科目没什么兴趣时,也可组织学生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对该科目的兴趣,以趣促学。
(一) 以化学实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世界是充满神奇与奥秘的,化学实验又是富有情趣魅力的。通过化学实验,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对现象的探究精神。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许多化学家成长的历程来看,他们都非常热爱化学实验,而且无不是通过实验取得化学成就的。化学老前辈和卓越的化学教师都一致认为,只有化学实验才能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新教材中更加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有趣的并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验和科技活动内容,力求培养学生具有学习和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威感。”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学习有关知识。例如在讲活性碳吸附作用时,除了讲工业上用活性碳做脱色剂及日常生活中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外,还讲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首先使用氯气等化学武器,而苏联著名化学家泽林斯基用活性碳制成最早的防毒面具,拯救了千百万人生命的历史故事。这样不但巩固了吸附作用的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发挥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的作用,注意语言和表情的生动性。作为靠语言吃饭的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讲课时做到满腔热情,抑扬顿挫,富有激情,具有演说家的风范,能鼓动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本学科。试想,一个语言平淡的教师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吗?你能长时间地听一个语言平淡者在发表高论而不昏昏入睡吗?为什么会有人说“听某位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而听另一位老师的课像在催眠呢”?同时作为成功的教师,还要注意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据调查,学生较喜欢表情丰富、满脸笑容、富于幽默感的教师。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2.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适时变换教学方式,调节课堂气氛 。作为负责任的教师,无疑应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严格要求学生,严明课堂纪律,密切注视学生的一举一动;若发现有些学生的精神不集中、搞小动作,或准备打瞌睡时,说明自己的教学方式已经使学生厌烦,就应该及时轮换另一种方式,巧用故事、运用诗歌、比喻、成语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就大大不同。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保持听课的兴趣。
3.设计优美的电脑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乐意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圖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都是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运用,加上教师及时讲解,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灌输一些新观念、新观点。掌握渊博的化学知识是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需要,也是培养21世纪高层次的社会人才的需要。结合化学知识和化学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不仅是化学教育的目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强调教师与学生高质量的互动,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二、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化学兴趣
高中化学教学中可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展览会”,“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 、“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再比如“化学游戏晚会”,可以把所学过的化学知识编成各种节目如:相声、小品、魔术等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一步巩固书本知识。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举行化学竞赛,这也不失为一种加深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总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巩固下来,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兴趣,提高效率,而且也要利用好课外时间加以巩固和拓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