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om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研究课堂教学。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以有效的备课保障有效的课堂教学,二是高效、实效开展课堂教学,三是以课外为补充,延伸课堂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很多,需要不断的探索。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一、备课要充分
  备好一堂课首先必须吃透课程标准,熟读教材,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巧设问题情景。其次,备学生,教师必须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备课时,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这样学生不但对教师的教学感兴趣,课堂活跃而且还可以学到新知识。第三,要考虑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得,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学法指导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第四,备自己,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对教材的内容熟练的掌握,如有不清楚很模糊的情况,或者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相关内容,教师也会自觉地去查阅资料,弄懂相关的问题。这样,既可以熟练的掌握教材,也能够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
  当教师备好了学生,知道了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知道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知道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就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多方面准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去阅读、去观察、去感知、去体验、去总结、去顿悟,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来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升华和提高。因此,创设开放式的课堂和实验室,逐步增加探索性的实验。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做实验,甚至做自己设计的一些简单的实验。利用平常生活中易于寻找、易于实验的物品,开展课后小实验、小制作、小科研活动。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才能发现有价值的一般性规律,才能从原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的第一次飞跃。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责就是引领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的质量和效度,这就是我们面对新的形势,对素质教育必须做出的深层思考。当老师的都想上好课,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度。“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所有老师不断思考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课堂要高效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进行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三、观念要更新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转变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要从学生身上体现”应该成为我们的核心理念。其次,转变教材观: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第三,转变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该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第四,转变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不只是注重结论,更要注重过程;教学不只是关注学科,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四、课堂要延伸
  1、延伸课堂时空,提高课堂实效,就必须重视课前预习,尤其是薄弱学科,预习更必要、更有效。科学的预习是课堂高效的前提。预习就是课前的自学,它要求做到理清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初步理解新课内容,做好上课的各种知识准备。教师在进行新课前,应该针对新课学习内容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预习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把学习新课需要用到的有关知识进行准备,一方面把涉及的旧知识、旧概念梳理一便,另一方面对新学的知识有所准备。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旧知识、旧概念在头脑当中不能及时浮现,就会直接影响对新知识的接受,课堂收获也就不会大了。课前预习能唤起对旧知识、旧概念的记忆,扫除新课学习的知识障碍,给新课学习带来直接的好处,而且还有助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系统化。通过预习,明确下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便上课时注意和发问;同时通过预习了解学习新课所用的旧知识,以便进行必要复习和补偿,减轻新课学习困难。
  2、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辅导,可集中搞,也可单个进行。可师生合作,也可生生合作。以逐步消除缺陷积累,让每个学生学得懂、跟得上,学出成功,学出信心。
  3、重视作业、练习的收交、批阅、评议和学生改错,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有講评、有纠错,让学生逐步形成有疑就问、有错就改、有缺就补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课后课前自觉复习的习惯。复习才能解决遗忘,温故又能知新。根据遗忘规律,通过日复习、周复习和月复习,克服遗忘,达到再现水平。复习中减少简单重复,力求每次复习有新认识、新感悟、新链接。
  5、认真进行课后反思为提高课堂实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很多教师在课后无行之有效的教学反思,一般只是简单的几句总结。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课后反思,可发现不足,查找原因,寻求改进办法,使教学日臻完善。课后反思首先是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反思,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使师生沟通更加有效,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性;其次是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剖析,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从而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价值;再次是教学亮点的总结,把教学中的“灵光闪现”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成为稳定的理性行为,使以后的教学过程更加的精彩纷呈。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诸多无法预知的因素,课后反思不但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经验,用以指导教学,而反思过程本身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但必有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索。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出发,吸纳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充实自己的教学,提升教学艺术,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作家叶圣陶曾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会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朗读时感情越充沛,情感体验就越深。因此,我在阅读教学时,非常重视阅读教学。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重要潮流.按照地域范围由大到小依次划分为超国家(欧盟)、一国内部的多个行政区域(如粤港澳大湾区)及单一城市内部等多个层次.对省级行政
期刊
创作感言:在水墨中,我想要表达一种深沉,它既与层次、肌理、形式有关,也与人性、情感、记忆有关,它的深厚来自多重的伏笔,正是因为这些,水墨对我而言既是充满质感的流淌也是
期刊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马克思的报刊文章对深化马克思哲学研究具有独立和重要的学术价值.可以将马克思的全部理论文本划分为三类:成本的专门理论著作属于成熟性文本,重在思想的建构;笔记、手稿属于
期刊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环境恶化也愈演愈烈。水资源的严重枯竭、沙尘暴的频繁肆虐、温室效应、赤潮、臭氧层空洞的扩大、生物物种的迅速减少等,但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却是相当淡薄:一次性筷子和饭盒随处可见、白色垃圾有增无减……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还白教育业迫在眉睫!中学新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作为新课程目标之一。环保教育要从孩子抓起,这无疑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我
菲律宾的投资部门和交通部门,现在正力推两件事:一是“油改电”,即将燃油车改成电动车;二是在城市开设自行车骑行专用道。  在菲律宾驻华商务参赞的邀请下,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