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写作方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69023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代教育理念中,大家一致认为词汇量是重中之重,语法上的错误或翻译上的错误是允许存在,其实不然。本文针对在非英语语境里的英语写作问题,提出了几个经常容易进入误区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中文语境 口语习惯 英语思维
  在当代教育理念中,老师和家长常常把重点放在灌输单词上,因此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学生在进行这方面的写作、校对、编排时,缺少必要和有效的训练。有些学生可能认为,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一些语法上的错误或者说翻译上的错误是允许存在的,其实不然,有时候小小的一个错误可能会让人贻笑大方。例如,在说英语的国家里,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人们从不吃狗肉,英语里有很多关于狗的谚语,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之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若是有人误将上列所述的“dog”当成狗来看,那便成了一只幸运狗,每只狗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一天,所以爱我就像爱我的狗。这无疑会让听众笑掉大牙。所以只要花功夫,总会有收获,好好练习会克服在文法和写作风格上的错误,至于为什么会犯这些错误,主要是中文语境下的思维定势妨碍了学生更好、更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意图。本文针对在非英语语境里的英语写作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可以首先使学生意识到他们自身的口语习惯,然后,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去审视他们通常是怎么进行造句的,有哪些方法可以用。这种逐步的、甚至带有实验性质的训练方法,实际上反而更直接、更有效。让学生自主地尝试创作各种造句的方法,要远远好过直接从国外期刊生搬硬套单词、组词、句式。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避免滥用书面语或传统教科书中的单词、词汇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创作时保持一个直接的、连贯的英语思维流程和一个纯正的英语式的逻辑。
  事实上,在非英语语境中进行写作是很难的,虽然很多学生通过努力也可以说出流利的口语,并写出清楚的文章,但是要做到和英国人一样是非常难的,在传统的教育中这样的要求太高了,也是不实际的。虽然国外的杂志和出版社也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书,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过分地要求学生去学习与模仿,这还会造成另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过度依赖外国杂志和出版物,所以他们常常写了某一个挺特别的句子,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写,这么写是否正确。如果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写,他们几乎会异口同声地说:“我是从某某期刊上看来的。”众所周知,由于缺少英语语境,所以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多看外文,并把这作为接近英语的重要方法,因此很多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把模仿样本当成了写作主要方法。而事实上,这种方法是很危险的,是很容易出错的。因为过度地要求学生把文章写得纯正,过分地强调和依赖于从外国期刊和出版物上找相应的词组、句子结构,最终只会导致学生任意地生搬硬套,甚至剽窃。
  二、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最初的想法和要强调的重点,在写每句话时,应该把这句话所要传达的最重要的主题或分句放在最前面
  很多外国编辑在看中国学生写的文章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在中国学生写的文章中,什么是中心思想,什么是第一位的重点,这句话的重点到底是此还是彼常常很不清楚。甚至给人造成了云里雾里、莫名其妙的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学生往往是直接按照文中写作或说话的逻辑结构进行翻译的,并且过分依赖于传统教科书中的单词、词组和句式,这两个原因使得本应该被强调的重点反而被掩盖了,句子的意思也走向了反面。要注意,如果不是为了承接前句,那就务必把重点放在句子开头,否则不但掩盖了句子的意思,而且会把连贯的英语思维流程切断。
  三、避免过多地在句子开头使用表示时间的前置词
  在中文里,我们不会严格地区分过去式、将来时还是现在完成时,但在英语作文里,某句话已经包含了该句在什么时候说的,如果再加上表示时间的连词或是副词,只能说是“画蛇添足”。譬如, Now, we are talking about this hairstyle. 既然这句话已经用了现在进行时,那么再在开头强加一个“now”就完全是多余的了。
  四、避免出现长句,尽量在每个句子中只表达一个观点,或用分号隔开多个观点
  中国学生喜欢把句子写得很长,事实上这是很不好的,特别是对于水平一般学生来说,很难抓住中心思想,读者也会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把句子写得那么长呢?由于在中文中我们强调的是清楚、完整,要把所有意思包含在一个句子中。我们在前面也提到过,学生在写序言时,往往在中心思想前加上目的、条件、地点和原因等等,作为一个详细的背景介绍。然而在每句话之前加一个起始句,很显然会使句子变得冗长。而且当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时,学生总是不敢把句子分成主题句和分句,因为他们担心一旦进行这种分割,读者就会意识不到这是一个完整的想法及这些分论点之间的联系,结果呢?可想而知就使句子变得冗长而又笨拙。对待这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就是把长句分成两个短句,并用分号分开。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总是首先试图把一个句子写得完整,而很少会想到运用分号。事实上,学会用分号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在平常写句子时能够合理运用分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这是避免出现语法错误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切忌滥用第一人称
  因为使用第一人称会给人造成一种主观的、武断的、甚至带有个人偏见的感觉,而使用第三人称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而且,使用第三人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能将文章和作者本身分离,使得读者可以客观地评价文章的质量。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授英语写作时,应该从中文的语境特点出发,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写作障碍,帮助学生有意识地、逐步地去尝试并反思各种不同的造句方法,教师切忌一开始就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要让学生意识到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宁春言主编,语言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黄国文,语篇与语言的功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丁言仁,英语语言学纲要.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晏梅珍(1977-),女,汉族,江西省新余市人,江西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领域:英语教育。
其他文献
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创造的儿童教育》和《民主教育》等著作中,就提出了关于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强调不能使学生成为“唯上”、“唯书”、“唯师”的平庸之辈,先辈的理论就是今天的素质教育和课改精神的航标。解放学生,就是要我们解放课堂,解放学生,就是要我们放飞学生,让创新之光点亮课堂。  本人在教学中从三个方面“突破”,放飞学生。  一、在教学内容上突破,放飞学生。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材
一、合理评价学生  俗话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不错,在家里小学生最喜欢收到家长和亲朋友好的奖励或者表扬。在学校,学生最喜欢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表扬。所以,学生在学校里面,我们要尽量的表扬孩子,不要随时动不动就责骂。当然奖励方式方法很多,不一定非得是要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也不菲。在课堂上,老师不要因为学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有出入就说孩子怎么这么笨,笨得像猪一样,或者说这么简单地问题都想不出来,坐在教室
【摘要】从2014年新课标Ⅰ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对往届的考生答题的习惯,给下届考生提了一些建议及反思。  【关键词】高考生物试题 启发 建议  2014年新课标Ⅰ理综生物卷总分90分,由6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及两道选修题组成。其中生物部分难度适宜,其中必修1占27分、必修2占15分、必修3占33分、选修3占15分。在无偏题,怪题,难题,超纲题的基础上,围绕主干知识点展开,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对教学方式、内容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备受关注,初中英语作为初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将赏识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成绩。因此,将赏识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赏识教育概念以及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以提高初中英语
该地宫是一座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主体建筑为26米直径的圆厅,地下空间结构为球面扇贝形钢筋混凝土组合壳体.本文介绍地宫空间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特点.在构思选型中贯穿两条主线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准绳。它是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实际制定的,是备课和上课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因为它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形式组织,起着导向作用。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必须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盲目拟订,应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测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