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1988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堂上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正是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小学生 朗读教学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读中,学生流畅的声音里能更好地感觉那种平仄起伏的韵律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更好地感觉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贴切、入心,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美。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策略帮助学生爱上朗读,学会朗读,架设好朗读这座桥梁,使文章的作者、师、生三者的情感达到和谐共鸣,从而构建师生共奏一曲悦耳动听之歌的语文新课堂。
  一、发挥教师的示范朗读作用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字词,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拿起书凭眼睛扫视感知成段成篇的语言文字,则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示范朗读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示范朗读即通常说的范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讲应该怎样读、不应该怎样读,那么学生就很难学好朗读。他们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怎样读才算表达了情感。但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他们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读起来也就有情有义得多。
  二、创设情境,扩大朗读的训练面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造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促使他们个性化地发展。要通过引导学生、点悟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方式,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感知和领悟。
  三、方法多样,乐趣无穷
  无论是解决数理化的问题,还是朗读课文,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就会让学生的朗读热情高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比较朗读。不是单纯地只是教师示范,学生听,也不是学生一直读,教师只是指出问题。要让师生能在课堂上互动,学生和学生也能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朗读与老师、同学的朗读进行比较,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产生新的情感体验。
  再有,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极强的自我表现心理,在教学中让学生比赛朗读。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同一篇文章,举行一次小规模的朗读比赛,让学生自主发现对方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还能让学生在这种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积极性更高,朗读时也更用心,用感情。
  我们还可通过角色扮演朗读文章。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可以先由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直接地感受语言,再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让他们在模仿中体验人物的语气、动作和情感,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的语言得到良好发展,而且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还可以配以音乐相辅相成等。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
  四、正确流利地“熟读”
  第一要读正确。读正确就应该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字词,还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集中注意力,防止有口无心。第二要理解句子的意思。我主要抓晨读和第一课时,读得不顺嘴或与自己语言习惯不一样的地方就多练几遍,读到正确为止。第三,要多读,读给别人听,并请别人指正。
  流利地读主要是不断读,不读破句。要做到流利地读,关键在于拓展视读广度。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嘴里读这个词,眼睛就看下一个词,迅速把几个词联系起来,做到停顿正确。这只有通过多朗读、多练习,才能达到读正确、流利。要做到严字当头,就连标点符号也不要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
  五、生动形象地“演读”
  表演朗读是对课文内容最形象、最生动的再现。小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非常强,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头脑里会形成一个朗读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如在教《军神》一文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人物,上讲台表演朗读。要求他们读出沃克医生的情绪变化,刘伯承的顽强意志和忍耐力。表演朗读后,学生对表演朗读好的同学给予称赞,并提出中肯意见。在一演一评中,学生深刻领会了军神的含义,让学生从心底产生对刘伯承将军的敬佩。
  六、激发感情地“乐读”
  小学语文类型不一,如果能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则能收到良好效果。如第六册中的《荷花》一文,文章内容蕴涵了作者对荷花的无限喜爱和赞美。特别是第四节,作者展开丰富联想,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穿着雪白的衣裳”“翩翩起舞”的荷花和蜻蜓说话,和小鱼交谈……这一节是全文朗读的重点和难点。课前我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开头中,剪辑了一段旋律优美、能将人带入幻境的乐曲。在理解课文文意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引导学生边听边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和小蜻蜓娓娓交谈……接着,启发学生说说朗读这一节的语气。最后,我再一次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舒缓的、轻柔的、抒情的音乐中进行朗读。这样的朗读,不但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诱发了美感,而且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有效的朗读,可使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生活,受到感染,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朗读习惯,能够让他们把文章读懂,读美,读活,从而积累更丰富的语言,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最后能够学以致用,这也正是语文朗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朗读教学非常必要。
其他文献
据统计资料,在宠物临床上眼部的外科疾病约占犬外科疾病的30%以上。外伤性白内障是眼球穿孔伤后较高的并发症,是犬致盲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兽医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及处理经验均
摘 要: 职高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能力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是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二是专业能力的提高。职高语文教学十分强调实用性、实践性,强调为专业服务的意识。  关键词: 职高教育 语文教学 能力培养  职高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课堂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把“激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 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以肝炎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病原是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我国流行的鸭肝炎以A型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外,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在众多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启发诱导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一节语文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在商品经济、物欲追求的冲击下,人们曾一度遗忘了“阅读”,如今,民族意识再次呼唤阅读。没有阅读不可能有个体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阅读如此重要,阅读贯穿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从一个人小时候看的绘本、童话书、故事书开始,人们就在进行阅读活动。进入学校后,开始进行系统化的阅读学习,学校的阅读教学
摘 要: 鉴赏古典诗词需要知人论世,这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知人论世”,认为“知人论世”不是单一片面地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和相关事件,而是从更大的背景全面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包括作者生平、流派、风格、情趣等在内的全方位的个体特征。  关键词: 古诗教学 知人论世 鉴赏古典诗词  借助背景材料鉴赏古典诗词,帮助学生找准并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已成为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手段。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多媒体化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多媒体在增强教学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优化语文教学课程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对象(学生)等各方面特点,通过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探索、合理选择
摘 要: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初中也肩负着为文言文打基础的重要责任,而文言文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责任。但是,由于现有生活环境越来越现代化,时代间差异造成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从而导致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遇到难题。作者以一个初中语文教师的身份,分析现今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对此提出改进建议,推进初中学生对语文文言文的学习。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
摘 要: 语文教学趣味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活水”。趣味教学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真正激发学生热爱语文、享受语文的激情。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趣味教学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气的、灵动的课堂,应该是师生融洽交流的课堂,应该是一种生命的律动,是彼此欣赏、令人愉悦的课堂,只有在这种情境下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