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利用社会人文环境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中,利用人文环境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原因在于社会人文环境不仅体现在小学生周围,更是存在于革命活动地、历史古迹中,这些社会人文环境资源是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曾关注到的,将其加以利用必然会激发出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塑造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这也是利用社会人文环境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侧重点所在。
  关键词:社会人文环境;小学生;阅读兴趣;激发;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日益显著,社会人文环境因此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为人们感受社会中存在的爱与关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这显然为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就结合利用社会人文环境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这一课题加以研究,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能够受到一定的启发。
  一、 利用社会人文环境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意义所在
  所谓的“社会人文环境”,实质就是承载民族灵魂的社会环境,通常在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等社会人文环境较为浓烈。在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中,利用社会人文环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而又先进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让学生平静的内心中能够受到来自民族自豪感的冲击,这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民族精神的塑造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说明了利用社会人文环境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 利用社会人文环境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一) 在体验周围的社会环境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体验周围社会环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办法之一,因为学生通过感受周围社会的人情冷暖,学生能够将这一体验过程转移到阅读活动之中,细细体味阅读内容所蕴藏的酸甜苦辣,并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社会人文环境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深深地认识到了学生体验中为社会环境的重要性所在,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都会播放一段视频,然后引出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上获得更好的成效。例如:在《画风》一课的阅读教学中,笔者首先向学生播放一段旅游风景区热闹喧嚣的视频,让学生仿佛能够走入旅游景点,看到更加真实的美丽景色,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视频观看结束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你认为画面中哪儿最美?”“为什么美?”两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也都是风景美和风土人情美两个方面,而笔者结合学生的观点顺理成章的引出本课的阅读内容,而学生则会带着观看视频的感受来阅读《画风》这一课的阅读内容,这也正是学生阅读兴趣得以激发的直观体现,而学生理解、总结、归纳阅读材料的能力显然得到了增强。其中,体验周围的社会环境就成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药引子”。
  (二) 通过开展革命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革命活动地是社会人文环境最好的衬托地之一,古朴的设施、幽静的环境下蕴藏着艰苦奋斗、顽强斗争的革命信仰,借助这些社会人文环境可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为此,通过开展革命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则是理想的选择。笔者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往往会以实践的形式开展革命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感知艰苦奋斗、顽强斗争的革命信仰的同时,形成心灵的净化,进而到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例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阅读教学之前,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了“伏波滩”革命遗址,向学生讲述革命先烈英勇顽强的斗争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烈在数次斗争中艰苦奋斗、顽强斗争、血战到底的斗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对革命先烈的敬佩之心。在革命主题实践活动之后,开始《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会怀着敬重之心、感激之情、悲愤之痛学习这一课,阅读兴趣由此得到了激发,而笔者在每一个细节的讲解上都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了保证。
  (三) 通过走访名胜古迹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名胜古迹是承载社会人文环境的圣地,也是见证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圣地,通过走访文物古迹有助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笔者在进行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带领学生实地游览名胜古迹,用传统文化的气息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用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来启迪学生,激起学生感慨之情的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在开展《日月潭》一课的阅读教学之前,笔者首先组织学生参观了《九龙瀑布群》,向学生讲述该出名胜古迹的游览,并讲述该出名胜古迹与日月潭之间存在哪些相似之处,为学生建立广阔的联想空间。同时,针对九龙瀑布群所承载的文化渊源向学生讲述清楚,进而让学生感受到自然景观、文化气息、人文风俗这些社会人文环境在内心所产生的冲击,进而激发出学生想要学好《日月潭》这一阅读内容的向往之情,进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在此之后,笔者开展了该课的教学活动,由于学生并未从走访《九龙瀑布群》的意境中完全走出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能够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因此学生在阅读教学全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非常强烈,课堂教学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有效利用社会人文环境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简简单单在某一方面加以注意就能够实现的,需要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分析、实践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然而,在文章所提出的研究观点中,依然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还望广大教师、学者能够积极分享自身的观点与经验,为更好地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昭莹.浅谈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10).
  [2]明显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校本改進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3]何惠淑.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J].读写算:教师版,2016(33).
  作者简介:
  谭建宝,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在新时期也给人才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下人们开始强调“以生为本”的重要性。从学生本身的兴趣与认知能力出发来开展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就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策略探究  一、 培养学习兴趣的意义  (一) 兴趣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了兴趣
物权法作为调整主体对客体的财产支配关系的法律,是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取得或让与财产,并对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的最基本的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事物权
摘 要:整理与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上好整理与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缺欠,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整理和复习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梳理整理知识的能力;重视、创新练习题的设计,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几方面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整理
摘 要: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高中物理学科难度的增加和知识体系的复杂化,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自己学会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少教多学;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而言,难度增加而且自成体系,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更加广泛,这些变化更加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
摘 要:大数据和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手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微课教学风生水起,微课,被高度重视,微课属于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寻找微课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规律的结合支点,在数字化环境下向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建构,尝试体验,探索新知。微课的介入与融合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再次迸发出生命的灵光和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核心素养;微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目的 探讨采用24G直型贝朗套管针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52例晚期肿瘤患者实施贝朗套管针替代导入鞘穿刺后导入PICC的技术,并进行了置
摘 要: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本文从给学生留足够说数学的时间让学生多说、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让学生多“说”能强化理解、在分析题意和解题思路的过程中让学生多“说”能提高综合素养、在解决难题过程中让学生多“说”可以增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四个方面论述了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表达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实践表明:部分学生数学学不好的原因之一是数学表达能力
摘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小学阶段是其重要的学习阶段之一,对于学生有着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而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是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和掌握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由于语文的枯燥和乏味性,因此使得学生缺少对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多使用童话的教学方式,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