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宋宴》 中国的历史走到宋朝,开始了食物的繁荣时代。煎、炸、烹、炒等手法初步完善,杯、盘、碗、筷等餐具逐渐齐备,餐桌的各种繁复礼仪也基本定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挑剔風格日渐张扬,社会上广泛流传着的名人趣事,也常与食物相关。 若以食谱的眼光来度量这本书,《宋宴》的内容,未免表现出了超纲的丰富翔实,和浪漫有趣。 《宋宴》不是一本纯粹的食谱。书中每一道菜,不仅罗列了配料和烹煮步骤,还会从宋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宴》
中国的历史走到宋朝,开始了食物的繁荣时代。煎、炸、烹、炒等手法初步完善,杯、盘、碗、筷等餐具逐渐齐备,餐桌的各种繁复礼仪也基本定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挑剔風格日渐张扬,社会上广泛流传着的名人趣事,也常与食物相关。
若以食谱的眼光来度量这本书,《宋宴》的内容,未免表现出了超纲的丰富翔实,和浪漫有趣。
《宋宴》不是一本纯粹的食谱。书中每一道菜,不仅罗列了配料和烹煮步骤,还会从宋人的日常生活入手,谈一谈这是谁的创意,被谁在何种场合享用,裹挟什么非说不可的往事等,试图破解历史赋予食物的品格,来获得超出饮食本身的乐趣。书中以食物作引,信笔写到的节庆时俗、风物掌故,丰富而不矫饰,与食物相关的诗词名画,作者也一并介绍,催得读者透过此书,读到类似于饮食文化断代史,或者说市井生活地方志的风味。因为《宋宴》一书,专注于食物复刻,十分“务实”。先是收集宋人食谱开始,包括文人食谱 《山家清供》,主妇食谱《中馈录》,还有《清异录》《事林广记》等各具特色的宋朝食谱,再考虑到一些菜馔并不仅存于宋朝,作者便从《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繁胜录》等对饮食抱有热情的宋人笔记中摘录出所有菜名,与前后朝代的食谱作以比较,从中挑拣出仍带宋朝烹饪风格的菜式。最后再以“陌生感”“代表性”“味道”为主要标准,挑选出以春夏秋冬的四时代表菜式,共七十五道,涵盖宫廷菜、文人菜、平民菜三级,涉及热荤、素菜、冷盘、羹汤、粥面、糕饼、饮料、果子八类。
之所以根据四时,来划分菜品,是因为当作者开始留意食材之后,才发觉菜市场有部分蔬菜会随四季悄然变化,过期不候,春之清爽,夏之圆熟,秋之鲜香,冬之醇厚,以四时为限,不时不食。现代种植和保鲜水平,纵然可以使得部分蔬菜四季常见,但品质最好的那一些,大多仍旧来于自然的馈赠。
而《宋宴》之“务虚”的地方,在于其描画宋朝饮食的烟火历史之外的,本身的艺术性。一方面,作者将一些不会出现在正史册中的琐碎历史枝节,七挑八捡,用食物的香气串联起来,讲成故事。通过食物,来关注宋代历史中普通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内容的专业,文字的清爽,让《宋宴》传达出一种“不慌不忙”的吃饭态度,以及自然而然的感召,如何作为一个人类,从关心自己的口欲出发,渐而关心自然,发现四时与蔬菜时节,关注社会,看到饮食男女的背后故事。
《巴尔干两千年:穿越历史的幽灵》
[美]罗伯特·D.卡普兰 著
赵秀福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9月
从奥斯曼征服到科索沃战争,巴尔干一直扮演着欧亚政治版图变化的重要力量。本书是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分析家的深度观察笔记,在游历巴尔干诸国的旅程中,回顾了巴尔干地区的漫长历史,纪实的笔触冷静犀利,以简驭繁呈现了这一地区复杂的历史变迁和民族关系以及背后大国势力的竞相角力。
《拓荒的夏娃:21位改变英国历史的杰出女性》
[英]珍妮·默里 著
周颖 、李博婷 译
东方出版社
2018年11月
BBC《女性时代》 栏目主持人珍妮·默里选取了21个女性故事,以个人的视角重新讲述了一部以杰出女性为主角的历史。她们拒绝屈服于社会陈规旧法,她们拓展女性努力所能到达的边界,她们革新了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
《捡垃圾的人类学家:纽约清洁工纪实》
[美]罗宾·内葛 著
张弼衎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9月
人类学家罗宾·内葛花了十年时间与纽约城市环卫部的各层级男女员工一起工作。从访谈者到局内人,她记录着隐晦的行话和难忍的伤痛。追溯了纽约与垃圾斗争的四百年历史,展现了纽约的废物管理历史,也改变了人们审视周遭城市的方式。
其他文献
江南文脈犹如一条大河,它之所以千年流淌,润泽后世,在于它能不断汇聚个体的涓滴。江南人对文脉的守护和传承,在于风物,更在于精神与价值。熊培云的《一个守护文脉的截面:省锡中纪事》一文可见端倪。 前两年在牛津访学,花了不少时间在欧洲旅行,其中仅英国便走了东南西北四十余座城市。除了寻访雪莱、拜伦和莎士比亚的旧迹,还看了许许多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有一天,我突然抛给自己一个问题—你对中国的古老城市了解多少?为
2019年2月24日,莫迪在桑格姆河中沐浴净身,为印度人民的福祉祈祷 南亚两个地缘政治死敌和“准核国家”间,2月27日爆发了一场短暂而激烈的空战,印方有飞行员被巴方俘虏。由于5月印度大选即将举行,人们对空战本身及其前因后果,都予以特别关注。 3月5日,巴基斯坦政府拘捕了恐怖组织“穆罕默德军”头目马苏德·阿兹哈尔的两名近亲。正是“穆罕默德军”2月14日袭击印控克什米尔,引发了印度空军的越境轰炸。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在某地采访一起官员贿选案。那天,当我跨进当地组织部一名副部长的办公室时,他正接电话,接完后,他喊来隔壁办公室工作人员落实任务。看起来,很忙。 不过,他还是倾听了我的采访诉求。我告诉他,我想就官员贿选案采访。他边整理桌面文件,边摇头说:“搞不赢,搞不赢。” 我心里一下子就犯嘀咕了:搞不赢?这问题官员究竟有多大能耐,组织部副部长竟也说搞不赢?难不成有更大后台支撑? “这问题官员
1872年,美国画家约翰·加斯特为“西部旅游指南”创作了一幅油画《美国的进步》(American Progress),画的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头戴“帝国之星”的自由女神带领着印第安人、欧洲的淘金者、农民以及耕牛、马、狗,浩浩荡荡地向西海岸进发。 自由女神一只手抱着书,书名是“我们国家教化的明证”,另一只手牵着电报线,看起来她的工作正是把电缆从东海岸一直架设到西海岸,这意味着“把消息迅速传遍大地
5月3日,加拿大阿尔伯特省“石油重镇”麦克默里堡(FORT MAC)市发生了严重的森林火灾。火灾起始面积仅一个足球场大,却因为当天气温高达31度,风速达到每小时50公里,造成大火快速蔓延失控。 森林占了加拿大国土面积近一半,高大密集的针叶林随处可见。加拿大年均1万多起森林火灾,绝大多数发生在5至9月;每年过火面积逾2.5万平方公里,且近几年一年比一年严重:每年烧掉的森林面积,比再生的森林大一倍。
东衡村,杭州以北50公里处的德清县洛舍镇下,一个典型的“现代化新农村”—至少从外貌上讲肯定如此。 从德清县驱车向东驶往洛舍镇,目之所及,远处丘陵相连,林木葱郁,近处鱼塘与农田间杂,平静闲适,这样的自然景观一路绵延。 直到进入东衡村,景观随之变换。 11層的小高层和白墙青瓦的联排公寓,规划齐整,道路和建筑无不崭新,传统的乡村风貌不再,倒更像一个现代社区。 新居处是2013年中心村集聚的成果,
2018年各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8万亿元,同比增长6.2%。各省市的财政数据显示,2018各地财政收入排名为:广东第一,江苏第二,上海第三。全国各个地区间财政收入差距较大,可以看到经济活跃的省份,财政收入可以保持比较快速的增长,同时也有部分地区财政收入出现了负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推出的人大重阳“中国财税研究报告”描述了人均财力、转移支付依赖
先把时空拉回到1600年前。 那时候,在西方,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信仰定于一尊,中世纪的“曙光”亦即将出现。 在中国,华夏大地的其中一块版图,正处在东晋皇帝司马曜的统治之下,其年号为“太元”。那是一个典型的乱世,战争频繁,赤地千里。豪门大族牢牢地垄断着阶层上升通道,“王谢堂前燕”在那些深宅大院中翩翩飞舞。 陶渊明目睹了这一切,然后讲了一个故事:清末时,富裕家庭的少妇。 在南方的武陵郡
石勇资深主笔 一个叫伊能静的娱乐明星日前在微博上发文,大谈自己对印度灵修课程的学习体验,并打了一个广告,向粉丝推荐中国国内同款课程。 本来好像很时尚高端,很有神秘主义那种“我超脱了,我开悟了,我找到生命真谛了”的高社排感觉的,但却遭到了中国反邪教等官方微博的开怼,暗示这种课程属于“邪教”类别。随后伊能静删除微博,并发文称,会“自省注意,虚心学习,更加慎重”。 抄一下伊能静对灵修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