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理论的两难:对阿玛蒂亚·森的批评与理解

来源 :哲学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的能力路径开创了正义理论研究的新思路,但也受到了不少批评.森的能力理论提出后遭到一些批评,这些批评有合理之处,但也有不切题的情况.合理之处在于森的能力理论的确存在某些失误,尤其是在人际视角方面.不切题在于这些批评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森对个人视角更深切的关怀.在某种意义上,森的失误是无可避免的,因为个人视角与人际视角之间的冲突正是当代正义理论建构所面临的两难.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1.建立心功能不全患者地高辛群体药动学(PPK)模型,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2.探讨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对地高辛药动学参数的影响。  研究方法:  1.建立UPL
疫霉菌是一类能对植物造成毁灭性疾病的植物病原菌,在历史上它曾导致1848年爱尔兰大饥荒。目前大多数疫霉菌已对广泛使用的化学农药(如甲霜灵)产生了抗药性,因此寻找结构新颖
辅酶Q10是线粒体的能量来源,是体内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但是,辅酶Q10是脂溶性的物质,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应用。纳米悬浮液制剂是近年来提出的的新剂型,是纳米载药系统的一种,能够提高药物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还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给药、控制药物释放、增加药物稳定性、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用药剂量等特点。因此,本论文旨评价辅酶Q10纳米混悬液载药系统极其机理,进行了纳
目的:树突棘形态变化与兴奋性突触活性有关,并主要依赖于骨架肌动蛋白的重构。研究证明骨架肌动蛋白在树突棘的形成、消失、稳定性、大小和形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肌动蛋白可发生可逆性聚合(形成F-actin)和解聚(形成G-actin)的动态变化,该可逆过程称为肌动蛋白动力学。调节肌动蛋白动力学过程不仅影响树突棘形态而且伴随着突触效能的改变,特异性的肌动蛋白调节机制是树突棘可塑性及学习、记忆的基础。最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