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f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的发行上市资格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然而企业上市资格的获得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因此,IPO企业会有强烈的动机进行财务包装,勉强或欺诈上市。国内企业在IPO前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随着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制度的日臻完善以及监管部门审查力度的加大,应计盈余操控的空间越来越小,公司高管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真实的交易活动来进行盈余管理,主要通过操纵酌量性费用、扩大生产和销售操纵等手段来进行真实盈余管理。
  [关键词]IPO;真实盈余管理;创业板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13
  [中图分类号]F832.51;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1 IPO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背景
  我国证券市场是由政府主导的,作为政府管制的产物,企业的发行上市资格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取得IPO发行许可就在一级市场上获得一种潜在的价值,即“壳资源”。企业如果能获得IPO资格,不仅可以上市“圈钱”,为企业做大做强注入“血液”,而且可以提高企业声誉,实现“名利双收”。然而,其上市资格的获得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近三年连续盈利、标准审计意见等约束条件决定着企业能否发行股票,同时为了提高股票发行价,IPO企业会有强烈的动机进行财务包装,勉强或欺诈上市。研究发现,国内企业在IPO前后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新股发行前,管理层为使公司股票更有吸引力,有强烈的动机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处理的灵活性来提高盈余水平,从而达到美化财务报表进而取得更高的股票发行价和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盈余管理包括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以下简称应计盈余管理)和基于真实交易的盈余管理(以下简称真实盈余管理)。在以往研究中,应计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制度的日臻完善以及监管部门审查力度的加大,应计盈余操控的空间越来越小,公司高管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真实的交易活动来进行盈余管理。因为真实盈余管理是借助规划真实的经营活动来调节企业的财务数据的,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更具有隐蔽性,一般投资者很难察觉。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中将真实盈余管理话划分为主要的3类:其分别为酌量性费用操控(比如:减少广告费用、员工的福利费和培训费等);生产操控(比如:过度生产实现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等)和销售操控(比如:异常降价打折促销、放宽信用等)。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创业板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IPO真实盈余管理。
  2 IPO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研究
  2.1 研究假设
  创业板公司在IPO前一年存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2.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自2009年10月30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创业板上市的共480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然后利用国外学者Roychowdhury(2006)提出的真实盈余管理模型进行修正和实证研究,度量创业板IPO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中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均来自于Wind数据库。
  2.3 模型构建
  由于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2006年才提出,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时大多数都是直接应用Roychowdhury的模型,本文也是如此。
  CFOt /At-1=α0 α1(1/At-1) β1(St /At-1) β2(?St /At-1) ε ①
  PRODt /At-1=α0 α1(1/At-1) β1(St /At-1) β2(?St /At-1) β3(?St-1/At-1) εt
  ②
  DISEXPt /At-1=α0 α1(1/At-1) β(St-1/At-1) εt ③
  模型①②③的残差部分分别代表了销售操纵、生产操纵和费用操纵3种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分别记为ACFO、APROD和ADISEXP。
  其中CFO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PROD为生产总成本(本期库存变化 销售成本),DISEXP为可操纵性费用(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At-1是t-1期期末的总资产,St是第t期的销售额,△St= St- St-1。
  2.4 实证分析
  本文使用SPSS 19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4.1 销售操纵
  CFOt /At-1=α0 α1(1/At-1) β1(St /At-1) β2(?St /At-1) εt
  销售操纵模型汇总如表1所示。
  调整后的R2为0.173,模型的拟合度较高。接着利用该模型检验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前一年是否存在销售操纵这种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即通过对上述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残差的均值是否显著不为零。销售操纵模型残差统计量如表2所示。
  残差均值为0.178 6,显著不为零,说明在创业板市场中,上市公司在前一年有销售操纵这种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2.4.2 生产操纵
  PRODt /At-1=α0 α1(1/At-1) β1(St /At-1) β2(?St /At-1) β3(?St-1/At-1) εt
  生产操纵模型汇总如表3所示。
  调整后的R2为0.862,模型的拟合度很高。接着利用该模型检验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前一年是否存在生产操纵这种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即通过对上述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残差的均值是否显著不为零。生产操纵模型残差统计量如表4所示。
  残差均值为0.703 6,显著不为零,说明在创业板市场中,上市公司在前一年有生产操纵这种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2.4.3 费用操纵
  DISEXPt /At-1=α0 α1(1/At-1) β(St-1/At-1) εt
  费用操纵模型汇总如表5所示。
  调整后的R2为0.206,模型的拟合度较高。接着利用该模型检验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前一年是否存在费用操纵这种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即通过对上述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残差的均值是否显著不为零。费用操纵模型残差统计量如表6所示。
  残差均值为0.217 9,显著不为零,说明在创业板市场中,上市公司在前一年有费用操纵这种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3 结 语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IPO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回顾,以创业板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IPO真实盈余管理。在参考国外学者经典模型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得出我国创业板前一年普遍存在着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结论。创业板公司在前一年往往会通过操纵酌量性费用、扩大生产和销售操纵等手段来进行真实盈余管理。
  从政策启示方面看,创业板2009年才正式登陆我国资本市场,必然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和规范的地方。未来政府应加强对创业板IPO财务报表的审查监管,规范创业板市场秩序,推进创业板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良华,孙健,张菡.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4).
  [2]郭妍蕾.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1.
  [3]吴联生,王亚平.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07(8).
  [4]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
  [5]裴新春.新会计准则与IPO公司的盈余管理[D].厦门:厦门大学,2009.
  [6]彭秋妍.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14.
  [7]PM Dechow, SP Kothari, RL Watts.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and Cash Flow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1998(2).
  [8]S Roychowdhury.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其他文献
[摘 要]DT集团采用集权管理模式,将融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管理权、资产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等都集中于企业集团总部并做出决定,但随着集团不断发展,阶段的变化,应采用集权管控为辅、分权管控为主的混合式财务管控模式。  [关键词]管控模式;集权模式;企业集团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92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快速、便捷、交互性强,高校危机事件呈现出互动性增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可控性低、内容碎片化等特点。高校危机事件变得更加复杂,给高校危机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事件的新特点,以及该背景下高校危机管理的缺陷,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的策略调整。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危机管理  doi:10.3969/j.issn.1
[摘 要]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探讨当今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并结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提出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需要高校各部门共同协作,加大开发图书馆资源应用平台力度,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素养;元素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6
[摘 要] 随着国务院有关互联网 行动指导政策的出台,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环境下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但是,与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不断扩大相比,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端电子商务人才却显得捉襟见肘,甚至达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基于此,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建设为例,探讨和分析了高职院校在现有教学体系下,如何通过自身改革和优化,打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飞速发展与快速普及,我国在教育信息量不断增多,各大高校、家庭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将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本文通过研读国内外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文献综述和历史资料,指明我国普通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亟待改革的管理体系和数字化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数字校园  doi : 10 . 3969 / j
[摘 要]随着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高校教育收费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成为可能。上海市S高校在分析需求的基础之上,从可行性和实用性出发,采用大数据及云技术相结合的财务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学费电子票据管理系统。该学费电子票据系统在减少人工、避免差错、提高效率与加强管理等众多方面都有着优异表现。  [关键词]电子票据;学费管理系统;高校;财务管理  doi:10.
[摘 要]物流成本是在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是加强物流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降低物流成本,不仅使物流管理的成效得以显现,同时也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关键词]企业物流;物资配送;成本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8.001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摘 要] 净利润和现金流量都是衡量企业收益的指标,二者之间既存在差异,又可能同步。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应该正确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找出应对政策使两者达到同步,只有当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达到趋同,用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来支撑净利润,企业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投资者才能放心进行投资。  [关键词] 净利润;现金流量;关系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
[摘 要]财务管理是当代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财务管理制度,在此过程中还应注重展现本土特色和经营特色,努力实现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的现代化、信息化与国家化。其中,信息化管理占据重要地位,有利于实现企业在资金管控上的统一性、有效性。本文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研究重点,突出其内涵价值,同时还结合成都天仁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案例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摘要】由于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因此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软件不适应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筑工程信息化发展区域不均衡等问题。对此,建筑企业要逐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保证信息化管理能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充分地应用、实施;企业领导要带领企业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建立系统性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保证建筑企业具备很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为了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