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飞速发展与快速普及,我国在教育信息量不断增多,各大高校、家庭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将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本文通过研读国内外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文献综述和历史资料,指明我国普通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亟待改革的管理体系和数字化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数字校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101
[中图分类号] TP39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184- 03
0 引 言
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指大学生进入大学、在校学习期间、就业去向三个阶段所包含的核心信息所组成的信息链。这些信息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但随着信息基础带给学生本人或者国家管理制度完善方面的便捷以及信息共享、信息安全、诚信制度、人才库建设、人才交流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国外文献综述
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的Kenneth C.Green教授首次提出“Campus Computing”(校园信息化)的概念,同时开始了针对美国高校信息化的研究项目:Campus Computing project(CCP)。该项目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600至800所大学进行访谈和抽样调查,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发布美国各大学校园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调察。调查结果表明: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把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纳入整个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中,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制定了详细发展计划的大学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并且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学在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
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推行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服务体系,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1996年Glenn R.Jones在《网络教育一世纪的教育革命》一书提出了建立以电子平台为骨骼的网络大学。电子平台作为知识时代的一种革命手段,对现存教育体系正在进行一次彻底革命,突破原有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使全社会人民都有可能学习,都可以参与公平竞争。
1999年,美国提出“21世纪的信息技术:对美国未来的一项大胆投资(简称IT2)”计划,该计划将研究与开发的重点放在先进技术和计算方法、高可靠性系统、下一代因特网、人类中心系统和教育与人才培养五个重要领域。21世纪开始,在美国的高等院校中出现了CIO体制(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简称CIO)。美国高校中的属于副校长级别的高级管理职务,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管理整个学校的信息技术发展规划及实施工作,同时也负责学校信息化日常工作的管理。在美国高校中己有69.3%的被调查学校设置了这一管理职务。而近期美国大学信息化的热点主要集中在CMS/LMS(Course Management Software or Learning Management Software)、校园门户网站的建设、校园无线网络等三个方面。
2 国内文献综述
2003年,李淑娟等提出了对于复旦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并通过整体思路提出了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进而提出信息化建设需要走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模式和 对内UIP(University Information Portal)概念。首先是强调奠定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层,也就是要加强硬件设备、系统平台和网络基础等三方面的基础设施。其次是要共享数据库为URP的构想构筑平台,将多个子库的数据如本科生库,研究生库,教师库,职工库和论文库,建立平台将信息共享。要建立能应用共享数据库的子系统,通过数据平台共享数据,实现系统间信息交流。最后通过校园一卡通,结合学校其他应用子系统实现个人信息门户。
2005年,Wang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数字校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101
[中图分类号] TP39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184- 03
0 引 言
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指大学生进入大学、在校学习期间、就业去向三个阶段所包含的核心信息所组成的信息链。这些信息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但随着信息基础带给学生本人或者国家管理制度完善方面的便捷以及信息共享、信息安全、诚信制度、人才库建设、人才交流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国外文献综述
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的Kenneth C.Green教授首次提出“Campus Computing”(校园信息化)的概念,同时开始了针对美国高校信息化的研究项目:Campus Computing project(CCP)。该项目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600至800所大学进行访谈和抽样调查,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发布美国各大学校园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调察。调查结果表明: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把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纳入整个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中,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制定了详细发展计划的大学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并且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学在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
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推行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服务体系,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1996年Glenn R.Jones在《网络教育一世纪的教育革命》一书提出了建立以电子平台为骨骼的网络大学。电子平台作为知识时代的一种革命手段,对现存教育体系正在进行一次彻底革命,突破原有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使全社会人民都有可能学习,都可以参与公平竞争。
1999年,美国提出“21世纪的信息技术:对美国未来的一项大胆投资(简称IT2)”计划,该计划将研究与开发的重点放在先进技术和计算方法、高可靠性系统、下一代因特网、人类中心系统和教育与人才培养五个重要领域。21世纪开始,在美国的高等院校中出现了CIO体制(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简称CIO)。美国高校中的属于副校长级别的高级管理职务,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管理整个学校的信息技术发展规划及实施工作,同时也负责学校信息化日常工作的管理。在美国高校中己有69.3%的被调查学校设置了这一管理职务。而近期美国大学信息化的热点主要集中在CMS/LMS(Course Management Software or Learning Management Software)、校园门户网站的建设、校园无线网络等三个方面。
2 国内文献综述
2003年,李淑娟等提出了对于复旦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并通过整体思路提出了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进而提出信息化建设需要走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模式和 对内UIP(University Information Portal)概念。首先是强调奠定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层,也就是要加强硬件设备、系统平台和网络基础等三方面的基础设施。其次是要共享数据库为URP的构想构筑平台,将多个子库的数据如本科生库,研究生库,教师库,职工库和论文库,建立平台将信息共享。要建立能应用共享数据库的子系统,通过数据平台共享数据,实现系统间信息交流。最后通过校园一卡通,结合学校其他应用子系统实现个人信息门户。
2005年,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