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与潜山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潜山是张恨水的家乡,他眷恋家乡,写文章的笔名有“天柱山下人”“天柱峰旧客”“天柱山樵”“我亦潜山人”等,可见一往情深。
  其实,他生于江西,在异乡生活工作的岁月要远多于在故里,按他自己生前的回忆:虚岁11岁以前随父亲在江西,他的小说《北雁南飞》有少年时代异乡生活的描述。11岁半才回潜山老家。13岁又赴江西,父亲逝世,随母亲返家乡。19岁到上海、苏州求学,但不久学校解散,又怅归故里。20岁后又到南昌、汉口、上海,一年后回老家。22岁时又到上海、淮安。少小离家,身如飘蓬,张恨水自己称之为“流浪生活”。23岁到芜湖一家报社任总编辑,之后去北京,再之后辗转上海、南京、重庆等地又回到北京,一直办报、写小说,中间只有南京陷落之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家眷送回故乡避难,毅然只身入川。1945年抗战胜利,他于12月5日携全家横穿六省,一路颠沛历时一月,又回到离别8年的故乡,见到老母。10天后又一路迤逦奔赴北平。可见他毕生回家都是步履匆匆,不曾长驻。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他对故乡的记忆从未磨灭,对子女常娓娓道来家乡旧事。他的成名作《啼笑因缘》自序特意署“潜山张恨水”,以示不忘故乡恩泽。
  天柱山尤其令他萦系于心,他幼年“常常攀到天柱山去玩”,他的小说《秘密谷》是直接描写天柱山的,用张恨水研究专家徐迅的话说是“充满想象地为家乡天柱山虚构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我未通读过张恨水的所有小说,有人做过统计,张恨水“以家乡潜山作为背景的中长篇小说达十几部之多”,如抗战小说《潜山血》及《似水流年》《现代青年》《天河配》《玉交枝》等。俚音乡俗更常散见他文章小说字里行间,可见故山莺声,念念在兹。1938年,他在重庆《新民报》所开专栏有若干文章提及故乡,后来还写过一些诗词怀念,我个人认为他的诗比文章更充溢着温馨的情感。天柱山对于他还有一个难忘的情节。南京陷落后,他的四弟张牧野劝他回故乡打游击,同乡热血青年也恳请他出面相助。张恨水兴奋之极,亦愿投笔从戎。他即亲笔呈文向当局请缨,吁请认可,并声明不需粮饷弹药。但最终被拒绝。倘若照准成行,一个文弱书生在天柱山从戎抗战,该是怎样一幅血脉贲张的从军图呢?他在抗战诗文集《弯弓集》中有一首诗,真可看作是他当时怒发请缨的写照:“背上刀锋有血痕,更未裹剑出营门。书生顿首高声唤,此是中华大国魂!”
  1955年,张恨水大病初愈后回到家乡,还写了一系列叙述安庆变化的散文,他在1959年所作《潜山春节》组诗,更可窥对家乡的思念。他1967年逝世,一直没有安葬,骨灰轮流由后人保管祭供。
  我2008年曾至潜山,参观过张恨水陈列馆,那时门前似乎还未有张恨水的石雕坐像,这次又来潜山,特意重游。据说张恨水墓园设计是依他生前的诗句:“看云小息长松下,自向渔矶扫绿苔”,诗意缱绻,似有魂萦。墓园坐南,松柏肃穆,前有一池碧水环绕,身后山脉可眺天柱山,张恨水生前写过一句诗:“埋我青山墓向东”,正是:天柱山下人,从此枕家山。他的骨灰安归故里是2012年,至今也有七年了。
  潜山重游,又细细观看了张恨水陈列馆史料,是重新布展,当然愈加翔实。可惜,仍然未将毛泽东去重庆单独与张恨水深谈两个多小时史实面世。我印象中毛泽东赠张恨水延安生产的灰色呢子衣料,张恨水在新中国成立后做成中山装,似乎陈列过,但现亦不见。张恨水从来没有记叙过与毛泽东的谈话内容,也从不与外人道,连家人也噤口不谈。子女问及,他也只是简扼说“主席谈的是写爱情的问题”。毛泽东在重庆,会见各界党外人士和党内作家,至少两三人一起见,周恩来陪同。唯有张恨水是一人晤谈,周恩来亦未参加。我早年钩沉写《毛泽东周恩来与张恨水的交往》,刊于《中国青年报》。后来据张恨水的那句话写成短篇小说《雾都对话》,发表于2015年第1期《北京文学》,纯乎推理。但展室陈列还是该提及的,包括周恩来解放前后对他的关怀、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对他创作上的支持等等。
  另外,张恨水1931年创办北华美术专门学校,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陈列亦无反映,惜乎美中不足。张恨水有办美术学校情结,自己能画写意和漫画,懂鉴赏,与名画家多交往,自己出资在北京创办北华美专,聘请知名画家齐白石、王梦白、李苦禅等任教,凌子风、蓝马等名人皆从此校毕业。尤可称史料者,美专由其弟张牧野实际主持,竟成為农工民主党(即邓演达创建的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和中共的地下据点,举凡校务员工甚至门房数十人均为地下党员,张恨水知道,但不过问也从不干涉。我曾写过《张恨水与北华美专》一文,详加考订,请当年被特务追捕隐藏于美专的农工党负责人季方先生审阅,他正在病中,仍认真过目,一字未改。这段史实也很应该在展馆中体现的。
  听说在张恨水曾经读书的老屋基础上,已新建了“张恨水故居”,真是令人欣慰。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张恨水是天柱山下人,魂归故里,当应含笑无憾!月华如水,秋风如故,依然会映拂着他所眷恋的天柱山和故乡的青天碧水、一草一木……
其他文献
近来,发生在大连的“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孩”事件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通过大连公安发布警情通报,知道凶手是未成年人,还差几个月才满14周岁,不用承担任何刑事责任。  近年来,未成年人单纯的外表下掩盖着的一起又一起血淋淋的惨案,不断引起社会关注。2015年,四川三名在校学生到学校小卖部偷东西吃,被独自守校的女教师在操场发现。三人对老师进行殴打后,用布堵住老师嘴巴致其窒息死亡。2016年,四川一名少年在
近年来,民进镇江市委会发挥自身优势,精心打造“关爱残障儿童,扶志扶技伴成长”社会服务品牌,提升了社会服务水平,增强了组织活力,推动了市委会整体工作开展。继2015年6月民进镇江市委会被民进中央授予“民进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后,2020年12月又被民进中央授予“民进全国履职能力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众人拾柴火焰高扩大社会服务品牌建设的参与面  民进镇江市委会以“关爱残障儿童,扶志扶技伴成长”
民进山西省直佳华支部成立于2016年底,现有会员16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支部主委蔡凝,副主委黄志龙、晋吉平,带领支部会员立足岗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所在企业的先进科技积极参与助力疫情防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科技力量。  政务服务中心,是市民办理审批服务的实体场所,属于人群聚集区,也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点区域。疫情期间,支部凭借佳华科技的AI、人脸识别算法优势,让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
信仰之旗帜铸其之胆识  民族之精血孕其之英烈  历史之命题昭其之深远  刚柔之乳汁哺其之诗歌  ——题记一  多少次倾听你的歌从村庄传来  多少次寻着你的梦向远方走去  多少次在霓虹的街角我仰望寰宇  多少次在思绪的鼓点里倾听你的歌  噢,中关村,中国之村,攻关之村  是你将一个地理符号  雕刻成为一座文化的坐标  是你将一个普通的村落  印记着自豪与骄傲  你的每一次破茧  都是用信仰、用胆识与
【提案背景】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山西平鲁区为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区人民对平鲁区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平鲁区教育教学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但是受
2020年5月8日,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刻,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指出疫情中暴露的短板,并对党外人士履职提出了希望。座谈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党外人士、多党合作的高
可以想见,喜欢黄蓓佳作品的读者拿到她的这部儿童长篇小说新作《奔跑的岱二牛》一定会感到惊讶。不管怎么说,从题材上讲,这部以农村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黄蓓佳的创作中还是不多见的。  少见的不止于黄蓓佳涉笔于农村儿童题材,还在于她对目前农村儿童题材文学创作流行主题与风格的避让甚至突破。稍微归纳思考一下,当前农村儿童文学创作大致有两大类型:一是浪漫诗意型。这类作品大致呼应了流行文化中的乡愁。大致以以前乡
多年以来,我经常去各地采风,像西北黄土高原贴着窗花的窑洞、山西幽幽的古街旧巷、微雨中的江南水乡和北京的老胡同四合院……那渗透在其中浓郁的耕读、市井文化意境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每每面对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心中总会泛起难以言表的亲切情思,描绘它们时仿佛有种灵魂回家之感。  但近些年,去的很多地方原有的古街旧巷和历史遗迹已不复存在,代替它们的是新建的大同小异的高楼大厦。面对“现代化”的建筑群我迷茫了,心中
人生在世,时空而已。然而,在滚滚东逝的长江中,大浪淘尽的何只是一代又一代千古风流人物。一尊还酻江月,辉映在潮起潮落、人生如梦的感叹里,究竟能有多少英雄豪杰,留住历史的痕迹?  一生坎坷,屡贬屡谪的滕子京先生,官不至二品,功不及宰府,然而,范老先生仲淹一篇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岳阳楼记》,已足以让人铭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治最为天下第一的这一段历史足迹。现在,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够记
叶永烈,笔名萧勇、久远、叶杨、叶艇。民进会员。1940年8月30日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从11岁起即发表作品,19岁写作第一本书,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叶永烈  0.46元,也就是四毛六,在1976年,这大约可以买到五至六个鸡蛋吧?就在这一年,家父给随同他一起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