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的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整齐划一,以致造成了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体育课教学质量。面对这种现象,笔者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以图解决学生这一个体学习差异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分层教学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60-1
一、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法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并对相关的运动技能、个性和接受能力等因素进行调查,根据学生情况建立卡片,将学生按甲、乙、丙、丁等进行分层,在各层次中适时进行等级“升降”,在正常考核的基础上,制定各层次的上浮标准。分层教学具体要求如下:
1.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实行“层次升降”制度。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较高“层次”学生处于停滞或有下降趋势时,随时给予降级,而发现较低层次的学生在确有进步时随时可给予“升级”。因为它能有效消除“较高层次”学生可能出现的自我满足等消极因素,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和调动较低“层次”学生奋发学习。
2.根据学生所具备素质的优劣,将学生划分几个教学“层次”,分别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状况给予高低有别的学习任务。对较高“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应学教材的同时,适时增加一些相关的内容和技术原理的教学分析,使其在每次课中都感到有种新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使这部分学生原来“吃不饱”变为“吃得香”。对较低“层次”的学生来说,可以避免产生马虎态度和自卑感。
3.利用不同层次结对练习,产生共生效果,获得技术。比如,在进行球类教学时,安排高、低层次同结伴练习,通过形象直观的技术的影响及他们间对“球”的体会、理解、感受,加之教师的正确讲解、示范和对错误技术动作的纠正,可以促进他们练习的次数,体会技术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良好的“球感”的形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本身通过对知识的概括,并在与高层次学生的练习时的体会,又可重新获得新的认知结构,因为他们间所谈及的体会、感受,具有直观形象性,在一定时期内较有说服力,彼此间易产生“理解”。
4.加强教师的指导,发挥体育骨干作用。在教学中,把一些体育素质比较好、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充当体育的骨干,由他们参与组织本小组的练习,并及时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适时到各小组解决技术或难解的问题,做到了有的放矢,充分体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
二、进行“层次”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第一,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教师是一种特殊技艺的传授者,而传授者自身的技艺水平高,无疑是颇具有影响力的。如果那些期望通过体育课提高运动水平的学生得不到满足,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提高亲和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師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去帮助学生,就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第三,提高指导水平。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信心在教学时提出的目标更切实可行,符合学生的实际,要尽量让学生避免失败,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追求新目标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合理指导学生正误,适时激励学生。
2.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对学生的要求上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即只要经过自身的努力,就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为宜,经过反复练习与体会理解的反复加以“层次”的升级,从欣赏“成功的喜悦”到巩固强化原有的动机。
针对较“低”层次的学生教学,教师应遵循多鼓励学生的原则,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索,领悟技术要领,在组织形式上应创造良好的情境,激活学生的热情。当学生有进步时,要不惜表扬,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通过层次的一次次提高或反复,学生心灵得到满足、技术得到完善,素质也得到提高。并且在各种技术的掌握和练习中,实现了知识技术的迁移。
对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学应多启导,让他学会自学、体会,学会自己解疑,教师应精讲提关键,激发学生自觉自主锻炼的热情,养成自我锻炼身体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当然处于“高层次”的也时刻受到“降级”的压力,他们也不得不加强锻炼练习,以防“降级”的来临。
3.注意培养体育骨于。“层次”教学由于多分层教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视野不能顾及到全面,因而必须培养优秀的体育骨干,以利于教学面的涉及,体育骨干能够帮助教学管理,及时反馈课中学生的信息,教师不仅可以及时纠正,而且可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4.适时进行层次升降,抓住“层次”转换的关键时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德教授认为“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对于自己确认有价值的各种不但愿意去做,而且力求做好的一种社会动机”。从成就动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积极性是价值目标下的一种自觉行为,是实现目标不可少的进取行为,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动机是完成层次教学关键。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教师适时调节学生的层次,让成功的喜悦,激励其更努力,而技术、技能停滞的学生又受到适当的压力,迫其努力。
5.培养对体育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运用形象生动而简练的语言讲解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大脑思维,使之产生跃跃欲试的表现。在教学的安排上,每学期每一次课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分层教学法是新课改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的发展潮流,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体育教学;分层教学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60-1
一、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法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并对相关的运动技能、个性和接受能力等因素进行调查,根据学生情况建立卡片,将学生按甲、乙、丙、丁等进行分层,在各层次中适时进行等级“升降”,在正常考核的基础上,制定各层次的上浮标准。分层教学具体要求如下:
1.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实行“层次升降”制度。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较高“层次”学生处于停滞或有下降趋势时,随时给予降级,而发现较低层次的学生在确有进步时随时可给予“升级”。因为它能有效消除“较高层次”学生可能出现的自我满足等消极因素,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和调动较低“层次”学生奋发学习。
2.根据学生所具备素质的优劣,将学生划分几个教学“层次”,分别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状况给予高低有别的学习任务。对较高“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应学教材的同时,适时增加一些相关的内容和技术原理的教学分析,使其在每次课中都感到有种新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使这部分学生原来“吃不饱”变为“吃得香”。对较低“层次”的学生来说,可以避免产生马虎态度和自卑感。
3.利用不同层次结对练习,产生共生效果,获得技术。比如,在进行球类教学时,安排高、低层次同结伴练习,通过形象直观的技术的影响及他们间对“球”的体会、理解、感受,加之教师的正确讲解、示范和对错误技术动作的纠正,可以促进他们练习的次数,体会技术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良好的“球感”的形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本身通过对知识的概括,并在与高层次学生的练习时的体会,又可重新获得新的认知结构,因为他们间所谈及的体会、感受,具有直观形象性,在一定时期内较有说服力,彼此间易产生“理解”。
4.加强教师的指导,发挥体育骨干作用。在教学中,把一些体育素质比较好、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充当体育的骨干,由他们参与组织本小组的练习,并及时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适时到各小组解决技术或难解的问题,做到了有的放矢,充分体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
二、进行“层次”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第一,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教师是一种特殊技艺的传授者,而传授者自身的技艺水平高,无疑是颇具有影响力的。如果那些期望通过体育课提高运动水平的学生得不到满足,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提高亲和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教師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去帮助学生,就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第三,提高指导水平。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信心在教学时提出的目标更切实可行,符合学生的实际,要尽量让学生避免失败,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追求新目标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合理指导学生正误,适时激励学生。
2.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对学生的要求上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即只要经过自身的努力,就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为宜,经过反复练习与体会理解的反复加以“层次”的升级,从欣赏“成功的喜悦”到巩固强化原有的动机。
针对较“低”层次的学生教学,教师应遵循多鼓励学生的原则,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索,领悟技术要领,在组织形式上应创造良好的情境,激活学生的热情。当学生有进步时,要不惜表扬,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通过层次的一次次提高或反复,学生心灵得到满足、技术得到完善,素质也得到提高。并且在各种技术的掌握和练习中,实现了知识技术的迁移。
对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学应多启导,让他学会自学、体会,学会自己解疑,教师应精讲提关键,激发学生自觉自主锻炼的热情,养成自我锻炼身体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当然处于“高层次”的也时刻受到“降级”的压力,他们也不得不加强锻炼练习,以防“降级”的来临。
3.注意培养体育骨于。“层次”教学由于多分层教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视野不能顾及到全面,因而必须培养优秀的体育骨干,以利于教学面的涉及,体育骨干能够帮助教学管理,及时反馈课中学生的信息,教师不仅可以及时纠正,而且可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4.适时进行层次升降,抓住“层次”转换的关键时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德教授认为“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对于自己确认有价值的各种不但愿意去做,而且力求做好的一种社会动机”。从成就动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积极性是价值目标下的一种自觉行为,是实现目标不可少的进取行为,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动机是完成层次教学关键。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教师适时调节学生的层次,让成功的喜悦,激励其更努力,而技术、技能停滞的学生又受到适当的压力,迫其努力。
5.培养对体育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运用形象生动而简练的语言讲解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大脑思维,使之产生跃跃欲试的表现。在教学的安排上,每学期每一次课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分层教学法是新课改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的发展潮流,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