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如酒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j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喝过最烈的女儿红吗?
  糯米发酵出的浓浓醇香带着淡淡的糖味。美酒入喉灼烧过后是春风过境一般的清甜浓香,殷红的酒液一如女儿家初嫁面对心上人时那嫣红的双颊。
  屏山这个地方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对于美术生来说应该是耳熟能详的。屏山的美是古老而宁静的,四方青山,碧水环绕,晴天时碧蓝蓝的天和水,大片大片绵延的干净明黄的油菜花地;雨天时朦朦迷雾袅绕的青山,清冷潮湿散发着青草味的青石路。屏山的美是午时听风观雨帘的悠静,闲时独来一盏茶的怡然。不管你是要北上还是要南下,奔波四方,一切快节奏的事物只要涉足这里,就像是停下了发条一样,愿意跟着人家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一辈子好像就这样轻飘飘如一缕青烟一样悠悠然毫无遗憾地散去了。
  采風是我们此行的目的,而我和朋友们却理所应当地忘记了画画,拿着本子和笔四处溜达。我们尝了一条街的酒坊,妃子笑是草莓苹果和西瓜酿制的,味道也是甜甜的醇香,店主说这是专属于小女生的果酒。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故人来。朋友喜欢妃子笑,我更偏向桃花雪糯,米酒的香味混入桃花的清香,就像是浓浓的雾里闯入一支雾粉的桃花,酒香冽而夹丝甜。
  我跟叶推荐了竹叶青,男孩子的话应该是更喜欢冷冽苦涩一点的吧。第二天我就拉着叶去了我最喜欢的一家酒坊。店主是个绍兴女子,三四十的年纪,梳着温柔的发髻。她用竹筒打了一筒酒递给我们。
  “这酒四十多度,女孩子少喝点。”店主很细心地叮嘱。我眯着眼睛笑,一旁的叶毫不留情地吐槽我,“她就是个酒鬼。”
  跟店主道别后我们俩提着酒晃悠悠地走了。
  其实叶说得还真不错,我是有点嗜酒如命。但是不会品红酒、葡萄酒,只喜欢扎啤一口闷。这里的酒坊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沿着河慢慢走着,一人一杯悠悠喝着。这个季节油菜花开得如火如荼,田埂上摆着许多画架。我突然想起了不久前我也跟这些人一样,连续八个月没日没夜地画着。于是想起手里还拿着画本。
  “我们去那个亭子上面画吧。”我指着不远处山坡的一座小亭子。
  四月的季节,七点半的早晨,小雨淅沥的天气。眼前的景色仿佛加了一层滤镜,透着氤氲的湿气。叶撑开黑色的伞朝我倾斜过来,肩靠着肩,近得我能闻见他身上传来的冷冽酒香和淡淡的烟草气息。
  “泥土地滑,你可小心点,别蹦蹦跳跳的。”
  “哦……”
  胃里的酒仿佛忽然变得滚烫起来,一直冲上脸颊。
  爬上山坡后站在亭子边往下看,整个村落都落入眼间。星罗棋布的房子和大片的油菜花被青石小巷、田埂小路切割得零碎又整齐,袅绕的云雾轻飘飘地落在上方,笼罩大地,像是云上的村落,当之无愧如画之地。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四周唯有雨打芭蕉、瓦片声,喝上一壶清冽的酒,感觉人世都漂浮沉寂下来……然而该死的叶偏偏要毁坏这气氛。
  “再不画,作业有你补的,过两天就要回去了。”他笑着说,“约个画画局呗,比比谁先画完三张,输的请喝酒。”
  “没问题!”我一口应下,免费酒谁不喝。于是提笔便战。
  然而没画了一会儿亭子上来人了,听他们聊天应该也都是艺考生。我和叶都比较矫情,画画的时候除了音乐拒绝其他声音。瞅着雨也停了,我们计划着下山吃东西。叶继续给我打着伞,我故意踏水坑,溅他一裤腿水,然后抬头欠揍地朝他笑。
  很不幸的是我们迷路了,我没想到叶比我还路痴。走走停停绕了无数个弯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地方。握着滚烫的青团我简直感动得要哭出来。这里的青团个头比我以往吃的都要大一点,淡淡的青草香包裹着里面香菇和笋干的鲜味,让我想起了荷叶包兔肉,植物的清气削减去最后一点腥腻,最后入口就是完美的清鲜。至于芝麻馅就不是很了解了,叶说甜而不腻,大概也很不错吧。
  除了必吃的青团以外,徽州墨酥和烧饼也是正宗经典,马上就要回去了,趁着空给妈妈寄了一大箱,免得她总念叨着女儿大了到处跑都不念着家……
  这里的人们都非常富有情趣,不管店门多小多破旧,他们总能打扮得美丽独特而富有情调。我总喜欢坐在奶茶店里画画,富有民族气息的五彩桌布,蓝绿色调的唯美挂画,以及摆满角落的花花草草,在这里画画都感觉是一种奢侈宁静的享受。我想在生活上这些步履缓慢的人们比我们更富有艺术情调。
  这里的食物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都别有一番味道。叶十分接受不了榴莲的味道,于是我故意在他面前吃榴莲班戟,然后不停地对他说话,看他痛苦的表情简直是一种享受,瞬间觉得景色更美了食物更香了。
  我们住的地方旁边有座庙,每个来这里的人都会来这里求上一签。
  闲下来的时候拉了几个朋友上庙求签。庙里的老奶奶说进庙不能踩门槛,要右边进左边出,我们乖乖地照做了。
  跪在蒲团上很认真地双手合十,老奶奶温和地问我们求什么。
  “既然是姻缘庙,那当然是求姻缘啦。”我嘻嘻笑道。
  握着签筒摇晃着,菩萨的面容在线香的袅袅烟雾中忽明忽暗。耳边传来外面硬币跳进池塘和少女低声的轻笑声。有一刹那梦回千年的错觉,千百年前是否也有人跪在这里虔诚地祈求着姻缘,有匪君子,窈窕淑女,是否如愿了?这蒲团又承受了多少人愿望的重量,而我也是这芸芸众生的一个,安静又热烈地过着这一生。
  我舍不得离去了。
  这里太好,太静,岁月的沉淀都在这里,安静渺小,却又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在活着。
  但还是要背上行囊离去,不过是靠岸的孤舟,最后还要远行。
  画画局最后输了,离开前的那一晚,我拉上叶一起给大家买酒。
  还是那家老酒坊,老板娘听说我们要离开了,请我喝她最爱的女儿红。
  “你喝过最烈的女儿红吗?”她笑着问我,“这一定就是了。”
  一杯入喉,酒过之处如春风挟花过境,处处留香,激起最温暖热烈的醇香,像心上人如花娇羞滚烫的面孔。
  “烈。”我说。叶叹了口气,将我微微拉向一旁,一脸嫌弃地用布擦着我手上的酒液。
  我愣愣地看着他低头为我擦手,突然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那天晚上果然所有人都喝得烂醉。我第一次喝得这么醉,上一次喝花雕喝到倒头就睡,而这一次是喝到脑袋在开party睡也睡不着。大家互相搀扶着回客栈,各自歇息了。我摇摇晃晃走到走廊时看到芝麻在哭,莫名的委屈突然涌了上来,我和芝麻就坐楼梯上抱着号啕大哭。
  朋友无奈喊来叶,叶送我回去休息。
  有酒精作用,有委屈发作,有胆子在膨胀。人就是有无数的小委屈积攒着,趁着临界点爆发。我不顾一切地大声哭着,因为以后也许没有这个机会了。
  “你要是难过你就哭,哭到什么时候我陪你到什么时候。”叶拉着我的手温柔地说着。
  那天晚上哭了多久也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叶的声音无比温柔。
  最烈不过女儿红。
  第二天一大早就拉着行李箱踏上返程的路,巷口的狗依旧懒洋洋地趴着,红色的灯笼依旧高高挂着,河边的花谢了又开。春风十载,酒还在深埋着,而人却早已离开。
  后记:回去后和叶在一起了。
  我:“解签人说我未来丈夫是浙江温州人嘞。”
  叶:“哦,那我以后把户籍搬到浙江温州。”
其他文献
心里的声音  冠婷:你们看《心里的声音》了吗?根据韩国漫画家赵石作品改编,李光洙主演,在男神和男神经之间切换自如,笑疯我了。  围子姐:里面有我柳大尉客串,我果断看啊!  亮叔:是吗?他演哪个角色?  围子姐:在加长版第一集出场!  广丽姐:中学时代,郑素敏演的爱凤抽中赵石当秘密朋友,赵石以为自己魅力无限,她一直暗恋自己,结果其实在爱凤眼里他不过是个可怜的病人!那个身材肯定是P的!简直蛇精病啊! 
这是自从大少爷叛逆以来我和他第一个和平相处的假期,为此我不止一次感到郁闷和不安。  大少爷是我弟,我一直在为备注他的微信名深感困扰,绞尽脑汁只为想一个比较符合他的备注,最后觉得还是“大少爷”这个称呼比较贴切好吃懒做的他。姑且这么称呼他好了。  我是你的专属“陪睡”  大少爷还在娘胎里時,我妈去做B超,医生说是个女孩;我妈带着我去给他算命,算命先生说是女孩。我记得一心想添男丁的我妈是哭得鼻子红红抹着
我们这一生,一路前行,一路遇见,和蔼可亲的师长、欢乐闹腾的小伙伴、默默仰望的男神女神、惊鸿一瞥的路人甲……这些人,大多数都会在岁月的长河里走散,有些会不声不响走向陌生,可是可是,我们亲爱的家人,始终会陪伴在我们身旁。  黄昏时的袅袅饭香,氤氲着妈妈的笑脸;夏日午后的灿阳,缠裹着爸爸的呼噜声;老旧收音机的咿呀声伴随着我和弟弟追逐打闹的声响。偶尔我们也会有争吵,有摩擦,少不更事地闹着离家出走抑或冷战,
[1]  少年v的名字带v,但我始终不想说得太清楚。  我的家在城南,他在城北,他家有一只猫,我家有一只狗;雨天他喜欢敞着外套在旷地里跑来跑去,而我则蜷在房间里看大雨倾盆;雪夜里他会蹦蹦跳跳插个胡萝卜砌成雪人的鼻子,而我整个冬日手指头都与钢琴和冻疮为伍。  幼年里所有美好的想象都来自v,这便造成日后我不懈寻他的缘由,那样想要靠近的心不停地澎湃等待着他有朝一日的光临。  人海茫茫,谈何容易。  初中
几乎所有人的童年都能和几样零食扯上关系。对出生在八零年代生长在农村的我来说,印象深刻的零食只有两种——夏天的冰棍,冬天的爆米花。一年两次期盼,一次盼半年。  每到夏天,小伙伴们房前屋后玩得正欢,忽听叫卖声“雪糕——冰棍——”远远地传来。没错,那时候的老板都线下服务,亲自送货上门。大家一哄而散,跑去跟家长央求一支冰棍——5分钱。结果都蔫头耷脑地回来,被拒的理由都一个版本:还吃冰棍?我看你像个冰棍。(
江苏高考的作文题目,有关“青春”和“不朽”。  有朋友说,这是一个很接地气的题目。而我从看到它的第一眼起,就想到了这两年上映的一部部电影。  从《那些年》到《致青春》,再到《小时代》,还有《同桌的你》。  青春确实成了热门的话题。老去的人回味着过往,年轻的人一面回望一面向往。  而当沈佳宜嫁给了别人;当郑微放下了同林静、陈孝正的过往;当南湘远离了顾里、林萧和唐宛如的世界;当林一参加了周小栀的婚礼…
我出生在鲁东南,距离省会济南三百公里不到。  元旦放假回家,我妈炒着我最爱吃的毛栗子,感慨道:“你要是在县城上班就好了,休息的时候就可以回来拿点吃的了。”  炒熟的栗子炸开壳蹦出“啪”的声音,清脆有力道,妈妈将炸开的栗子捡出来,弯腰继续翻炒剩下的。灶膛内的柴火烧得旺盛,借着火光能够依稀看到妈妈头发里冒出来的白头发,大概是被柴火给呛到了,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忍不住了。  妈妈爸爸都不是擅长直接表达爱意的
其实要不是在被高数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被点名写《小城大事之我的高三》,或者我真的不会借由那一个个问题回头看看我的高三。  应该说我们的高三。  三点一线的生活,基于我是一个吃货,饭堂永远是最重要的。高三我起床最早的时间是五点五十分,不是因为我要起早摸黑斗志满满抱着灯柱背知识点,而是要赶着去饭堂打不加酱油的河粉还有好吃的馒头。不是开玩笑,你没见过我们饭堂还没开门,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爬窗的灾难镜头,毕
打开Nike running,调开音乐列表里“跑步超燃”的合辑,拉伸,开跑。  接着这四个连续动作的便是50分钟的慢跑,从绕操场第一圈时的气喘吁吁到第十五圈时的泰然自若,这些都被湿透的运动上衣和拂过的夜风一一见证。  自小就觉得自己是个不同于常人的姑娘,所以,十四岁时敢一个人出门旅行,十五岁时面对一众人纠结的学文学理能一早作下决定,十六岁为了自主招生也敢一个人在上海奔波了半个月。而步入了十八岁大关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构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幻想世界,有的人喜欢金庸仗剑走天涯的武侠江湖,有的人钟情浪漫唯美的台湾偶像剧,也有的人喜欢热血燃情的动漫连载,而我则痴迷于TVB带给我每个职业的精彩故事。  无论是戴着假发,身穿律师袍的《壹号皇庭》,还是飒爽英姿,骑着铁马的《陀枪师姐》,又或者是一袭白衣,穿梭在急症室的《妙手仁心》,每一个令人心动故事的背后,都勾起了我对香港这座神秘城市的向往。  “你是否觉得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