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疫情已成为常态,在疫情的伴随下,小学语文教学要适当增加人文视角和对社会的关注,在课堂中渗透德育。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取除了课堂,课外关键性事件的经历与磨难,更能增进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课程标准提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因此语文教师很有必要让学生具备开放的视角,学会观察生活,思考当下发生的社会公众事件对人们的影响;必须树立在语文课堂上渗透德育的目标和意识,让灾难成为一种积极的学习资源。
  一、埋下爱国主义种子
  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课文中关于爱国、抗日战争、英雄主义等系列文章,深挖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结合当下的疫情中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对疫情中出现的英雄与医生以关注与了解,让学生畅谈收获,写下自己的感受。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包含在一篇篇课文里,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可用资源。可以适当拓展我国在科学、医学等先进技术领域知识,增进学生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调动学生投身科学的兴趣与追求,鼓励其创新思维,并将科学精神运用于对一切知识的追求中。
  如三年级下册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大夫在战火纷飞的前线进行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对比疫情中的一批著名医生,可以做一个简单介绍:钟南山是我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2020年已经84岁的他再度披挂出征,前往武汉,坚守在抗疫最前线。2020年2月1日,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主动请缨驰援武汉,率先提出武汉市封城,为了诊断病情查找病源,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甘如意,这是一个90后女孩,在疫情爆发后,为了尽快赶回医院上班,让疲惫的同事休息,用共享单车骑行200多公里,花了四天三夜从家乡荆州到武汉。这些人都是因为心中有大爱,心中有国家,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命脉联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自己的命运融入国家与集体,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方面责无旁贷,要使学生懂得:这是一个互相联系的世界,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团队,在团队中培养敢于担当、乐于利他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样的观念应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慢慢渗透,利他就是利己,利他才能利己,学会分享、学会合作,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人物角色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学教育。
  二、构建健康生活方式
  疫情当前,全国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为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习惯,陪伴他们一生,让增强体质、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融入每个学生的内心。健康的体魄、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灾难和困境的自我调整,都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德育课程的重要建构。如教育学生:1.加强个人卫生防范。2.不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务必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3.避免密切接触,4.注意饮食安全,5.加强体育锻炼。
  疫情防控期间,特别是开学前的一段时间,学生须居家生活学习,身体活动大大减少,久坐与线上学习时间增多,容易出现体能下降、免疫力下降、视力不良等问题,加强体育锻炼和视力保护对学生身心健康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整本书阅读、健康有益的电影、《跟着课本去旅行》等纪录片,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足不出户就可以观天下、晓知识。
  语文教师可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可以设计一套假期居家学习课程,包括体能训练、朗讀、听写、练字,写读书笔记,观后感悟等等,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了解与陪伴。
  三、细化积极德育评价
  社会的多元发展,未来世界的可发展趋势和一系列不确定性,以及人的智力发展的多维与不平衡性来说,需要教师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利用学生的优点,取长补短,客观评价学生,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可以借课例或者读本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的教育。挖掘疫情中的英雄人物事迹,在关键时刻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守护人民的财产和利益。正是关键时期这些普通平凡的最美“逆行者”,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守护着人民的安危,守护着城市的平安。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病毒肆虐时,医生、护士、警察……他们在默默奋战,守护我们,护佑国家,他们无愧于新时代的英雄。
  积极的德育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集体的关系,从关注自身到关注集体与社会,心怀天下,心怀祖国,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的融入集体,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自信、自强、自立,培养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面对困难不放弃的坚强信念。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人与灾害的斗争史。特别是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所以,教会孩子认识和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应该成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在疫情防控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危机环境下的成长,是一种非常规型的成长,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价值信念和人生目标,增强抵御危机和挫折的能力。语文教师要主动担当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自我教育的职责,为疫情中成长的孩子们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想要学好数学不仅要利用好课堂时间,还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来巩固知识,因此合理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就十分重要。如何设计更加高效且科学的课后作业应当成为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因此对小学作业,我们不能只关注结果,更要关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一种常见用药途径.穿刺后,用输液敷贴进行常规固定,较多病人顺利完成输液,但临床上可见部分病人由于输液时间较长,肢体不能坚持长时间制动,易发生渗漏,需重新穿刺,增加痛苦。
期刊
摘要:由于小学英语处于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在教学方法设置上教师应当重点去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不断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英语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语言学科,其对培养
摘要: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分享普及备受关注,教学资源视频的利用率提升明显,应用率越来越高。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微课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容忽略,为了打造智慧课堂,教师需要着眼于时代发展的进程,积极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深化学生对初中英语知识的理解及认知。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智慧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课改使得初中英
摘要:作为选拔人才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确保招生考试工作的有效性尤为关键,招生考试意味着其要保证公正和客观,这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群众自身的实际利益,并且也是教育公平性的直观体现。因此,关于招生考试管理工作一直都备受社会所关注,考虑到此问题,一定要加强招生考试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对此问题也需要展开深入且持久的探究。  关键字:招生考试;管理工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在阐明信息化教育对护理专业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的前提下,对照我国护理教育师资现状,分析并总结出护理教师存在的差距,提出相应对策。
摘要:新时代下,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已经纳入了课程教学体系中,同时,科学作为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学科受到教师重视。通过小学科学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理性思维。所以,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创新科学教学方法,利用新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新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全面增强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和科学实验操作能力,强化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科学;自主探索;
探索舒适护理在痔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特点,对痔瘘手术病人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术前加强心理舒适护理,做好术前的准备,配合手术治疗,降低患者紧张焦虑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是素质教育重要强调的内容,在对中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管理中,学校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家庭作为学校教育的支持者,更需要学校和家庭深化合作,给予学生更为专业性、建设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尤其是基于当前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很多中学生因为长时间的居家极易形成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问题,这就更需要深化家校共育机制,利用家校合作给学生开设更高质量的心理思想教育指向,以此来为中学生健康成长保
摘要:数学学习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如何学好数学是数学老师毕生的追求。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清楚影响数学学习的因素,再结合自身的情况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学习好数学。  关键词:数学学习;影响因素;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数学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现在许多同学认为的只有买菜才会用上数学,只需要学习加减乘除就行了。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几何、概率呢?其实是大家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