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应力对火工品金属桥带温度场影响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来源 :装备环境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huin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火工品换能元所用的金属桥带表面划痕等缺陷在温湿度应力作用下的扩展情况及其对火工品功能的影响.方法 设计温湿度为80℃/95%的双应力试验,采用形貌分析和红外热波等手段,结合仿真计算,研究温湿度应力对划痕尺寸的影响及其对换能元桥区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 金属桥带在温湿度应力的作用下,180 d的试验时间内,表面无划痕样品未出现明显缺陷,温度场分布和温升曲线也与试验前保持一致.划痕样品的划痕宽×长由试验前的0.015 mm×0.01 mm扩展到试验后的0.020 mm×0.015 mm,桥区最高温度由试验前的187.5℃上升到试验后的237℃.红外试验结果和仿真计算结果趋势一致.结论 温湿度应力会加速桥带表面划痕的扩展,并在桥区心集热区产生温度聚集,影响发火时间和发火可靠性.
其他文献
农村地区的取暖问题一直是我国北方清洁取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北方清洁取暖采取的是煤改电、煤改气、清洁能源替代等多种多技术路线结合的形式.空气源热泵是目前最适合分散式农村住宅推广的取暖技术.归纳总结清洁取暖技术在农村地区推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认为针对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和散热末端进行改进创新,降低系统的整体造价和运行费用,更有利于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设备的推广,推动煤改电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随着大众消费观念、审美观念的急剧变化,人们对服装包装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功能性,而是更加注重其使用过程中的视觉感官和情感体验.基于服装包装设计创作是未来包装情感化设计发展不可阻挡的新趋势,文章首先阐述了情感化设计,然后分析了服装包装设计的现状,并提出了服装包装情感化设计的意义,最后从视觉感官和非视觉感官角度提出了服装包装设计情感化设计的方法,旨在强化服装商品包装设计的体验及服装商品情感的传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博物馆已经逐渐成为城市旅游观光的重点景点之一.博物馆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沉淀吸引大量的游客,而纺织产品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因此,纺织产品与博物馆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此,文章从博物馆纺织类艺术产品的价值、博物馆纺织类艺术产品的发展趋势、博物馆纺织类艺术衍生产品的设计理念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目的 获得某三基发射药老化后性能的退化规律,确定其失效模式,预估贮存及使用寿命.方法 根据某三基发射药实际使用环境及方式,采用温度-湿度双应力加速老化试验,模拟装药条件,获得老化样品.以安定剂含量、抗压强度、燃烧性能和机械感度为监测指标,对老化后样品进行测试,探究其性能变化规律,明确失效模式.通过Berthelot方程,建立典型失效模式下的寿命预估方程.结果 通过测试获得了某三基发射药性能退化数据.其中,机械感度无明显变化;燃烧热随老化时间的延长略有下降;安定剂相对含量、最大抗压强度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出现了
为提高桉树人工林小径桉木的干燥效率和质量,在对桉木干燥加工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锯材的堆积方式和干燥基准进行分析,制定优化干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干燥工艺,小径巨尾桉锯材从初含水率47.30%干燥至终含水率9.14%,共耗时178 h,平均干燥速率0.21%/h,比企业干燥工艺的干燥速率高出23.53%;干燥质量指标均满足GB/T 6491-2012对二级锯材的技术要求.该工艺可进行推广,有利于桉木锯材干燥生产的提质增效及节能
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伴生出大量可综合利用的低温余热资源,这些资源普遍没有经过利用就直接排掉,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以磁窑沟煤矿低温余热利用项目为例,重点论述煤矿排风余热、排水余热利用项目的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的配置分析,测试项目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良好.
香椿(Toona sinensis)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其生长迅速,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木材花纹美丽、芳香耐腐且用途广泛,发展潜力巨大.该文总结了以木材利用为目的香椿在良种选育、生理研究、苗木培育、栽培技术及木材材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香椿的生产与研究提供参考.
针对现有风速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选择一种组合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SVR),根据粒子的适应度动态自适应地调节算法中惯性权重取值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建立基于改进PSO-SVR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通过实例研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为优化指甲花(Impatiens balsamina)中香豆素类成分提取工艺,并进一步探究其抑菌活性,在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乙醇浓度对香豆素类成分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指甲花香豆素类成分提取工艺,并采用抑菌圈法考察指甲花香豆素类成分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后的香豆素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40
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发展种植与养殖,体现林业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逐渐成为支撑林区经济的重要产业.目前,对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该文针对目前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在深入解读林下经济内涵的基础上,论述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生态学理论.依据生态学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理论,指出林下经济的发展需因地制宜,选取科学合理的模式,保护地上原有动植物、地下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态平衡,确保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