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要注意教师心理换位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i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心理换位引入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有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猜测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再现思维。
  化学教学心理换位思维理解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在心理上与学生互换位置,来促进教学的提高。
  心理换位,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将心理换位引入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有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猜测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再现思维。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猜测、大胆探索的习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培养,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乐趣,也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化学教学中教师心理换位呢?
  一、要从学生的思考着手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该时刻关心的问题。他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要洞察其心理,及时探查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于他们心灵上的沟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学盐类水解时,判断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学生此时会考虑到碳酸氢根会发生电离,那么溶液是呈酸性还是碱性呢?为解决着问题,老师就要跟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理解此盐电离与水解的强弱,哪个起主导作用,使学生更清晰知识点;又如,在讲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把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又变澄清。同学们联想到二氧化碳也有类似现象,教师随即领学生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顺着思路和同学们一起思考: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否一定是二氧化碳?怎样确证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硫?怎样检验二氧化硫中含有二氧化碳?通过共同思考,结论很快得出,对二氧化硫性质的认识就深刻了。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使所学知识也得到了提升与拓展,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
  二、要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
  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样的内容,就有相当大的难度。教师要深入学生角色,成为学生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有难到易的转化。例如,PH值为5的氯化铵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是PH值为5的氯化氢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的多少倍?学生一下子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如PH=5的氯化铵溶液中的氢离子来源于哪里?PH=5的氯化氢溶液中氢离子来源于哪里?有什么不同?等等,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就很快地分辨出氯化铵溶液中氢离子来自水的电离,且由于水解氢离子浓度增大;而氯化氢溶液中的氢离子主要来自氯化氢的电离,水电离的氢离子很少,且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如此一来,学生就能轻松地解决难题。又如,在学习铝的关于计算时,教师就要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出发,分步讲解,突出学习的难点,特别是要利用图像进行分析降低难点,使学生学得更轻松。这也说明,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以学生的状态和能力水平,去设置教学过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化难为易,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要明白学生学习中的疑惑
  课堂上教师在讲述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发现某些学生表情凝重,脸色不悦,显然是学生思维出现了问题。此时,对学生思维中出现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必然造成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生继续思维学习的障碍,使思维中断。教师就要立即意识到这一点,采取措施,重新站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时,学生对为什么用硫酸铝和小苏打作原料,对为什么两种盐溶液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理解。这也是对盐的双水解反应不理解。这时,教师应从学生已经掌握的水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实质,平衡移动的概念等知识方面综合思考,使学生认识到盐的双水解能促使水解进行到底,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用于灭火。
  四、了解学生学习易犯的错误
  教师在批改作业、试卷、或个别辅导时,常发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给学生指正后,为了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时教师在课堂中故意错一次,错给学生看,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引以为戒。例如,在讲氯气,氯化氢气体在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在黑板上画装置图,有意从上面画起,态度一丝不苟。这时就要不是学生在下面喊:“老师,这样画不对,应当从下向上,从左到右,依次画。”又如,在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教师把一些学生经常易写错的反应方程式写出来,让学生去判断。这样,使学生明确错误所在,同时也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巩固了知识。
  五、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中的乐趣
  课堂上是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必须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这种表演中来。教师必须想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渴望成功的心理,想学生之所乐。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凡可做的实验,尽量做,可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学生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色彩斑斓的化学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加强烈,会透过现象去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去探索物质变化的规律。如教师在讲授铝的性质时,将铝粉和氧化铁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放在铁坩埚中,用镁条引燃,同学们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像烟花一样,教室里欢呼雀跃,上课气氛达到了顶点。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学化学的乐趣,也巩固了铝的化学性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化学教学课堂中,巧妙地运用教师的心理换位,克服了教师总是以教育者自居,以强制的手段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使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求知欲等不受打击,同时,通过心理换位,使师生的情感得到更多的交流,心灵也得到更好的沟通,师生之间也能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和共同分担挫折的烦恼,最终使课堂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全球教育展望.2006.
  [3]张承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9.
  [4]刘济良.德育论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是对学生音乐入门的引导,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最初平台。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地发现音乐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而努力。  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  一、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  毋庸讳言,任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有它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比如,我在上《雪绒花》时,学生一开始听到这首歌很慢,都显得没精打采。但是当多媒体展示《音乐之声》
弄清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道德状况,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地方高校道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途径之一。在对云南省红河学院800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进行调查的
为了探讨梳棉机附加分梳元件对梳棉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其种类和使用过程中对针齿密度、固定盖板根数和棉网清洁器的配置,通过试验对比了加装刺辊下分梳板、后固定盖板和前固定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他们有自尊、有个人情感、有被重视的心理,为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效果,在管理中应重视赏识教育的应用,科学合理的应
着重介绍了两种国外较为成熟的单词记忆方法,即“Goldlist”方法和“Lampariello”方法。旨在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学习,能够为国内英语学习者在单词记忆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英语单词方法语境“我怎样才能记住一个新单词?”“我怎样才能使一个新的词汇长久地记忆在脑海里?”这几乎是每一个英语学习者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学习和记忆新单词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项庞大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同学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内体制的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力度的加大,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导致了许多社会冲突和不和谐,公平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自从2013年4月有幸参与了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师资培训,我就与“生态项目”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那年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有一个板块是“我身边的绿色伙伴”。我们美术班的孩子们准备了小葱或蒜,带到少年宫来现场种植,种好之后开始为期四周的观察写生实践。当时我要求每位孩子经过四周的观察和辅导,需要完成10幅左右写生作业,其中有位孩子的表现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这个孩子平时在班上的表现并不算非常
给出了高阶共形几何中共形平均曲率的一个定理,特别地用这个定理讨论了∫M(σr^2-σr+1σr-1)^n/r+1 dM在r=2时不是一个共形不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