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几点探索与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e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能有效帮助学生领会文章要旨,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写作技巧。要取得好的朗读效果,教师要范读,先教会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学生要自读,自主体会情感,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43-1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这些古人留下的读书心得,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其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动口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高中学生对作品虽然具备了一定鉴赏与分析能力,但他们对作品审视品味与深邃思考的能力还不完备,这就需要通过强化朗读来提升。读的过程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多读读,自然就会领悟文章的中心意思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么究竟该如何读?师生在朗读中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什么样的作用?笔者在文中将进行探讨。
  一、教师范读益处多
  1.教师范读,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
  教师在范读前肯定对文章作了详细的了解,认真揣摩了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这样,在范读时教师就会有意识地通过音调的高低,语速的急缓把体会到的情感表现出来,这就先从声音的角度给学生指明了情感的方向。记得一位教师朗读微型小说《窗》,她读得如此出色,当读到“不靠窗病人”嫉妒心理发作时,读得咬牙切齿,当读到因“不靠窗病人”见死不救而使曾给他带来希望的病友失去生命时,读得如此深沉。这种范读让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作者对两位病人的情感态度。我教学《妈妈,我不让你死》,当我带着哭腔读道“妈妈,我不让你死,我是男子汉,我要保护你”时,我看到一些学生情不自禁地泪汪汪了。这能不说是学生已受教师的范读的感染了吗?能不说学生已经领会了作者的情感了吗?
  2.教师范读,能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提高学习兴趣。
  有时候学生在自己朗读课文时,由于对文章情感把握得不够深,往往读不出美感来,也读不出乐趣来。如果此时教师按部就班地再讲下去的话,那么学生听课的热情就被扼杀了,整堂课很有可能就在死气沉沉中度过。曾有一位名师“送教下乡”,当面对一群羞涩内向的农村孩子时,听课的教师都为她捏了一把汗,担心课堂气氛沉闷、然而名师在耐心听完一个孩子细如蚊声的朗读后,慷慨激昂地范读起了《有的人》,读得声情并茂,言语间充满了对为人民服务的人的赞美,对奴役人民的人的痛恨,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一阵惊叹声。本来沉没着的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积极模仿,投入地朗读起来。教师成功的范读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范读一下,估计学生也不会在课桌下画画了。
  3.教师范读,对于古诗文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囿于语文水平,学生在古诗文的停顿方面还不能全部准确地把握,朗读时经常读破句,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准确领悟句意。如学生将“马作的卢飞快”误读成“马作的/卢/飞快”;将“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误读成“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按这样的读法去理解的话,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就需要教师的范读,然后学生模仿,只有读准了节奏,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古诗文的意思。所以说在语文课堂中别忘了教师作为指路人的作用。教师的范读绝对不能把它看成是可能可有可无的课堂点缀。那么既然教师的范读有那么多的好处,是否有了教师的范读的课堂就是完美的课堂?是否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一定能有很大提高呢?这并不一定,因为学生才是根本。
  二、学生自读是根本
  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本在于学生自读。就连教师范读优越性的实现,也少不了学生自读的配合,教师的范读也是为学生自读服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自读。
  1.学生自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对课文的理解,与作者达到情感的共鸣。
  教师的范读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有所触动,确切地讲是受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感受到的情感,来自于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所以对学生来讲认识是不够深刻。然而学生在教师范读后通过自读课文,可以更加透彻、更加清晰地说清因为什么而欢喜,因为什么而难过。仍然以《窗》这堂课为例,教师抑扬顿挫的范读,使学生渗入朗读中的情感逐渐感知了作者的态度。而学生这时也只能判断爱和憎,却无法明确说出“所以然”来,这时就需要让学生自读。教师让学生找到心理描写的句子,反复进行模拟式朗读,渐渐地使学生悟出了“不靠窗病人”的自私、无情的阴暗性格。此时学生已做到了“知其憎,也知其所以憎”。通过自读,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学生自读,有助于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编入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名人佳作,值得学生好好学习,尤其是语言方面。所以教师应该经常让学生反复诵读,而且要放声朗读,这样能增强语感。笔者认为放声朗读,可以将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让有声语言反复刺激大脑,使大脑对语言高度敏感。古人不是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吗?笔者想这就是通过自己反复地诵读所形成的语感。学生通过诵读增强了语感,相应地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有所提高,如学生作文中语病少了,表达流畅了,而且还能随心所欲地引用或创新运用好词好句,为作文增色不少。
  
其他文献
没有特定的主旨演讲,没有既定的活动框架,唯有交流、分享。4月21日下午,2006年博鳌亚洲论坛“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特别圆桌会议”,以“激情、梦想、使命”为主题,包括商界、政
《中国邮政通信网组织原则与要点》学习辅导(九)第六章邮政网质量指标的确定与检查(下)邮政网质量指标体系建立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质量指标体系,设置一套能够全面反映邮政网质
物理教学中,怎样寓教于乐,使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是我们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古往今来,物理学和文学都存着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2008年的高考录取中,少女作家蒋方舟因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选拔,享受了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的优惠。这则新闻让2009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对高校的自主招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问配用电子镇流器的荧光灯发出的光的亮度是否受频率的影响而闪烁(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的亮度变化)?它能否像白炽灯发出的光那样不发生变化?答与白炽灯泡不同,荧光灯是利用气
检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168例血清载脂蛋白(Apo)A_1,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 HDL_(2c),血清总胆同醇(TC)和血清甘油三酯(TG)的含量,与相应年龄健康对照组
对于一个实验,往往存在着多条设计思路,那么应该如何得到一个最优设计方案呢?一般来说,实验方案的优化设计主要有如下三条原则:1.简便性原则即要求所设计方案原理简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