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益肺汤结合西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采用化痰益肺汤、氨溴索、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10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观察组加用化痰益肺汤。观察2组的炎症因子水平、血气分析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血气分析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各指
其他文献
和肝汤是国医大师方和谦在古方“逍遥散”基础上,重新组合创出的方剂,具有调肝健脾之功效。曹锐教授在临床中重视调理肝气,认为气郁为重要的内在致病因素,提倡将调肝健脾法应用于心悸的治疗,并辨证应用和肝汤加味治疗心悸,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李伟伟教授根据小儿脏腑生理和病理特点,依据“肺肠同治,脏病腑消,阴病出阳”理论,临床采用自拟方肺肠毒清汤治疗小儿毒热闭肺型病毒性肺炎,每获良效。其药物组成为生石膏、炙甘草、苦杏仁、炙麻黄、瓜蒌仁、生大黄、露蜂房、地龙、五指牛奶,具有宣肺清热,化痰通腑之功。现就肺肠毒清汤的组方思路及临床应用论述如下,以期为小儿病毒性肺炎“毒热闭肺证”的治疗提供诊疗思路。
本论文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山海经》中医内科单字病名的翻译作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医文化的英译,分析比较《山海经》2个英文全译本—王宏2010年的译本和安妮·比勒尔1999年的译本,总结《山海经》中中医内科单字病名的英译现状。关于《山海经》中的中医内科单字病名,2个译本各有异同,也均有不恰当之处,基于权威医学词典提出最佳翻译建议。通过对《山海经》中医内科单字病名英译的整理和分析,促进译文读者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施绵薄之力。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翻译《山海经》时应当充分考虑到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痰瘀互结型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临床研究过程中脱失9例,最后试验组完成30例,对照组完成3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基础治疗加服化痰祛瘀中药,周期为90 d。观察患者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lisuli
目的探究四物汤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抚顺市传染病医院治疗的7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参照组(38例,给予基础治疗)和治疗组(38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物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凝血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参照组,纤维蛋
目的探究加味生血汤对白血病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0例白血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化疗方案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加味生血汤。化疗周期为每次28 d,2组均持续观察2个化疗周期。比较2组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结
目的探讨滋阴消渴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情况和低血糖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病程<1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优泌乐25皮下注射和口服滋阴消渴汤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优泌乐25皮下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的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电针在小儿面神经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市儿童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6例面神经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00%(28/28)明显高于对照组89.29%(25/28),且治疗组患儿在20 d内痊愈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结合电针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以中药辨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水平[(胃动素(Motilin,MOT)、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EGF)及生长
目的观察清肝健脾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4年12月在邯郸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120例脾虚肝郁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西药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口服,中药组予以清肝健脾合剂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相关生化指标、肝脏影像学脂肪肝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