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学评价具有积极的作用。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价可以对教学形成正确的导向,对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让学生学得更为积极、轻松,让教师教得自如、高效。
一、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意义和目的
在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学评价主要立足于一节课的教学组织,着眼于从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实效性等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教学评价的主要意义在于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分析,了解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教师的履职能力与教学成效,从而为教学活动的调整与优化提供有效信息。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准确与全面的评价,综合考核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二是及时获取课堂教学的各种信息,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查找薄弱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升教学成效;三是深入贯彻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推进教学新理念的落实,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语文教学的深入进行。
二、准确定位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教学评价属于对教学工作的系统与科学的评价,需要以设计好的评价体系为依托,以具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与量化指标,对教学活动逐项进行评价。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评价执教者对教材意图的领会效果。对教师的语文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应当与对教材的钻研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分析其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效果与全面程度。
二是评价执教者的教学艺术与组织能力。教师对教学的方式方法的设计与运用和教学成效息息相关,在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对教学设计的科学程度进行分析,对教学中运用的技巧技法等进行全面研究,对教师整个教学工作的实效性进行全面评价。
三是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与能力发展情况。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进行教学评价应当细心搜集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做到科学、全面。同时要结合学生在师生互动环节的表现、当堂检测中的成绩等,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进行准确评价。
四是评价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达成度。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围绕教学的目标任务包括知识、能力与情感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评价应当对照制定的教学整体目标,最终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五是评价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程度与实际效果。教学活动中理念创新的程度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效果如何、有无体现出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等,都应当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有效实施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1. 熟悉评价活动涉及的教学内容。评价活动小组应当与执教者对接,获取教学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的导学案,为教学评价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 组织人员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对全体参与评价的小组成员进行指标体系的分析研究,熟悉教学评价的各项指标,对需搜集的信息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员也要进行科学的分工,把握好量化评价标准,并对教材、教案、导学案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3. 全面搜集教学信息。在课堂上,评价人员要全程观摩教学活动,认真观察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并作书面记载。同时还要收集对学生进行检查反馈的信息,掌握学生听课的实际效果,为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奠定基础。
4. 对教学信息进行量化评定。在获取全面、准确的教学信息后,评价人员应当对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定,依据相关细则进行量化,对教学活动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评价。
5. 做好评价信息反馈与指导工作。要求执教者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再由评价小组成员集体研究形成评价结论与指导意见,与执教者进行交流,帮助其寻找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准确实施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坚持将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相结合。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不仅要着眼于最终的成效,还要将之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全面反映整个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要评价目标的达成度,还应对教学中不同对象的参与性、有效性以及艺术性等进行评价。要借助教学评价手段,让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工作有更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对教学的各个流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二是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语文教学评价活动中,有些方面的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定量的方式,但部分评价内容不宜采用定量的方式,此时可以运用定性的方式,如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程度、价值观等。
三是要坚持外来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当听取教师的意见,采取自评的方式,要求执教者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成效等进行评价,接下来开展评价交流,提高教学评价的民主程度。
四是要坚持将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相结合。开展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扬长避短,评价小组和执教者交流了评价信息后,应当要求教师对教学设计理念、手段、流程、空间和资源等进行反思,及时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找出应当改进的地方。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应当强化研究,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意义和目的
在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学评价主要立足于一节课的教学组织,着眼于从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实效性等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教学评价的主要意义在于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分析,了解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教师的履职能力与教学成效,从而为教学活动的调整与优化提供有效信息。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准确与全面的评价,综合考核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二是及时获取课堂教学的各种信息,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查找薄弱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升教学成效;三是深入贯彻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推进教学新理念的落实,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语文教学的深入进行。
二、准确定位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教学评价属于对教学工作的系统与科学的评价,需要以设计好的评价体系为依托,以具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与量化指标,对教学活动逐项进行评价。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评价执教者对教材意图的领会效果。对教师的语文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应当与对教材的钻研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分析其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效果与全面程度。
二是评价执教者的教学艺术与组织能力。教师对教学的方式方法的设计与运用和教学成效息息相关,在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对教学设计的科学程度进行分析,对教学中运用的技巧技法等进行全面研究,对教师整个教学工作的实效性进行全面评价。
三是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与能力发展情况。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进行教学评价应当细心搜集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做到科学、全面。同时要结合学生在师生互动环节的表现、当堂检测中的成绩等,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进行准确评价。
四是评价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达成度。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围绕教学的目标任务包括知识、能力与情感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评价应当对照制定的教学整体目标,最终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五是评价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程度与实际效果。教学活动中理念创新的程度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效果如何、有无体现出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等,都应当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有效实施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1. 熟悉评价活动涉及的教学内容。评价活动小组应当与执教者对接,获取教学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的导学案,为教学评价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 组织人员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对全体参与评价的小组成员进行指标体系的分析研究,熟悉教学评价的各项指标,对需搜集的信息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员也要进行科学的分工,把握好量化评价标准,并对教材、教案、导学案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3. 全面搜集教学信息。在课堂上,评价人员要全程观摩教学活动,认真观察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并作书面记载。同时还要收集对学生进行检查反馈的信息,掌握学生听课的实际效果,为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奠定基础。
4. 对教学信息进行量化评定。在获取全面、准确的教学信息后,评价人员应当对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定,依据相关细则进行量化,对教学活动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评价。
5. 做好评价信息反馈与指导工作。要求执教者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再由评价小组成员集体研究形成评价结论与指导意见,与执教者进行交流,帮助其寻找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准确实施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坚持将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相结合。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不仅要着眼于最终的成效,还要将之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全面反映整个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要评价目标的达成度,还应对教学中不同对象的参与性、有效性以及艺术性等进行评价。要借助教学评价手段,让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工作有更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对教学的各个流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二是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语文教学评价活动中,有些方面的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定量的方式,但部分评价内容不宜采用定量的方式,此时可以运用定性的方式,如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程度、价值观等。
三是要坚持外来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当听取教师的意见,采取自评的方式,要求执教者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成效等进行评价,接下来开展评价交流,提高教学评价的民主程度。
四是要坚持将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相结合。开展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扬长避短,评价小组和执教者交流了评价信息后,应当要求教师对教学设计理念、手段、流程、空间和资源等进行反思,及时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找出应当改进的地方。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应当强化研究,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