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降雨径流污染主要是通过雨水的冲刷和淋溶作用携带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造成水体黑臭化或富营养化.了解和掌握降雨径流污染特征是有效控制径流污染的前提.全面分析廊坊市城区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和各污染物相关关系,通过在市区设置14个采样点采集了7次降雨径流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悬浮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N、P、粪大肠杆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挥发酚以及Zn、Cr6+、As和Cu等污染指标,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污染物的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廊坊市降雨径流中各种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变化
【机 构】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雨径流污染主要是通过雨水的冲刷和淋溶作用携带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造成水体黑臭化或富营养化.了解和掌握降雨径流污染特征是有效控制径流污染的前提.全面分析廊坊市城区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和各污染物相关关系,通过在市区设置14个采样点采集了7次降雨径流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悬浮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N、P、粪大肠杆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挥发酚以及Zn、Cr6+、As和Cu等污染指标,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污染物的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廊坊市降雨径流中各种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变化非常大.各点的平均ρ(SS)范围高达150~500 mg·L-1,粪大肠杆菌超过了地表Ⅴ类水标准,同时各点的COD、N和P的平均质量浓度都超过地表Ⅴ类水标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和挥发酚的平均质量浓度在地表Ⅰ类水和Ⅴ类水之间.NH4+-N与TN、挥发酚和As有较高的正相关,COD与TN、TP、Cr6+和As有一定的正相关,而粪大肠杆菌与Zn和Cu呈现一定的负相关.道路径流中有机物、P、Cu和SS很可能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轮胎和路面.各采样点可根据污染类型大致分为4类,主要为商业服务区、居民住宅区、较大的主干道和社区间的小型道路.廊坊市区降雨径流整体污染较为严重,尤其体现在COD、N和P污染.该研究对廊坊市区及其他北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和治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雨源型城市河流水环境容量小,易受污染,识别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特征并进行科学地水质联合评价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工作.2018年,选取典型雨源型城市河流深圳龙岗河的12个监测位点进行水质监测,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22个水质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龙岗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龙岗河所有位点均达到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及以上,其中田脚水和龙西河分别达到地表水Ⅳ类和Ⅲ类水质标准;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所有位点水质状况均为清洁或较清洁
基于2015~2020年海南省32个大气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以及同期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EOF)、气候倾向率和趋势系数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海南省O3-8h(最大8h平均)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前体物和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 表明,海南省ρ(O3-8h)呈北部和西部偏高,中部、东部和南部偏低的分布特征,最高值出现在东方市(91.5μg·m.).2015~2020年共有12个市县ρ(O3-8h)呈下降趋势,其中有6个市县达到了95%的信度检验.ρ(O3-8h)季节变化特征明显,秋季最高,春
为了解汤逊湖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潜在来源和生态风险,对汤逊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As、Hg、Cd、Cr、Cu、Pb、Zn和Ni)含量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并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法解析重金属主要污染物的潜在来源.结果 表明,除Cr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其背景值.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性地域差异,湖泊西南角、东北角Hg、Cd、Zn和Cu元素含量较高,可能来自排污口废水排放、渔业和周围工农业活动等复合污染.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
环糊精能够与多种有机污染物形成主-客体包合物,对去除水中种类复杂的染料分子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刚性交联剂交联制备出了环糊精多孔聚合物(P-CDP),借助FT-IR、XPS、SEM和BET等技术对P-CDP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实验研究P-CDP对染料的吸附过程,并通过竞争实验探究P-CDP对水中染料分子的包合吸附性能及主客效应.结果 表明,P-CDP热稳定性强,具有微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08.745 m2 ·g-1;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的拟合度更高;吸附过程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