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节日文化,做有根的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bee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特色活动教育、积极创建特色幼儿园是丰富幼儿园内涵、提升幼儿园品位、确保幼儿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呈现幼儿园鲜明个性,拓展办园境界的立足点。为此,我园顺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幼儿园自身特点,努力挖掘潜在优势,以节日活动为主题,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形成幼儿园独特而鲜明的特色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幼儿园”是我园特色幼儿园创建的指导思想。构成幼儿园界限的,不是地域,也不是园舍设备,而是跨越地域和园舍设备的园所文化,它是区别这一幼儿园与另一幼儿园的永恒标志,是支撑幼儿园脊梁的精神。节日是一个民族真实的活态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蕴藏着宝贵的不可估量的教育资源,节日文化可以为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通过开展“节日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园本课程特色,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的良好基础。
  二、创建思路
  以节日文化教育为切入点,以节日活动为载体,以“爱”为主线,以体验感知为途径,以社会家长资源为依托,从而形成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节日课程,将节日课程打造成幼儿园的特色项目,并以此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幼儿园。
  三、课程设置
  我国的节日活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为幼儿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场”。开展节日活动既是对悠久文化理念的继承,同时也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社会性节日,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追求和平、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各级部确定了不同的节日教育主题。
  小班幼儿刚刚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以“爱”为主题在小班开展了“集体生日会”“教师节”“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家庭日”等系列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中班的幼儿对我们周围的环境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喜欢从周围环境中探索事物,为了增强幼儿家乡的自豪感,我们将中班的主题确定为“爱家乡”,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了地方色彩的“人居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系列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大班幼儿已初步萌发了对知识的渴求,我们结合世界性知识节日,将“特别的我”确定为大班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了“国庆节”“爱牙日”“消防日”“地球日”“爱眼日”等系列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四、课程开展
  1.成立幼儿园节日活动教研小组,为教师开展活动提供支持,确保活动全面、有序、顺利的开展。为了更好的进行节日特色活动,幼儿园专门成立了节日活动教研小组,把节日活动研讨纳入正式课程。每个节日活动开展前,节日教研组要组织讨论拿出详细的活动方案,对活动的各个环节做出有针对的布署;活动中教研组长组织成员相互交流,解决组织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活动结束后教研组及时总结活动效果和经验,组织家长座谈,交流活动感受,为做好下一次活动奠定基础。从节日活动的策划准备到活动的具体安排再到节日活动的开展实施,节日教研组为教师开展活动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2.创设节日活动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环境本来就是一种教育,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效果要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根据校园特点,我们充分挖掘和创设环境、开辟节日活动专栏,发动全体教师通过网络、家长等渠道,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筛选和精加工,发挥环境的教育和美化功能,如在“端午节”中我们和孩子一起挂艾草、挂香囊,在“国庆节”中在走廊布置《祖国风景图片展》,在“爱牙日”中我们一起制作、张贴护牙宣传画等等,将这些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图片或实物悬挂在幼儿生活学习的环境中,孩子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发挥了环境的教育功能。
  3.挖掘每个节日的内涵,设立节日活动周,开展丰富的活动内容。为了让节日活动开展得更深入,很多的节日我们都设立了活动周,安排了一周或几周的教育内容。如:“端午节”活动周中,我安排了语言领域的活动,孩子欣赏了很多有关节日的儿歌、诗歌、故事;安排了艺术领域的活动,孩子一起制作了五彩线、香袋、彩蛋,学习了节日的歌曲;安排了社会领域的活动,幼儿了解了有关端午節的来历习俗等相关常识;端午节当天,我们又邀请了家长和幼儿一起包粽子、品粽子,幼儿对端午节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体会,等等,活动周中每天的活动内容不同,形式也不同,孩子们了解到了更多的关于节日的知识经验,获得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4.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节日活动中我们充分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家长同孩子一起成为传统文化的参与者、传承者和受益者。节日活动前一周,班级向家长发放活动单,向家长介绍节日活动的主题、价值、活动安排、配合工作等。活动开展中我们根据家长角色的不同,有针对的邀请家长参与组织节日活动,每个节日活动结束后,班级都要向家长发放“联系卡”,向家长介绍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听取家长的建议,等等。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弥补了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家园共育提升了节日教育活动效果。
  5.挖掘社区资源优势,寓教育于社区环境之中。“大自然是活教材”“社区资源是真实教育资源库”,在节日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教育的空间,如在“消防日”活动中领幼儿参观社区消防基地,幼儿学习自护自救的方法;在“中秋节”活动中领幼儿参观社区蛋糕房,现场观看月饼的制作过程,在“重阳节”活动中带幼儿到社区老年公寓,为爷爷奶奶献爱心,在“爱牙日”活动中邀请社区医院的医生来园讲座等等,丰富的社区资源成为了幼儿直接获得经验的活课堂,提升了节日活动的内涵。
  6.通过活动的“前伸”“后延”,完善教育内容,体现节日教育活动的实质价值。每个节日活动前,班级根据节日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调查表》,了解幼儿相关的知识经验,为活动的开展做准备,如在“爱牙日”活动调查表中,我们对每个幼儿的家庭成员的牙齿健康情况、护牙知识做出了详细的调查,为我们活动有针对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节日活动为孩子门提供了多角度、多方面的情感体验和知识储备,让幼儿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培养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让幼儿成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有爱有根的人。
其他文献
【摘要】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情感缺失,心理不健康的人。因此,要培养孩子感恩心,就必须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入手,做到全面联动,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农村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86-02  当前孩子的教育,家长侧重于培养孩子的知识、能力和特长,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整个素质教育深化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理念。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一方面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发散和拓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有利于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更
期刊
【摘要】 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它是学习分式的基础,又在恒等变形、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函数中有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因式分解;类比;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117-01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情境一:如何计算3752.8+3754.9+3752.3,你是怎么想的?【评析】:(1)复
期刊
【摘要】对数学教材章节结构清晰地认知是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策略,而“构建概念图”是对数学教材章节清晰认知的有效途径。以集合与函数概念章节为例,探寻概念图给力数学教材章节结构分析,表明整体把握单元小节,制定单元宏观概念图;详列小节主要概念,制定单元中观概念图;细化小节主要概念,制定单元微观概念图有助于数学教材结构分析,从而更好地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教师业务大比武应该是家常便饭,每年每个学科都会有各种形式的业务竞赛,每次的比赛总是牵动学校和老师们的密切关注。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一次辅导青年教师参赛为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定做扬长避短  辅导参赛的选手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个子不高,形象不突出,属于最大众化的一类。参加工作刚满五年,因为交流和学校的需要,中间四年一直承担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数学只教了一年二年
期刊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怎样进行有效地课堂教学,语文老师要拿什么吸引学生,让学生学得有效,已成为我们思索的永恒话题。而“活”堪称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至上境界。  【关键词】课堂;吸引;兴趣;情趣;美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146-01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全面铺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为了教育教学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为语文定性:“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精神,从“内容分析”转向“学语言、用语言”呢?本人在传统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进行了些许的突破。  一、“用”在文章精彩处  课文第2自然段中,对于
期刊
前段时间去上竞赛课,解剖一个字没听进去,看着旁邊的人捧着本李佩甫的《生命册》,随手翻了翻,便也喜欢上了。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土地、人性、发展、改变的故事。故事中有很多人,用“我”为线索串起了这一个个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他们的故事似乎都验证着一句话:每个人都将被逼着走向自己的反面。  比如骆驼,这里面我最喜欢的人。他残疾,驼背,只有一只手,却争强好胜,挑战一切单手能够做成的事,喜欢穿着两袖西装,没
期刊
“批注”是古往今来常用的读书方法,就是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把对文章的注释和理解、感受和点评,思索和疑问等写下来,体现了阅读者对文本的独特思考。而我们所研究的“批注”,就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在书页的空白处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时的所疑、所感、所知、所想。“批注”的过程,是学生真正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它以任务驱动,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是一种可行的阅读方式和必备的阅读习惯。  阅读批注
期刊
【摘要】高效利用沟通艺术是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必备的一项能力,若是不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必定很难在班级中形成一个切实有效的管理模式。依据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及身心成长特点,小学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挥出沟通艺术的价值性,积极架起沟通的彩虹,进而才能全面获知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沟通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