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3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被人们誉为礼仪之邦,立德树人从古至今都是教育的主旨。以往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少学校将人才定义为“学习成绩优越”,忽视了对学生优秀人格品质的培养。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不足,很容易受教师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对学生各类行为进行规范,让学生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提升自我素质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没有素质支撑的教育只是空壳教育,只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教育应该秉持着“先成人、再成才”这样一句话,提升学生道德素质是教师应重视的工作。观察近些年来小学生的具体表现不难发现,现在有很多学生目无尊长,没有良好的道德认知,社会青少年犯罪比例也正在逐步增加,这足以引起家长和教师们的重视。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期望对提升学生个人素质有所帮助。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学生长期发展
  立德树人是基于学生长期发展所提出的教育观念。无论学生拥有怎样高的学历,没有足够的道德品质支撑其成长,学生也无法对社会做出有利的贡献,甚至部分犯罪分子就是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犯罪,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我认为从小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单一的教育模式只能帮助学生提高一定的文化素养,并不能对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
  (二)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基石。如若每个学校都不重视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只是一味地教育学生去学习,去考高分,那么社会的基石会出现腐烂是必然的,学生的个人思想素质达不到应有的高度,社会也难以发展。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家都比較任性,父母对孩子也比较纵容,在学校教师约束学生困难,部分学生不尊重教师,公开违反校纪校规,挑衅长辈等情况层出不穷,加强立德树人教育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立德树人是深层次的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更能理解一些语文阅读材料中的情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使命被赋予了多层次要求,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积淀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语文学科也是一门讲究人文的学科,语文教师在深度挖掘素材的时候,也需要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结合文化知识进行合理教育,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缺陷
  (一)过于注重文化教育
  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化教育过于重视,忽视了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约束也不多,只要求学生学习成绩好就可以。这其实在无形之中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成绩好一切都可以”的思想,这也是现在很多孩子目无尊长、个人素质差的重要因素。目前,学校将教学的重点和中心也放置于小升初的升学率,没有关注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很多阅读活动和实践活动空有其形,学生无法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对文本知识与道德素质培养的关联意识不强
  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生阅读文本知识的时候只要求学生背诵一些优美的词句,认识生词以及了解一些作者背景等,不强调学生对文本的道德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其实现在小学课本中很多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都与一些传统优良品质不可分割,但是教师脱离了实际,过于注重理论化教学,导致很多学生了解成语含义,但是无法理解成语的内涵。教师不把文本知识与道德素质相关联,只会让学生感受到教育内容的枯燥和无聊。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议
  (一)将立德树人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
  “德”对学生是重要的,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个人道德素质得到质的提升才能真正地修身,才能打好根基。语文阅读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应用到生活中,会联系实际。一些文本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是一辈子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和成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去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状态,从文本中描述的人、事、物去深层次地思考。例如《孔融让梨》就是一篇十分富有道德观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发地思考孔融为什么让梨,这篇故事给学生怎样的体悟。现在很多孩子都比较自私,在家里家长也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因此不少学生都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中心,是班级的中心,这个课文告诉学生要尊重长辈,将好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一起分享,这样别人也会比较尊重自己,也会愿意与自己分享美好的事物。学生会因此进一步思考:如果每个人都愿意付出,这个世界是否会变得温暖?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作文提交上来进行审批,这样一个流程下来会发现学生的思想素质会有提升,原本自私的学生也愿意与别人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了。
  (二)道德观点的渗透
  语文课本中收录的课文都十分严谨,文本所蕴含的知识点以及道德观念都符合学生长期发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塑造学生良好价值观都有所帮助。教师在教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可以将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放大,将生活中的案例应用到阅读授课中。例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讲解。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一些《感动中国》的事例发现这些人都是普通人,但是他们坚持不懈地做好事,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人,最终才能感动中国。这就是对“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最好解释。另外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惯犯都是因为一些小小的坏事才变得越来越坏的,也许一开始只是偷一块钱两块钱,但是随着偷窃的次数多了,胆子大了,最终做出各种犯罪的事情从而走上无法回头的道路,这也告诉同学“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我们阅读的文本中有很多道德观,教师要将这些道德观总结和归纳出来,利用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规范自己。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每次教师在绘制黑板报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通过这些简单的小故事告诉学生一些简单的道理,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德育单元十分有趣,学生也能学习很多的道理。
  (三)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教师要想给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首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教师要做好榜样,尊重学生,学会倾听。有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会倾听学生的意见,过于我行我素,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人意识得不到培养。建议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探索和自我挖掘的时间,学生在阅读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文本给学生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能收获怎样的知识等。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成长。另外,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也十分重要,小学生还处于智力发展阶段,对行为的正确与否还没有准确的判断,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诠释文本中讲述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和遵守。教师就可以在邀请学生帮助自己的时候说“请”,常常对学生说“谢谢”以及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等,这些小小的细节都会影响学生。如果一个班级有一大半的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那么就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整体的班级气氛也会因此而改变,学生一定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道德观念十分重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才能实现终身成长。
其他文献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包含多方面内容,如人地协调观念、实践理念、综合思维等,且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划分了不同的层次、功能、种
在我国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的情形下,加强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是迫在眉睫的。目前,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在干旱季节施工期间的用水量大,缺乏水资源;二是雨水
西班牙是个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园艺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葡萄、油橄榄和柑桔的大产区:其沿海盛产沙丁鱼。西班牙的旅游业相当发达.有“旅游王国”的美称。
[摘要]小学数学是非常抽象且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小学生学习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调整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小学趣味数学课堂的打造很好地适应了这一目标和需求,适应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数学学科特点。本文从兴趣教学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小学数学开展兴趣教学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针
岩体质量分级是岩体工程特性好坏的综合反映。对于不同的工程,需要不同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岩体质量分级方法的研究现状,随后着重介绍了目前常用的3种岩体质量
同一个复习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素质。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主
期刊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教育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职责、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经历了不断的更新和变革,如何让自己在这场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教育大潮中担当好角色,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有关部门为保证药品安全以及药品质量而提出的标准化规范制度,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误差,才能有效保证药品安全,提升药品整体质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