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搭起一张安全防护网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ilto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发生,媒体报道的仅是冰山一角,在我们附近的学校,就发生过多起校园欺凌事件,例如:2013年4月的一天,某乡村小学校门口,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小邓被人用一把水果刀插入了心脏,当场死亡。事情的原因很简单,小邓和小林在上厕所时发生了矛盾,两人打了一架,结果小林吃了亏,小林跑到中学告诉了正在上课的哥哥大林,大林拦住放学回家的小邓,让小邓向小林道歉,可是小邓不肯,并且骂了大林,大林一气之下,掏出了衣兜中的水果刀,刺向了小邓,小邓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倒在了血泊中。2014年11月的一天,某中学就发生了一起有数十人参与的打架斗殴事件,一人当场死亡。死者小淘是九年级的学生,这一天被同学叫去,原来那位同学与另外一所学校的学生发生了争执,当时因为吃了亏便集结了一批人到对方学校和人打架,在混战中,小淘被自己人击中要害当场死亡。因为这些事件的发生地点都离我们学校很近,且产生的影响较大,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很害怕这类事件会发生在我们的学校。我们觉得校園欺凌事件的不断发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管理的问题,主要责任还在学校。太和县桑营中学虽然没有发生过比较严重的欺凌事件,但并非完全平静,校领导经过认真的分析,决定把工作做到前面,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一、营造和谐氛围
  要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就必须要认真处理好学校领导和一般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在管理措施的制订上,我们会充分考虑一般教师的感受,在学校大目标不动摇的前提下,我们采取弹性管理的方式,因为地处农村,不少教师既是教师,同时也是农民,家中都有几亩地,平时要顾家,因此在出勤等方面,我们没有硬性的规定。对于外地教师,我们会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有力的支持,让他们能够安心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致力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绝不能做侵犯学生权利的事,不能用关爱学生的名义做伤害学生的事情,这样就不会有暴力源的产生,暴力倾向也不会传导给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来自教师的关爱。学校里的留守学生特别多,我校的留守学生都有专人负责,监管的不缺失使学生有了依靠。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矛盾也就减少了,欺凌事件便在无形中消失了。
  二、制定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我们制定了《桑营中学预防欺凌管理制度》,明确了制度的目的,各自的职责,以及采取的措施,要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合法合规的做事习惯,如果人人都能按法规办事,就不会有欺凌事件的发生了。
  三、成立应急小组
  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应急小组,本校的班主任都是小组成员,发生欺凌事件后,有一人得知情况,就会及时反映给校长,相关人员会立即采取行动,防止事态恶化。去年,某一天放学后,有学生反映在学校外的一个地方,聚集了一群学生,得知后,我校领导第一时间带领班主任赶到了现场,将相关学生叫到学校了解情况,原来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不小心碰到了一名九年级的学生,九年级的学生要求道歉,但是八年级的学生没有理睬,于是九年级的学生就向这位八年级的学生下了战书,要在放学后一决高下,八年级的学生也纠集人员“积极”备战,由于反应及时,经过教育,双方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握手言和,如果不是应急小组的快速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四、养成自觉习惯
  每年开学,我们都会要求教师上好安全第一课,其中就有学生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避免与他人发生矛盾等内容,我们要求班主任开好以“保护自己”为主题的班会课,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向教师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往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很多都是由一些小事引发的,由于他们不愿意告诉教师,自己又不知道如何处理,就会用“江湖”的一套自行处理,结果往往会使事情由小变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如果学生能主动反映情况,教师就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五、启动家校联动
  有些学生在家长面前会表现出一副很乖的样子,可是到了学校就不一样了,对于这样的学生,单靠学校的教育很难有特别的效果,还要有家长的配合。有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在班里表现也不错,可是却有学生反映他在路上向低年级的学生要钱,得知情况,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家长教育方式比较粗暴,一旦孩子不听话,非打即骂,孩子迫于家长的强势,只是装作服从的样子,实际上心里一直有反抗的愿望,他家中并不缺钱,向小学生要钱,只是把比他更弱小的学生当成了发泄的对象。我们一方面对这名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另一方面也建议家长改变教育方式,让他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由于家庭和学校经常互通信息,使这名学生的活动和心理都处于透明状态,这样这名学生就不敢再“两面”了,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六、善于发现问题
  由于学生的心智都还不是很成熟,很多时候,他们受到威胁时,经常会忍气吞声,结果往往是使自己受到更大的侵害。由于挨打的学生多生性懦弱,被语言威吓之后,就会被迫按照打人者的要求做,打人者得到了满足,形成了错误的观念,认为采用这种手段就可以欺负别人。对于一些受侵害的学生,教师要想主动的了解情况很难,教师就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某班有一名成绩不错的学生,平时听课很认真,但是有一天,突然没了精神,头埋得很低,教师问他,他也只是装作没事的样子,对此,教师并没有放弃,而是把他叫到一边,反复做工作,慢慢打消他的顾虑,让他说出了自己受欺负的事,经过教师的处理之后,他再也没有挨打。
  七、处理不留隐患
  在发生学生受欺凌事件时,有些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告诉教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师对欺凌者的处理不够彻底。部分学生认为对方势众人多,如果告诉家长和教师,他们可能会比之前打自己更狠。但是,受欺负的学生将情况告诉教师之后,有些教师会采取批评说服的方式教育学生,而更多时候,这种教育并不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挨批评的学生认为教师不敢把他怎么样,就会变本加厉地对“告密者”进行疯狂报复。所以在处理时,对于部分承认错误的学生,不能就此放手,而应当继续跟踪,延长时间查看,多方面了解其行为和思想情况,否则容易出现受欺负者继续受欺负,甚至有部分受欺负者会加入打人者的行列,转而欺负其他人。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不能单靠一方面的力量,只有让学校与家庭结合,校与校联动,领导与教师配合,教师与学生融合,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网络,才能使学生免受欺凌的伤害,使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太和县桑营中学)
其他文献
和所有父亲一样,邓世敏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女儿。本以为青春活泼的女儿被保送到浙江大学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却没想到那只是噩梦的开始——女儿竟然患上了躁狂性抑郁症……    喜讯来临时,女儿却面临精神崩溃  2004年12月20日下午,正在上班的四川宜宾驻渝办公室主任邓世敏,接到在川外附中上高三的女儿邓莉娇发来的短信:爸爸,我被保送到浙江大学了!邓世敏顿时欣喜不已。  邓莉娇出生于1987年春,自幼活泼可爱
合格爸爸有正义感  问:我儿子杰杰上幼儿园中班。每天下午我接他回家,路上他都会给我讲许多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昨天,他告诉我:“爸爸,元元今天玩滑梯时不肯排队,一次次地插在我前面!”我问:“那你是怎么做的?”杰杰委屈地说:“我能怎么做啊!元元长得比我高多了,我又打不过他啊。”我笑了,摸摸儿子的头说:“杰杰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了!”回到家,我给妻子讲了路上我和儿子的对话,但妻子不认同我的回答。请
父母,是世上最温馨最伟大的词汇,因为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他们与孩子的关系也是孩子人格发展的基石。但是,有许多家庭,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倒置的:父母是控制不住脾气、随心所欲的“孩子”,孩子是善于为父母考虑、特别有自制力的“父母”。  妈妈,不哭不哭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长宁区安顺路发生了一起车祸,三辆高速行驶的轿车相撞。艾女士和女儿丹丹不幸成为受害者,所幸没有生命危险。  在医院里,母女俩一起
最新心理研究成果证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老师或同伴侮辱性的语言是对其心灵杀伤力最大的软暴力。与成人相比,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思想单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敏感、脆弱。因此,很多大人感觉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往往就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危及他们的心理健康。家教中最常见的“语言暴力”,就是其一。  语言暴力的特点与危害  语言暴力之所以会产生,是由语言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语言,或者说语言的物
写作文是中小学生普遍头疼的一件事;在通信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写作文似乎正在慢慢失去其传统意义,变成了考试的一个项目。有教育专家称,我国青少年的写作水平呈下滑趋势,亟待改善。但是如何改善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让我们看看外国中小学生怎样写作文吧。  ──编者  美国的开放式作文  美国中小学生作文的内容主要来自生活。例如,老师发现学生对恐龙特别感兴趣,就借来有关恐龙的书刊、图片和教学电影,让学生阅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是2500多年前鲁国孔子周游列国时,在今天的江苏省泗洪县归仁镇这个地方说的一句名言。明代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宿迁知县喻文伟建归仁集时,就是根据孔子这句名言定名的。这就是今日归仁地名的由来。  归仁,素来民风淳朴,习俗优良,这里汇聚众多的敦厚仁爱之士,是远近闻名的遵纪守法示范乡镇。正因为此,该镇一直是泗洪县人口最多的乡镇。淳朴的民风既来自优良传统,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能影响学生向上向善,推动教师超越自我,引领学校走向卓越。作为一名校长,不但对学校所处的地域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而且还要善于将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因素移植进学校,实现学校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完美融合,从而丰厚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  一、文化自觉,让学校有“文化味儿”  2010年8月,王书友来到三里河小学任校长。当时,这是一所“硬件先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知识快速更新的现代社会,很多职场人士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都会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接受成人教育,取得自考学历,但是在正式报名之前,培训机构的招生人员都是口甜如蜜,一旦交了培训费,就会发现已经落入了培训机构设下的层层陷阱。  对此,调研发现,很多接受培训者在选择培训机构的过程中都会遭遇退款难的问题,在机构课程销售人员的推销下,很多经济实力有限的消费者还会通过分期付款的
在很多人眼里,我儿子很优秀,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全面发展,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南大学毕业后,被保送到浙江大学直接读博士研究生,享受国家全额奖学金。优秀的学业、积极的心态、健全的人格,使儿子成为了生活的赢家。作为父母,回忆起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一、身教胜于言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在社会、单位和家庭中做好表率至关重
在一所学校里,无论是校园文化建设还是课堂改革,无论是学校规划发展还是学生养成教育,都需要教师的参与,教师的处事态度、工作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质量。而长时间单调、繁重的教学生活,或多或少的都会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因此,如何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就成为每一位学校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提到调动教师积极性,很多学校管理者马上会想到通过多发奖金和物质奖品的方法来激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