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班主任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拥有无限发展潜力,又别具个性的未来社会建设人才。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亦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在班级建设、管理工作中,除了关注学生学习的状况、学科知识的获取、学习能力的提升,班主任更要关注学生身心的发展,积极帮助学生科学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长处和闪光点,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促使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生;全面发展;素质
  班主任不仅仅是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保障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处于青春阶段的初中生,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急迫地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也因此许多学生会变得更为敏感,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烦恼和负面情绪,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为此初中的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发现他们心理上的苦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疏散不健康情绪,进而带着积极健康的心理全身心投入学习。
  一、以生为本,提升学生素质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教学活动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参与最多的活动。不管什么学科,其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固定的教学目标展开的。班主任要和各学科教师多沟通,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始终作为核心教学目标,从而确保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能给学生更积极的心态,让即便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够科学、乐观、积极地认识和面对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并会主动想办法解决和战胜这些困难。
  如大多数班里体育特别好的同学在文化知识学习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班主任就要引导他们对待数学难题像对待高难度体育动作一样,反复练习,只不过练习的方式不同,需要不停动的是思维,而不是肢体。刚开始学生可能还是坐不住,班主任就利用课下时间陪他一起“坐”,必要时和学生一起想解题思路,但不能直接告诉他们解题思路。慢慢学生能够“坐住了”,也就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上来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质,班主任就是要找到他们的潜质所在,帮他们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成就他们的素质与能力。
  二、以生为本,发扬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会有不同,记忆能力有差别,思维能力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特长所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多关注学生,尤其是在学习上相对薄弱的学生,帮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善于引导他们积极利用这些长处,让他们充满信心地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进而实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能力上的提升。学生全面、科学地认识了自己,他们就不会再困惑于自己思维能力不强、记忆能力低下等缺点,而是能够抛开短板,积极利用自己的长处,从而在今后的学生生活中充满自信。
  比如我之前教过一位学生,他特别不善于记忆公式,总是容易记混、出错,他觉得自己连简单的公式都记不清,肯定是学不好数学的,语文和英语更是需要记忆,所以学习上特别没有自信心。但是,后来我发现他能够独立推导出公式,就鼓励他将已经学习过的公式、他记不清的公式都自己认真推导出来,结果他推导出之后发现公式再记不乱了,之后虽然他的做题速度还是会比大家慢一点,但是准确度非常高,很快,他的数学单科成绩一跃成为班里的前几名。这让他更加找到了学习的自信心,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慢慢好了起来,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以生为本,突出爱心教育
  “上学有什么用?”“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学,学习还有意义吗?”进入初中阶段,学生面对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且在众多家长心目中,只有考入一所重点高中,才有可能考入一所不错的大学,否则前途就是一片灰暗。初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意识,但毕竟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他们的价值观念被家长的观念所影响,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就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是困惑,学习、生活都没有目标和动力。这时,班主任就要多关心学生,借助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未来职业价值观,帮助他们走出当前的困惑。
  如笔者之前带的班里有一个女生,平时很文静,学习上也还算认真,但是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下游,学生清楚以她的成绩是不可能考入一所不错的高中的,为此,很多时候她会看着书本发呆,觉得再学习也没用。后来,我积极和她沟通,并得知她幼儿园小学一直学习舞蹈,只不过进入初中后家长不让学了。我积极查找了招艺术特长生的高中,并鼓励她加上特长,她的成绩就能上一所还不错的高中了。这极大地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在减轻了升学压力之后,反而学习成绩有了不小的提升,慢慢到了班里中游水平。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爱心多关心学生,私下多谈心、交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他们就能够更乐观自信的学习。
  总之,以生为本,就是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做好教育。班主任的关注不能停留在教室里,更要着眼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爱心與专业教育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解除学生的身心苦恼,使学生自信快乐学习、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华.新课改下让学生在自主发展中健康成长[J].课程教育研究,2015(09):57-58.
  [2]叶枫岚.在兴趣教育探究中实现师生自主发展[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姬贝贝(1986.02—),女,汉族,山东新泰人,本科,新泰市楼德初级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如何培养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时期,其极易受多种外界因素以及自身外形变化的影响,导致自身心理状况逐渐转为消极状态,从而无法高效率的迎接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为此,本文针对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所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通过有效的疏导和解决当前初中生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此来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对策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发育还未成熟
◆摘 要:高职院校的政治教育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合,不仅是高职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两者的有效结合是提高学生的自我道德素质和创造学校道德氛围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两者的可能融合,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高职德
当前,新课标理念的提出,人们对语文的重要性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新课标理念突破了传统语文“死记硬背”的缺点和弊端,更加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语文对塑造人才、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可设计调查性、操作性、应用性这三个层面的实践作业,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实践”推动学生再探索、再思考、再进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实践作业;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有效的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与自然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学好生物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对大自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
在素质教育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下,如何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认真、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超短波配合牵引治疗以及电针配合牵引治疗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科2004年10月至2005年5
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为重要,可近年来学生阅读之风却日渐削弱.不喜欢读,不能静心、深入读成了共性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首中之重,本文从氛围营造
当前时期,在中职学校当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促使学生能够在就业指导课程当中逐步树立起就业的正确意识并且养成就业观是十分必要的,这将直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