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愉快,从而愿学历史、好学历史,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体。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一问题简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愉快,从而愿学历史,好学历史,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体。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当属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因此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
  二、对比设问,产生兴趣
  中国有句古话:“善教者,必善问”。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疑问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而通过对比设置疑问不仅能让学生因为看到事情的相同之处而感到熟悉,更能因为看到事物的不同而产生落差感或惊奇感,教师可以对此加以引导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时,可以先从时间上将雅典实行民主的时间和中国进行比较,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直到20世纪我们才开始接触并为之奋斗的民主制却早在2500年前的雅典就已经得到了实现,更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在处于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各国大多还在实行代议制民主的时候,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却已经实现了全民参政的民主。雅典迈向民主的脚步之快、实现民主的程度之高真是令人惊叹!这样通过对比让学生对雅典民主制有一种新奇感,从而有种探知究竟的欲望。
  三、故事架桥,调动兴趣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同时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以用“卧薪尝胆”的故事来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用“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刘备爱惜人才最终使其占据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过故事架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兴趣,同时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何乐而不为?
  四、设置活动,培养兴趣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历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开展辩论会等。通过这些活动的举行,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启迪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察往思来,巩固兴趣
  历史是已往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学习历史时有必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用历史法则阐释分析现实问题,使学生体会历史对现实的指示功能和对未来的导向功能,进而培养他们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巩固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就当代学生而言,他们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对当今的国内外大事比较关心,因此历史教师应对他们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学会运用历史知识阐释现实问题,如在讲述经济史时会讲到罗斯福新政,在讲述罗斯福新政采取各项措施克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时候,就可以联系我国借鉴“凯恩斯理论”所采取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培养并逐步增强其利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立足课堂,放眼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今天一些学生已经在积极尝试用历史知识来论证自己对某些时事的看法,有的选择和同学讨论交流,有的选择和老师沟通。虽然有时他们的看法不够全面或论据使用不够恰当,但笔者毫不怀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这是很让人欣慰的。
  总之,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新课程实验的践行者,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求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会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作为新课程实验的践行者,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求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会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其他文献
中西亚与非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新兴市场,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商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31个属中西亚与非洲地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福建与中西亚、非洲各国经
近期美国经济形势喜忧参半,重要的下行风险仍然存在。美联储非常注重发现积聚的金融风险,不能排除英国退欧带来重大负面反应。虽然消费者依然有信心,但美国消费支出的强劲程
【摘 要】儒家学者重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在今天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有效的德育是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把受教育者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之中;德育方法改革的重点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关键词】儒家;德育方法;学生;自主性形成  现代德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还应着力于道德主体思想的建设。儒家学者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通过学科教学、活动实践、咨询辅导等途径,丰富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品质,使之成为身心和谐发展、情感丰富的主体。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融洽师生关系,做好榜样示范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未经过
基于气体染料激光器的均匀光斑输出特性,建立了一套亚皮秒紫外标定装置。该系统可以产生波长为248.5nm,脉宽约为0.5ps,总能量约为100mJ,大小约为35mm×25mm的均匀光斑。利用
本文结合Java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了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和问题,研究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软件工程专业Java课程教学模式,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和工程技术素
【摘 要】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落脚点是“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承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任,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在职业道德方面得到加强,以达到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共同提高。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职业技能;职业道德  数控技术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职业学校纷纷将数控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开设,尽可能多地培养出能适
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我省小康社会进程稳步提升,发展势头良好,2010-2014年我省小康综合指数年均增
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存在的问题  1.课改的重点是教师,课改的核心在课堂,课改暴露问题最多的也在课堂。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缺乏更新。你实施你的新课改,我走我的老路子,即使在举行公开课、教研室视导、督导听课时套上新课改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水舟之情’。古人早就提出‘民生’就是‘国计’,民生畅、民心顺、国计兴。在青岛市李沧区的发展字典里,“民生”二字占据了最大的篇幅。在李沧人眼里,是民心工程,就要抓好抓实;是民生财富,就要多多益善。  大处壮阔,小处用心。近三年,李沧区城区建设在华丽转身的同时,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0%以上,李沧合理调配有限的财力,把钱花在百姓急需的“刀刃”上。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