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心头,情满教室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ou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高中学生是一个既具有高中生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特殊性的群体,他们更需要特殊的呵护和关爱。对他们来说,班主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今天,职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趋多元化发展,这给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的班主任,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做好职业高中的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他们的斗志,引领他们逐步走向成人、成才、成功之路,是职业高中班主任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职业高中 班主任工作 糊涂术
  经常听到一些有班主任经验的老师说:要想胜任班主任工作,首先就要对班级的事情了如指掌,遇事要果断决策。这话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但是经过十来年的班主任实践,我认为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的时候,班主任适当地“糊涂”一些,有时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郑板桥脍炙人口的诗句:“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做到“糊涂”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了治班的“糊涂术”。
  一、师生关系和谐在“难得糊涂”中
  师生关系和諧与否,往往影响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我很重视良好班风的建设,在工作中有时刻意“糊涂”,结果师生关系更和谐了。
  我班有一群女生精英,全都是班干部,她们做事踏实、主动,学习勤奋,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优秀学生。可是,我没有想到,上学期她们开始明争暗斗、拉帮结派,甚至在背后还搞一些不利于团结的小动作,在同学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这是我遇到的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该怎么办呢?用班规处理她们吗?我没有依据啊,班级德育考核评估的主要权利掌握在她们手中,而且每周的德育考核分最高的还是她们几个,按照班规校规,每个月要在全校公开栏中表扬她们,还要发给她们每人20元的奖励呢!
  我知道,如果这个事情处理不好的话,将影响到今后整个班级的班风建设,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和睦共处。于是,我用了两周的时间谨慎而又严肃地处理了这起拉帮结派的事件。我把这个事件列为“最影响班风的事件”,但是在公开场合我却只字没提,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为什么呢?孩子的面子需要维护,班干部的威信需要维护,今后她们还要为班级做许多的事情。我能够做的,就是在课下逐一找她们单独谈话,谈竞争、谈嫉妒、谈善良,也谈我对她们的喜欢和失望。谈话的时候,我常常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角色中去,把自己设想成她们,所以我的话学生很愿意听,也很能够打动她们,常常是我和学生一起谈话,一起流泪。一个星期之后,问题顺利解决,她们也很快地和好了。
  二、学生错误化解在“难得糊涂”中
  一位好教师不但要有一颗公平的心,还要有一双雪亮的眼睛。面对学生所犯的原则性错误,老师的眼里往往容不得一粒沙子,于是愤怒于其“屡教不改”而给予严厉的批评。这样做,学生即使表面上服了,但实际上只是摄于你做班主任的权威而心里不服气,下次仍会变本加厉。而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班级里学习最差、最不守纪律的学生,也极要自尊(他们自己谓之曰:面子)。面对这些犯了错误的学生,有时适当地“睁只眼闭只眼”,装一回“糊涂”,委婉地、间接地教育学生,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学生毕竟不是罪犯,更不是机器,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呵斥和命令。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一位任課教师的电话,说我班有两位男生而且还是班干部,在晚自习时肆无忌惮地嗑瓜子,不仅屡劝不改,还辱骂教师。当时我一听,为学生的这种恶劣行为感到非常生气,真的很想气势汹汹地跑到学校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可后来一想,对付这种“胆大妄为”的学生,这样做肯定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于是,第二天,我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叫上这两位学生,让他们自己主动谈昨晚事件发生的经过、感受和后果,以及处理的方式。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考虑,两位学生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把处理意见交给我。我一看,他们是这样写的:第一,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那位老师道歉;第二,在班里给予记过处分;第三,罚扫地一星期,如果被扣分,加倍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两位学生真的认认真真地扫了一星期的地,并且主动向老师道了歉。像这种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甘愿受罚的态度,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在班里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以后再也没有类似事件的发生。用这种冷处理的方式,适当的“糊涂”些,可以避免意气用事,过度的刺激学生,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反思,主动认识错误,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后进学生激励在“难得糊涂”中
  在实施激励措施,尤其是评比先进、表扬奖励学生时,班主任往往习惯于对成绩优秀、思想品德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而对后进生的进步视而不见,罚得多,奖得少,结果使后进生因得不到及时激励,丧失自信,变得越来越后进。笔者认为,班主任对后进生的缺点不要时时刻刻都斤斤计较,要区别对待,多了解多发现多表扬后进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给予激励,以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拼命地“后进赶先进”。
  我的具体做法有:
  1.给位子。如让学习成绩差而体育成绩好的学生担任体育委员,让学习成绩差而劳动积极的学生担任劳动委员,在朗读、写字等竞赛中请他们担任评委,在分组学习时,让这部分学生担任组长,整理学习资料。
  2.给荣誉。在评选“优秀学生”“劳动积极分子”“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时多向他们倾斜,用荣誉鼓励他们。
  3.给掌声。课堂教学时,多问问后进生这一特殊群体,对他们的正确回答来点赞扬性掌声,对他们的进步给点赏识性掌声,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4.给机会。每学期,班级都要搞一次正规的主题班会活动。一般地讲,后进生是很难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快乐在哪里”的主题班会活动。贪玩的张某,怕做作业的严某、李某,爱玩电子游戏的王某,背书至今才背了两课的杨某、写字东倒西歪的黄某、成绩极差的王某、朱某,都在本次活动中对口扮演了重要角色,从而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虽然他们中有的人声音又低又细,有的人抓耳挠腮、手足无措,表现平平,但总体而言,教育的意义胜过了观摩比赛的价值,这正是我期待的结果。   大家都说,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指不得了。本人认为在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班主任一定要灵活运用“糊涂术”。必要时,用放大镜看成绩,用显微镜找不足,毕竟职业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时受批评多,现在你要多多表扬、奖励他们,使他们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动力,这也是他们成才的关键。
  四、班级事务了然在“难得糊涂”中
  一个班级总有这样那样的琐碎事务。学生闹矛盾啦,环境卫生啦,竞赛活动啦,不一而足。班主任如果每天纠缠在这些琐碎的事务中,不但心力交瘁,也不讨学生好,何不“糊涂”一些呢?
  1.表扬时“糊涂”一些,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要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份斥责,在表揚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有時还不能太明确,否则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有一次,我看到我班一位学生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捡地上的纸屑和果皮,并将垃圾扔进垃圾筒里。当时我很感动,心想一定要让这位学生的精神得到发扬,但是如果在班级里指名表扬这位学生,就会让其他的学生感到我是在小题大做,会引起其他学生对这位做好事的学生的讽刺、挖苦,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于是,在表扬时我隐去这位学生的姓名,而是以某位同学代之,着重表扬他的自觉保护环境、维护学校班级荣誉的行为,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这样就使学生容易接受,达到了教育效果。
  2.表态时“糊涂”一些,使工作具有回旋余地。有一天,有位学生跑到办公室对我说,她想换位置,原因是她的同桌不善言谈,平时像个木头人一样,一句话都没有,说与他性格不和,要求调换位置。这个学生的要求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个理由而伤害到另一个学生的自尊,所以,我对这位学生说同学之间的关系可以改善,他不爱说话,你可以主动的跟他聊天,多沟通,不要因为这一点小事而伤害到一个同学。并且告诉她老师明白你的感受,会尽量为你出谋划策,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使这位学生不会感到失望,也愿意积极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经过两个星期之后,这位同学跑来告诉我,不用换位置了。
  3.裁决时“糊涂”一些,令班级氛围更融洽。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官”小责任大,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是课任教师,是父母,有时又是法官,学生之间经常性的发生一些矛盾,需要班主任做出公正的裁决,有时候你裁决时“糊涂”一些,可以避免学生间矛盾的激化,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例如,某位学生不做值日,卫生委员出面要求其留下来完成值日工作,两人意见不合吵起来,并差点动了手。我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没有公开地、断然地做结论,而是在肯定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的基础上,也指出他在做同学思想工作时要注意工作方法,而不能采取过激行为;在指出那位同学违纪时,先肯定这位同学的其他优点:如篮球打得好,最近上课比较认真,等等,然后再指出做值日工作的重要性,从而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使两位学生握手言和。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在“清晰性”上犯糊涂的实在不少。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做老师的在评价看待学生时,也应该切记不可“眼里揉不得沙子”;在处理对待学生的错误过失时,不可“赶尽杀绝”,不留余地。
  郑板桥曾以“难得糊涂” 标榜自己,想必自有它的妙处。虽然时过境迁,仍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所以,做班主任的你,有时不如适度糊涂点,落个自在。当然,对于学生的原则性错误又另当别论。作为新时期职业高中的班主任,也应该有意识地学一点“模糊思维”的技术,它或许会使你的工作更有成效,可谓糊涂在嘴上,谋略在心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3]班主任之友.2010.
其他文献
利用果树休眠期、树液停止流动期嫁接,不仅可以缓解人力和时间上的不足,而且还可提高成苗率,有兴趣的果农不妨试一试。  嫁接材料准备及贮藏——首先将够嫁接粗度的砧木包括没接活的砧木,在上冻前从苗圃地挖出来,距根茎15-20厘米处剪断,并将选用的接穗分品种绑成捆。在朝阳坡挖深50厘米、宽50厘米、长依砧木和接穗数量而定的沟,将砧术和接穗并排垂直放入沟内(为防止贮藏期霉烂,可每隔50厘米放一草把,以利通风
红耳龟人工饲养管理技术  红耳龟是具有蹼足的水龟,头部两侧长有典型的红色条纹,有时头顶部还有一些红色斑点。红色条纹有时会断裂成两到三块斑点,颜色深浅也从橙色到深红有不同的变化。有些红耳龟没有这些红色条纹。刚孵化的红耳龟有着绿色背甲和皮肤。甲壳上布满由黄绿色到墨绿色条纹所组成的完美图案。随着龟的生长,壳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成年个体的绿色底色,会被黄色所替代,最后成为较暗的褐橄榄色。壳上的图案由黑线、条
【摘要】《数字电路安装与检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关联性很强的课程,也是所有电类学生的基础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以制作555延时控制电路为例,阐述了任务教学法的内涵、特点及在《数字电路安装与检测》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数字电路 应用实践 555延时电路  一、引言  《数字电路安装与检测》是
1巨粒王1号    是最新育成的奇特巨粒大豆新品系。该品种籽粒特大,百粒重40~50克,最大60克,浅褐脐,滚圆饱满,金黄发亮,易脱粒,外观与商品性良好,青荚白毛,作大粒青毛豆出售市场畅销,收干豆出售令人爱不释手。该品种株高60~80厘米,根系发达,茎秆粗壮,高抗倒伏,株形呈扇形,开紫花,单株分枝6~8个,节间短,结荚多,一般单株结荚300个左右,多者可达500个以上;大部分每荚结籽2粒,因其籽粒
如今,在一些天然果蔬高新产品招商会上、大商场-的果蔬柜里,人们可以见到苹果、四季豆、茄子、芋头、胡萝卜、平菇等水果蔬菜被加工成片状或条状,干燥清爽地装在小袋、小桶里,色彩缤纷,成为诱人的可随身携带的即食型食品。  据营养学家介绍,这些即食型食品,在前处理技术上,集漂烫杀青、预熟化、营养保持于一体;在冷冻贮藏上,根据不同的果蔬品质,灵活运用了速冻、缓速冻技术;在脱水保鲜上,采用了真空渗透与真空冷冻干
奶牛夜间怎样管好能多产奶    农户养奶牛只有产奶多,才能增加经济收入,要想产奶多,只有加强奶牛的夜间管理。为此,各地奶牛饲养户,对待奶牛的夜间管理上,应该要做到以下“九个要”。  一要适量增加夜食。奶牛是反刍动物,采食量大消化快,除白天应饲喂足量的草料外,夜间10时应再饲喂适量的草料,但不可饲喂过饱,以防造成消化不良。吃好才能满足奶牛体能需要,增强抗病能力,使产奶量提高。  二要满足清洁饮水。奶
【摘要】为了解家长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需求情况,随机抽取广东省粤东地区城市和农村的6所小学共560名家长为样本,结合访谈法,对调研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考察课后服务的家长需求现状。结果表明:(1)家长对课后服务的主要需求有服务目标需求、服务内容需求、服务管理需求、学生活动方式需求、学生社交需求;(2)家长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需求水平较高,其中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服务目标需求水平、学生社交需求水平较高
对当前通化地区松籽加工业的思考    近年来,通化地区松籽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吉林省地区特色产业之一加工的松籽仁直接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直畅销不衰据海关统计,2007年1-11月份,通化地区进出口松籽(仁)7403.7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8%,其中进口2080.8万美元,下降19.7%,出口5322.9万美元,增长28.3%    一、当前通化地
一羊肉香肠    通过加入不同调料调整用料比例或改变某些工艺流程,制作出不同品种和风昧的香肠。  1纹磨:将割除筋膜肌腱和淋巴腺的鲜羊肉(或加入20%~30%的猪肉,肥瘦比1:1)用绞磨机或利刀绞(切)成1厘米见方的肉粒。  2配料:食盐占鲜肉重1.5%~2%,食糖占产品湿重的0.25%~2%,混合香料(胡椒花椒桂皮和肉豆蔻等)占产品湿重的0.25%~0.5%,亚硝酸盐的常用量为每100公斤鲜肉加
【摘要】学分制教学改革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分析总结了国内外高校学分制改革实施的现状,提出了学分制管理改革实施的背景和意义,进一步阐述了实施学分制管理改革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改革  一、引言  学分制是在19世纪末伴随着选课制度在美国出现并逐步确立的,是基于学生选课作为前提,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计算学生学习量、用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学习质量、以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