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设问点,激发思维火花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312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课的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成功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紧扣教学目标,抓住文章的重点,选准设问点,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一要在重点内容处设问;二要在情节的空白处设问;三要在课文细节处设问;四要在内容的变化处设问;五要在内容的重复处设问;六要在内容矛盾处设问。
  【关键词】设问点 重点 空白处 细节 变化 重复处 矛盾处
  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关系到整个教学组织的成败得失。富成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能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学习。设问点就是指在课文的何处设置问题。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可以设问的地方很多,但语文课堂受教材编排、训练重点和授课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也不必处处发问,因而提问要选在关键处。这个关键处就是要紧扣教学目标的“要害”处。那么,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选准设问点呢?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积累,使我懂得:执教者必须在弄清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特点,了解学生的习惯和水平的情况下,整体考虑该篇课文应提出一些什么问题。要发挥设问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抓住以下六个设问点:
  一、抓住重点内容设问
  所谓重点内容就是指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有重要作用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词句和章节。抓住这些内容设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春蚕》这一篇课文中的“孩子,上学得用功啊!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啊……”这是本文的关键,也是本文的难点,读的时候要先弄懂“用功”的意思,此处可提问:“为什么说这学费来得不容易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母亲付出的辛苦,懂得学费来得确实不容易,母亲所说的这句话,分量该有多重。
  二、在情节的空白处设问
  课文中有些句子说到关键处突然截断,但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抓住这些情节的“空白”处提问,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填补空白,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小英雄雨雷》第五部分写到“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这里的“拉出去”到第六部分“太阳已经落下去……”内容上有很大的跳跃,但作者没作任何交代,在“空白”处设问:这拉出去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雨雷是否真的被枪毙了?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用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小英雄雨雷面对凶狠残暴的敌人是怎样机智勇敢地脱险的,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雨雷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又如学完《穷人》后提问:“桑娜和渔夫一家人以及收留的西蒙的两个孩子后来生活得怎样呢?”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有的学生认为:“他们生活得越来越艰苦,渔夫的担子越来越重。”也有的学生认为:“几个孩子渐渐地长大了,能帮家里干活挣钱了,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了。”这样,学生的思维大大拓宽了。
  三、要在课文细节处设问
  细节就如世外桃源,只要抓住细节描写对文章的理解就豁然开朗。如在《爬山虎的脚》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是怎样爬上去时,问学生: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一脚一脚”能否改为“一步一步”?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明白: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向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就必须再长一只新脚。通过换词比较,动作演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四、在内容变化处设问
  《月光曲》在第九自然段写的是兄妹俩听贝多芬弹琴所引发的联想,但同样是听琴,为什么先是“海面微波粼粼”“洒遍银光”“轻纱似的微云”,而后又是“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朝岸边涌来”。在这种情感的明显变化处可以设问:大海景色变化与琴声有何关系?写大海景色的两部分可以前后调换吗?这样促使学生细心阅读整个段落,思考这两处分别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情感,讨论后得出结论:这低缓的琴声仿佛是兄妹俩痛苦的诉说,明快的琴声说明贝多芬心潮澎湃,十分激动,仿佛已经把穷兄妹从小茅屋带到了一个充满光明的自由天地。正因为如此,这时盲姑娘此时的脸上,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难点的理解,体会了作者的写作匠心,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在内容的重复处设问
  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中“再见了,亲人”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为什么要出现两次呢?是啰嗦吗?删掉后面一个或改一改好不好?学生们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之情。
  六、在内容矛盾处设问
  有的课文看起来自相矛盾,实际上正是作者着墨的重点。在这些地方提问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写老奶奶的那句话:“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在此矛盾处可提问:写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是不是互相矛盾?为什么?这样抓住课文的矛盾处,激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这时,学生跃跃欲试,教师因势利导,诱发学生进一步体会老奶奶想早点见到周总理的急切心情,领悟文章的中心。
  总之,能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是那些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一些精确的、具有启发性的提问,以及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经过精心的设计以求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掀起情感的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琼瑜.中职语文有效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5).
  [2]高海燕.浅析历史与社会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01).
其他文献
一、探究式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一)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时,由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实验,然后观察思考并展开讨论,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性,最后总结得出相应的理论概念。这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结合实践操作,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会更加扎实。  (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1. 确定问题的范围,激
真实兴趣是一个客观、现实、动态变化而且比较复杂的话题。小学生及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时,他们最真实的阅读兴趣可能就是为了在考试中拿高分,为了博得老师的表扬,得到家长的认可,同伴的羡慕,也可能是为了一纸奖状,也可能是为了满足好奇,获得学习的成就感等等。但是,随年龄的增长,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目的也逐渐明朗,他们在英文阅读学习中或任何一种学习活动中的真实兴趣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拿高分、为了博
我国财政部综合考虑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后,为顺应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需要,于2006年2月15日重新规范了企业的会计行为,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要求,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这次改革的一个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向资本市场传达价值信
【摘 要】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文探讨了药用植物实务教学法。包括:课堂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完善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筹办专业特色比赛、开展药用植物艺术创作拓展课程等。  【关键词】药用植物实务 教学 方法  药用植物实务是药学和中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凡涉及植物药(生药)品种来源及品质的学科都与该课程息息相关,其中关系密切的有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互动教学模式在技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根据目前技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和互动教学模式的特征,阐述了互动教学模式在技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技校英语 互动式教学 教学改革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应该把“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作为重点,根据技校生的实际情况,着重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英语基本技能应用的训练,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而长期以来,
2008年底,中国通信企业进行了又一次的改革重组,由原来的六家通信运营企业,重组为三家大型的全业务通信运营企业。伴随着3G牌照的发放和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三家通信企业的竞争更加加剧。集团客户市场也成为三家运营商竞争的重中之重。“得集团客户者得天下”,集团客户市场首当其冲成为竞争的聚焦点。集团客户市场成了三大运营商全业务竞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与竞争对手相比,河南联通一方面要面临外部激烈的业务竞争局
【摘 要】科技英语是专用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有概念准确清楚、逻辑严谨周密、描述客观直接、语言凝练精悍的特点,而名词化是英语中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不同的语言学派都对名词化有所研究。本文分析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名词化结构的理据和特征,以语用学为视角探讨了名词化结构的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的翻译问题。  【关键词】科技英语 名词化结构 语用学 翻译  一、引言  科技英语是专用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自然
电信业重组与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使得电信企业内外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企业从关注增量转向注重存量捆绑维系。如何细分客户群体,实施针对性的营销服务策略成为当前各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增效创收的关键。而集团客户作为通信市场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对市场持续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集团客户关系评价体系的研究及精益营销服务的实施不仅是重要的竞争手段,更是同质化竞争下服务提升和价值挖掘的迫切需求。本文笔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