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对东盟国家的自然人流动壁垒研究

来源 :广西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Q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国际服务贸易将成为其新的增长点,自然人流动作为服务贸易方式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这方面的贸易壁垒仍然突出.各国自然人流动壁垒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需求测试、自然人流动类型限制、歧视性国民待遇、停留期限限制、工作许可证和签证限制上,壁垒总体限制较高,抑制了该区域服务贸易的发展,但在国别、行业等方面存在结构上的差异,是合作的基础.建议重视消减双边自然人流动壁垒,进一步推进自然人流动方面的双边交流与谈判.中国应以吸引东盟国家自然人流动来促进本国的自然人流动,同时放宽政策,借助多种经济合作方式推动区域间自然人流动的逐步便利化和自由化.
其他文献
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因此,探究教育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对于制定教育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教育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发现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型升级,还推动各次产业内部升级.从投入角度看,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对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产业转型升级,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对于产业内部升级,中、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显著驱动了第二产业内部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直接影响着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影响着乡村振兴的人才根基.中国共产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百年历程,经历了萌芽、探索、发展和深化四个阶段,始终保持教育与国家、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文化等因素协调统一的逻辑机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教师政策体系,创造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国经验.建党百年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把教育政策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育人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博学鸿儒科是清初文学发展的转捩点.博学鸿儒的性情诗论,体现出清初性情诗论的多维转向.其一,强化诗人主体性的转向,针砭摹拟弊习与倡导真性情相结合,破立并举的论述方式呈现出自觉的批判指向与立论意识.其二,复归平和的基调转向,性情诗论的情感与审美基调因时而变,从慷慨激烈转向柔和平缓,蕴含着对清朝的政治认同.其三,凸显政教观念的转向,推崇“性情之正”,依托《诗经》、杜甫诗歌宣扬礼义、忠孝等思想,与清朝的政治诉求相适应.博学鸿儒的性情诗论,既是诗学理路调整的内在需求,又与社会形势、政治环境、士人心态等变化密切相关,
信赖保护原则在不同的语境下会呈现不同的内涵.学理上视信赖保护原则为权利理论;立法上将信赖保护原则当作一项行政行为理论;司法中则秉持务实态度,渐进拓展信赖保护原则在诉讼实务中的内涵.而在行政语境下,信赖保护原则被尊奉为一项政治品格,对政府行为背后的主观动机、过错成分、诚信与否提出规范性要求.行政机关在发展信赖保护原则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却长期为学界所忽视.从行政经验中可以提炼出“行为反复性审查标准”与“主观过错性审查标准”来充实信赖保护原则的理论内涵,为司法审查提供具体标准,可在未来的行政程序法典中形成制度
国企改革已逐步从“混资本”过渡至“改机制”阶段,近年来,长春城开农投集团积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但作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特殊市场经营体,面临众多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公益性核心业务盈利较差的难题,文章基于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部分成功上市的同行业企业上海城投集团的经验,研究城开农投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从解决历史难题入手,通过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从而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帮助其完成从政府投融资平台到主动投资、独立运营企业的转变.
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和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评估了地区幸福感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后,地区平均幸福感与企业投资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地区幸福不公平感与企业投资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梳理机制发现:地区幸福感会显著增加社会信任,从而改善企业的外部投资环境,促进企业投资.同时,地区幸福感也会提高人均产出,而较高的人均产出能够促进企业的投资.
本文以2013—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管理者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风险承担在管理者能力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且股权激励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能够通过增强风险承担水平弱化管理者能力对企业创新的抑制.
基层社区干部把家庭作为社会治理的方法用于解决基层社区治理的难题,正是抓住“家”作为中国人的“民心所向”.家庭伦理是社会底蕴的核心,在基层社会承担着某种动员居民自治、激发社会活力从而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作用.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抓手和基层社会的黏合机制,一直是构筑现代社会有机性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例如在基层社区治理实践中,社区干部的儿童视角之所以能取得成效,正是因为重视“世代之间的力量”中“为了子孙”的家庭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家庭伦理可以作为构筑公共领域的社会性基础.由于儿童的介入,家庭在
文章以2007—2019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地区信任文化如何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结果表明:地区信任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考察企业外部环境发现,相比于市场化进程程度低的地区,在市场化进程程度高的地区,地区信任对债务融资成本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同时,相比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地区信任对债务融资成本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本文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分析了管理者能力与企业避税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能力与企业避税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相较于低能力管理者,高能力管理者更能提升企业避税;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高能力管理者更能提升企业避税;相较于低盈余质量组,高盈余质量组的能力管理者更能提升企业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