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Meigs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y61032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eigs综合征是指卵巢纤维瘤、卵泡膜细胞瘤、Brenner瘤和颗粒细胞瘤这4种肿瘤合并腹腔积液和(或)胸腔积液,肿瘤切除后积液消失的临床综合征。假性Meigs综合征是指除上述4种卵巢肿瘤以外的盆腹腔肿瘤合并腹腔积液和(或)胸腔积液,肿瘤切除后胸腹腔积液消失的临床综合征。假性Meigs综合征临床上十分少见。现汇报1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假性Meigs综合征患者的病史资料,该患者为子宫平滑肌瘤合并腹腔积液,肌瘤切除术后腹腔积液消失。通过回顾分析该患者的诊治过程及术后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
其他文献
现有研究认为宫颈癌前病变进展到宫颈癌需要数十年时间,因此宫颈癌是一种可防控的妇科恶性肿瘤,其预防的关键在于尽早筛查出宫颈病变.基于我国国情,大部分宫颈病变筛查仍选用单一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或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分流TCT结果异常的方式,造成了临床工作中宫颈病变的漏诊或过度诊断.选择最优的筛查方式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是目前宫颈癌防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DNA甲基化调控的基因表观遗传学累积改变可能介导或预测恶性肿瘤的进展,其致癌的关键机制在于通过启动子沉默抑制基因表达导致整体低甲基化和基
脊髓损伤是严重创伤事件,可对患者的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由于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复杂,目前尚无成功的临床治疗策略。外泌体被认为是细胞与组织之间通过转运蛋白质、脂质和核酸进行交流的关键载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中已成为热点。该文对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以及微RNA在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GTPS)是临床常见疾病,由滑囊炎、肌腱病、肌腱损伤、外侧型弹响髋等复杂的综合性因素导致。GTPS的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等。GTPS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综合考虑,包括非手术治疗(如局部药物注射、冲击波治疗等)和手术治疗(如关节镜下缝合、髂胫束松解、人工韧带修复等)。该文就GTPS相关解剖、病理、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骨折断端之间存在较大剪切力,对内固定要求较高,且术后常出现缺血性坏死、骨不连等并发症。治疗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方式有多种,常用的倒三角形空心螺钉及滑动髋螺钉固定可能效果欠佳。近年,新的内固定方式不断出现,其中离轴螺钉及添加内侧支撑钢板等方式显示出较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目前,对于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尚无定论。该文就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特点及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ovary-hypercalcemic type,SCCOHT)是一类原发于卵巢的高度恶性、预后极差的罕见妇科肿瘤,常见于年轻女性.尽管该肿瘤的确切起源目前尚不明确,组织形态学上也与其他发生于卵巢的小细胞肿瘤较难鉴别,由于其临床罕见性,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案指南,但是近年其分子发病机制方面有了一些突破性的研究进展.SCCOHT的基因组为二倍体,以SMARCA4的突变和SMARCA2的表达缺失为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两者所编
随着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诊治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其相关的病因、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研究等方面的论文逐步增多,因此GTD/GTN相关专有名词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现结合国情,从妊娠滋养层细胞、GTD的分类、GTD组织分型、葡萄胎、葡萄胎后属有关的GTD/GTN、绒毛膜癌、GTD治疗、治疗评分后分度、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
目的研究腹部、足三里穴位按摩对早产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及保健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腹部及足三里穴位按摩,比较2组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神经测定量表(NBN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全肠道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吸奶速率、吸奶量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出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体质量及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
下肢异常旋转是髌股关节紊乱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单纯去旋转截骨术或与其他手术联合是针对由股骨和/或胫骨旋转畸形导致的髌股关节紊乱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股骨截骨平面多数位于股骨远端的股骨髁上,治疗效果较满意;胫骨截骨平面通常位于胫骨近端,治疗后可有效稳定髌骨并缓解膝前疼痛。由于截骨范围较大,此类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术者在实施手术时应谨慎细致。该文就下肢旋转畸形在髌股关节紊乱中的作用,以及下肢去旋转截骨术治疗髌股关节紊乱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半月板对膝关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在非手术情况下,半月板内部损伤常无法获得治愈。而手术治疗又存在局限性,难以发挥显著效果。近年来,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应用血小板产物已成为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新方式。富血小板血浆(PRP)、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血小板产物被广泛应用于半月板损伤修复,其成效显著。目前与PRP的半月板损伤修复作用相关的临床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大样本、长时间研究。该文将从半月板损伤的特点、PRP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PRP对半月板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学者深入研
神经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往往会导致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还会给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发现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促进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微生物-肠道-大脑轴是一种双向通信系统,可使CNS与肠道进行通信,对神经系统起到调控作用。该文将就胃肠道菌群生态失调对神经损伤的影响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