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疯狂举债之后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nux_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板爱好者从空旷的大街上飞过,背景是大片奇特的建筑,但那里却鲜有行人——2012年,由国外某电视台在康巴什拍摄的一段视频意外火起。三年前即被报道称为“鬼城”的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再次吸引大批媒体。
  耗时五年建成的康巴什新城,即使放到国际视角去看,其绿化交通、亮化建筑也可以与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媲美,但这里的居民却少得可怜。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康巴什城区居民不足9万人,这与计划中的30万人口相去甚远。而自2012年当地借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外来打工人口大批撤离,实际人口可能还要再缩水。
  如今,康巴什吸引人们造访的理由或许更多的是旅游,而非投资。这里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为载体的4A级景区。
  居住人口的不足并未影响鄂尔多斯造城的脚步。记者采访发现,2012年鄂尔多斯在建项目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其中包括600公里的高速公路、18个大型变电站、14个分布在全市各旗县的工业园,每个工业园区的面积均达数十平方公里。而这一数据在2010年是800多亿元,2011年则是1070亿元。
  支撑超前规划和建设的,不仅是鄂尔多斯的财富梦,更有大量的真金白银。除了近年煤炭带来的财政收入外,举债已成为这种建设的重要保障。
  这些债务除了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当地城投公司发布的企业债和信托融资外,还有地方政府拖欠企业的巨额债务。这些不同的举债模式,被统称为地方政府债务。
  当地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开性的债务,如地方债和城投债数目相对较小,而隐性债务却非常庞大。
  高速发展过程中,债务问题被隐藏起来,而一旦放缓,债务问题就会突然放大,尤其是在房价暴跌的背景之下。
  鄂尔多斯曾经的疯狂举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场豪赌中,上半场的最大赢家是地方政绩,而下半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狂飙的城市建设
  “还钱了!还钱了!还钱就能回家了。” 2月3日下午,耿小军的手机铃声在大巴车上嘹亮响起。一阵兴奋后,这位23岁的甘肃小伙叹了口气。欠了一年的工钱发了,但只发了两万元,这还多亏工头是自己的亲舅舅。
  2009年来康巴什打工,四年中他似乎只有第一年及时拿到了足额工钱。不是舅舅不给,而是承包商拿不到钱,一直垫钱——第一年的绿化项目是这样,之后的装修工程也是如此。
  “施工方为了抢到工程,宁愿让政府欠着工程款,自己垫钱搞;自己没钱就找高利贷,最后开发商也扛不住了,我们更别想拿到钱了。”耿小军说,舅舅欠他7万元工钱,而别人欠舅舅150多万元,承包商则欠着高利贷3千多万元,政府欠着承包商……
  说起这些罗圈债,耿小军稍感释然。他计划正月回老家办完婚事后就再也不来康巴什了,因为这里看不到希望。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整个鄂尔多斯几乎遍地都是讨债的债权人。当地警方专设的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办公室,总是聚集着大量无法讨回“高利贷”的群众,而由此引发的恶性案件更是震惊了这个曾经只有十万人口的城市。
  引发这一切的,是十年前开始的那一轮城市建设热潮。煤炭让这个城市的GDP飞速增长,并一举成为国内人均GDP之冠。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转型、带动城市发展,开始了“送煤炭式招商”。投资商只要达到一定投资额,即可得到煤炭配额。
  一片繁荣之下,城市规划一再更改,未来的人口目标从最初的100万更改为150万、再到 200万。基础建设大幅铺开,开发商也在这一未来的宏大预期中,开始大肆建楼。
  被外界称为“鬼城”的康巴什新区原本是一片牧场,最初的征地价一度低到每亩250元,这为鄂尔多斯的城市梦提供了最为廉价的土地。但在一片草原上建设一座新城,这番从无到有的投入缺口可想而知。
  官方数据显示,康巴什新城建设投入为50亿元,但显然有很多投入未被计入,如迄今仍在进行的绿化建设,以及北区和装备制造基地。记者从康巴什城投公司获知,目前康巴什仍欠绿化企业近十亿元,而这只是当地众多欠债中的一小部分。
  2012年2月,与康巴什相距26公里的东胜区,城市建设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出了20亿元的城投债。东胜城投集团公司称,从2009年至今,公司已累计融资超过100亿元,用以支持城市建设。
  除了城投债,还有被称为“类地方债”的信托资金。
  2011年5月,“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棚户区改造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开始实施,规模为11.64亿元,存续期限2年。募集资金用于伊金霍洛旗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拆迁及建设,同时还可用于位于铁西区的“城市之巅”项目。
  此外,中融信托还发布了“鄂尔多斯佳奇城投Ⅱ期项目财产权信托。”该产品授让鄂尔多斯佳奇城投公司对东胜区政府19.77亿元应收账款,信托存续期内,由东胜区政府向中融信托支付应收账款。
  地方债、城投债、信托资金和政府在建设中所欠企业债务,最终构成了鄂尔多斯庞大的地方债务。
  记者从东方路桥兴泰等当地著名民企获得证实,政府迄今仍有大量建设负债尚未偿还。其中一家企业负责人称,年前曾传出因某银行债务到期,当地政府欲向煤炭企业借钱的说法。
  2013年的《鄂尔多斯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当地政府化解债务346.6亿元,但并未提及目前的负债总额。
  “东胜区的负债在700亿元左右,康巴什100多亿元,伊金霍洛旗也不少。”据接近鄂尔多斯市金融办的政府人员透露,外界所传的整个鄂尔多斯市负债3000亿元,绝非空穴来风。
  记者2月16日赴多个信托项目建设工地发现,一些原本已到兑付期的项目,实际上处于停工阶段。其中新华信托“鄂尔多斯金澳地产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迄今仍是东胜区一个被圈起来的大坑。
  截止2012年12月,媒体采访发现,伊金霍洛旗棚改项目尚未完成,地方政府出现资金紧张,而“城市之巅”项目也已停工近一年。   然而这座城市却日新月异:伊金霍洛旗政府所在地阿镇已经与康巴什完全建成连体城市;康巴什到东胜的26公里路上,也逐渐被各种建筑连接起来……
  被高估的预期
  13年前,鄂尔多斯只是内蒙古的一个贫困地区,GDP仅为150亿元。 2003年,新城康巴什还是一片荒漠,只有两个小村庄,人口不到1400人。
  转机出现在煤炭、稀土与天燃气被发现之时。
  几乎一夜之间,鄂尔多斯成了资金热捧的对象。到2007年底,鄂尔多斯增长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人均GDP为1.0451万美元,超过北京、上海。2011年,鄂尔多斯GDP达到3200亿元,财政总收入接近800亿元。
  快速发展之中的鄂尔多斯,隐患也悄然而致。
  鄂尔多斯商务局工作人员称,内蒙古自治区领导曾经希望鄂尔多斯向着能源中心的方向发展,呼和浩特与包头则充当制造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角色,从而形成呼包鄂三地互补的发展思路,但鄂尔多斯却想把三个中心全纳入到自己的领地。
  这些无不彰显鄂尔多斯的高预期,房地产市场亦是其中之一。
  早期来看,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并不为过。老城区东胜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挤着30万人。出于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政府开始拓建新的城市空间,于是康巴什新城应运而生。
  各路资金狂炒之下,新城的房价曾一度飙升到万元每平方米。数据显示,2011年,鄂尔多斯房地产计划新开工面积达1300万平方米,施工总量达23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450亿元,计划销售商品住宅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
  这意味着每天都有近6万平方米的住房推向市场,而鄂尔多斯辖区各旗县全部人口只有160多万。其中30余平方公里的康巴什地区,居住人口不过6万人。
  按照规划,依托资源,鄂尔多斯采取“送煤招商”的办法,吸引装备制造基地入驻,提升人气,以产业尤其是工业支撑新城的可持续发展。
  “人来了自然有消费,房价也就能维持在高位。”当地官员曾如此设想。
  装备制造基地是目前鄂尔多斯市诸多工业园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入驻企业数量最多的一个。但记者走访发现,除了极个别企业投产并贡献税收外,不少品牌企业入驻后并未有实质举动。
  这一状态与前述鄂尔多斯市的“送煤招商”有关。以最早入驻康巴什新区的华泰汽车为例,其获得两块煤田后不久,便将煤矿抛售,而其产出却并未像当初承诺的那样迅速推展开,迄今仍有数千亩土地被该企业圈起空置。
  “企业想的是先拿到煤矿,之后观望。如果鄂尔多斯真能向装备制造方面迈进,产业链也初步建成了,到时企业就可以搭顺风车。”鄂尔多斯商务局某工作人员称 ,“这样不是不可以,但这个路子没走对,太急。送煤矿这种办法明摆着不合适,后来的企业想要享受同等条件,已经来了的则卖了煤矿观望。”
  泡沫很快被挤破。2013年2月,记者在当地调查发现,房价已跌至3000元每平米,即便这样,仍成交寥寥。
  难以偿还的债务
  受房价暴跌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开发商的资金回笼。大量中小开发商被迫关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受到影响。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2年宏观经济形势下滑、煤炭市场不景气,因煤而富的鄂尔多斯,其财政收入突然大幅减少,而大量债务却如期而至。拆东墙补西墙成为惯常作法。
  即便如此,钱依然是最大问题。过去两年,鄂尔多斯市、区两级政府平台公司已经多次融资。据东胜城投公司2011年审计报告披露,其负债在3年间猛增了20余倍,从2008年底的6.34亿元增长至2011年底的140.4亿元。
  鄂尔多斯市政府自2012年以来一直苦于找钱。市长廉素在当年4月间曾表示,“要千方百计扩大信贷规模,确保今年新增贷款500亿元。”
  这500亿元一直难有着落。当地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鄂尔多斯的新增贷款已经没有什么空间。
  2012年,四大国有银行在鄂尔多斯已经发放新增贷款100多亿元,面向本地大型企业,集中在煤炭和电力行业。“基本没有给房地产企业贷款,也不参与政府基建项目,现在与城投公司的合作也很少。”该人士称。
  “2012年前三季度鄂尔多斯市的整个经济是接近负增长的,幸亏第四季度煤炭回暖,否则去年鄂尔多斯丢人丢大了。”上述商务局工作人员透露,这曾让市领导颇感压力。
  2013年的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对政府债务风险的担忧:“社会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资源开发、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增多,民间借贷和房地产领域存在的问题还很突出,政府债务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还债,2012年夏季,康巴什城投曾一度试图向民间融资。当地拆迁户得到通知称,康巴什城投希望拆迁户将拆迁款以1.7%的月利率,通过银行放给城投公司。
  “以往可能不少拆迁户都会把钱给城投,虽然比市场上2%到3%的利率低,但起码靠得住,但现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即使有现金也不敢放出去。”陷入“白昊案”的债权人康女士说。
  如果说个人和企业的债务危机可以用大幅打折的方法寻到接盘者,那么政府的债务该找谁来接盘?这一问题在过去的2012年里,似乎还没有找到答案。
其他文献
8月2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这些产品有中国进口商涉及。  8月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4家企业的名单,这4家企业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14.475吨;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4.8吨;多美滋婴幼
7月14日,北汽集团昌河汽车景德镇新基地培土奠基。该项目按国内一流水平建设,总投资高达140亿元,规划年产45万辆整车和30万台發动机。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说,昌河汽车景德镇新基地,是北汽集团全国总体布局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汽车工业是江西省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重组后的昌河汽车更是得到江西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年上半年,昌河汽车销售同比有较大提升,其中5、6月份增幅高达50%以
环境治理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治污不力又让公众备感痛心。日前,有基层环保局官员靠“排污费”发工资,当企业的“排污费”成了环保局的“人头费”,还怎么指望环保执法者严格治污?  环保局吃“排污费”的现象并非个例。媒体记者调查后发现,在很多基层环保部门,靠“排污费”支撑人员开支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环保官员对此还振振有词,人员那么多,财政拨款又不够,不吃排污费吃什么?  环保部门大吃“排污费”,首先
我是公司总经办的一名秘书。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在领导眼皮底下做事,如履薄冰,更要小心谨慎。  尽管很小心,还是会出差错。这不,昨天早上给领导送报纸,他就没理我。领导平时很注重礼节,每次给他送报纸、材料的时候,他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接过来,然后和蔼地说声,谢谢!可今天,他怎么了?脸阴沉沉的,看都没有看我一眼。我把报纸放在他桌子上,悄无声息退了出去,很小心地掩上门。  我哪儿出岔子了,竟然得罪了领导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社会已然成为一个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丢弃的体系。也许,人们拥有环保意识的同时也要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吧。  7月下旬,《民生周刊》记者随中国环保工作者代表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赴日采访。东京、京都、大阪、北海道,行程匆匆却印象深刻。  时值盛夏难免烈日炎炎,但湛蓝的天空极易抚平人内心的烦躁。城市中见缝插针的树木也活脱像跳出了宫崎骏的漫画,体态憨厚,颜色苍翠。  导游二宫小姐是一
河南郑州龙湖一带,有一处高约10米的大沙丘,面积约4个篮球场大。除底部有少量植物外,沙丘表面没有任何附着物,也没有任何遮挡措施,置身其中,如同进入沙漠一般。近年,郑州到处都在施工,处处是裸露的工地,黄沙成堆,植被稀疏,風起沙涌,漫天扬尘。
听过很多道德滑坡的论调,看过很多负面新闻的喧嚣,“正能量”三个字逆势成为最新的网络热词。没有人给“正能量”下过准确定义,但很多人已经习惯给所有温暖的、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向上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的标签。这就好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一样,人们希望社会能够蓄积更多的“正能量”,进而减少“负能量”的杀伤力和生存空间。  在“7·21”北京特大暴雨中,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人十分痛心,全社会集体迸发的
在经历了一年多的修订工作之后,7月2日,《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全文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向社会征集意见。  这是食品安全法启动修订以来的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相对于《食品安全法(修改草案送审稿)》(简称《送审稿》),《修订草案》对不少条文进行了改动。整部法律条目由原来的104条增加到134条(送审稿),再增至159条(修订草案)。  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在这次修订中法律责
近日有网友网络发帖称,今年2月11日至24日,其妹妹在哈医大学第二医院治疗了13天“感冒”后不治身亡,医疗花费近22万元。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医院在2月24日中午宣告其妹妹死亡后,仍为死者继续开出了2.2万元医疗费。  近日媒体披露了此事,但记者要求采访医院并未获得回复。医院方面大概也知道这事过于离奇,总得给外界一个解释。  为什么人都死了还在继续产生医疗费用?该院副院长的答复是缘于电脑“误计误收”
作为一名医生,他见惯了生老病死。4年前,当面对一群被遗弃的脑瘫患儿时,人性最朴素的情感就已经逾越了职业特有的惯性。  这是3月末的一个暖日。一群来自美国百事宁慈善组织的慈善人士来到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医院,根据该组织的计划,他们会在这里挑选多名已病愈康复的脑瘫儿童 ,为其在大洋彼岸找到新家。  在金庚医院,被收治的患儿中绝大部分为弃婴。在宋兆普的记忆里,这已经是该组织第四次来到医院“领养”孩子了。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