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国内/全球价值链的时空演变及耦合协调关系

来源 :世界地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520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7、2010、2012、2015、2017年中国区域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测算出30个省级行政区的国内价值链(NVC)与全球价值链(GVC)参与度。在综合分析NVC、GVC参与度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NVC、GVC的耦合协调度关系。结果表明:NVC参与度不断增长且趋于稳定,GVC参与度不断下降也趋于稳定;东部地区省份NVC、GVC的耦合度水平呈现增长趋势,中西部地区省份NVC、GVC的耦合度水平呈现下降趋势;NVC、GVC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水平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推进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Janus(双面神)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TMDCs)作为一种新兴的二维(2D)材料,在其过渡金属原子的两侧是通过共价键连接的不同类型的硫族原子,打破了传统TMDCs材料平面外的镜像对称性,产生一系列新奇的物理性质。其中,Janus MoSSe(硫硒化钼)的制备与性质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主要制备方法是先用氢气(H2)等离子体处理单层二硫化钼(MoS2),用氢(H)原子代替MoS2顶层的硫(S)原子,
超材料是一种可以通过周期性的金属-电介质阵列来设计的人工结构化材料,可以设计出常规材料不具有的负介电常数或/和磁导率。其表面金属与入射电磁波的自由电子相互作用会引起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的激发导致电场和磁场的局域化,从而产生了适用于吸收的光-物质相互作用。但是这一类吸收器内不同谐振器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极大地限制了理想吸收带的数量。经研究发现,这种超材料吸收器的吸收率和共振频率均依赖于图案化金属
本文研究了两类含有混合算子的拟线性椭圆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多重性.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含有混合局部与非局部p-Laplacian算子的方程:其中Ω(?)RN是有着Lipschitz边界的有界区域,Δpy是一个标准的局部p-Laplacian算子,(-A)su是非局部的分数阶p-Laplacian算子,o
近年来,超疏水材料在油水分离、防覆冰、自清洁等许多领域都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大部分超疏水材料不具备生物降解性,不利于环境保护。聚乳酸(PLA)是一种环境友好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易加工、无毒无污染等优点。本论文以PLA为基材,通过浸涂或者原位沉积的方法制备了PLA基超疏水材料,并同时赋予其导电性、磁性、抗菌性等功能,研究其在油水分离和运动传感方面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P
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无线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汽车等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工业信息物理系统(Industrial Cyber Physical System,ICPS)。然而,由于开放的无线通信逐渐取代有线连接,使得ICPS既面临着传统恶劣工业环境干扰又面临着当代各种网络安全威胁。本文从构建有效的入侵检测模型入手,以增强系统在海量数据环境下识别攻击行为能力为目标,研究了工业信
模糊数学理论主要用于解决那些具有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问题,这一理论将数学的研究范围从精确扩展到了模糊这一领域。实践表明,模糊集及其扩展模型在解决具有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问题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世界是极其复杂的,Zadeh提出的模糊集理论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具有模糊性的问题,因此,国内外的学者纷纷对传统的模糊集进行扩展。比如,Atanassov通过同时考虑隶属度、非隶属度和犹豫度提出了直觉模糊
作为理想的珍珠贝壳复合结构的组装材料,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对湿度有较高敏感性,其将显著影响GO层间剪切性能。此外,目前合成超薄二维纳米金属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使其生长于GO薄膜层间。实验中已观察到GO层间相互作用对其剪切性能及金属生长存在较大影响,但由于实验条件的局限,难以测得一些重要参数对上述性能影响的定量关系,更加难以揭示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机理。本文采用连续力学理论
目的:设计开发以夫妻应对为焦点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配偶照顾者(Caring for CRC Couples Coping with Cancer,4Cs:CRC)微信支持平台;构建基于微信的4Cs:CRC支持性干预方案;检验基于微信的4Cs:CRC干预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特异性针对肿瘤夫妻共同应对肿瘤的概念框架(a preliminary Liv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型细菌感染等疾病在全球蔓延,增加了健康风险和财政负担。光动力抗菌(aPDI)凭借广谱高效灭菌、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等诸多优点,在消灭病菌、预防感染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实践意义。然而,光动力抗菌存在光敏剂不理想、可重复利用性差、对不同菌种存在抗菌差异等问题,阻碍了自身发展与应用。基于此,本课题将天然光敏剂竹红菌素(Hc)进行固定化处理,制备得细菌纤维素(BC)基光敏材料,对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