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anc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把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即理”的哲学观点发展于教育中,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中去;”“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强调思品课应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从家庭、学校、家乡等不同的领域,确定教学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德育新课程应立足生活,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知、情、意、行统一。
  一、以生活为题材,激发学生情感
  兴趣是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的起点,是萌发创新欲望的基础。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在教学《保护人类的家园》时,这样导入:用多媒体演示描绘大自然美丽风光的片段让学生欣赏,配以生动的解说,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地球的美景吸引了,这景象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起了他们热爱地球的情感。
  二、抓生活中事例,帮助学生明理
  小学品德课是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目的的。因此,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及“今后怎样做”的明理自然也就成为思品课的中心。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调动积极性,去理解、巩固认识,才能实现教学目的。
  1.选择故事,联系生活
  “道德教育要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是生活的智慧。”德育要在生活中进行,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在探究中选择,在交往中学会交流和合作,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材中,围绕德育目标要求,每课大多选有一个主故事,而这些故事往往距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较远。因此,在教学中,選用故事明理这一环节,可以加以适当修改,尽量选用身边的人物,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教学《团结协作》一课时,我及时添加了学校田径运动会上我班100米接力队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一举夺魁的事例进行教育,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只有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做出成绩。
  2.巧设提问,再现生活
  思品课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要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再现生活,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问题要针对学生生活实际,使教育观点渗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正向的心理效应。如教学《学习、做事讲效率》时,先让学生立了一张“起床到吃早饭”的作息时间表,然后设计了两个问题:①主人公是怎样安排作息时间的?你安排的与她的有什么不同?②你认为哪一张安排合理?为什么?由于设计的问题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种愉快而热烈的讨论中,不仅强化了学生做事、学习讲效率的观点,还达到了帮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的目的,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更要讲效率。
  3 .内化道德,感悟生活
  只有在联系实际中,引导学生举事例,表观点,谈感想,让他们讲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才能引导学生得出比较正确的道德观点,达到明理的目的。教学《团结协作》时,围绕生活实际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①介绍身边的事例;②你在团结协作方面做得怎么样。通过这些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团结协作例子,让学生看到了生活的主流,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三、以活动为载体,指导学生行为
  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辨析导行,联系实际导行是思品教育中巩固明理、指导行为的重要环节。在思品课堂中设计安排合理的实践活动,力求使学生将课堂教学获得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习为生活服务。教学《师恩难忘》时,在学生明理后,设计一个实践活动:《一份心意一片情》。要学生自制教师卡,或写一封祝贺信,或作一首小诗,或唱一首歌曲……表达对老师的敬意。这样,把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无形中强化了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从而促使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
  用生活理念构建思品课堂,不仅优化了课堂的教学过程,还顺应了新课程提出的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总之,关注德育,立足生活,只有将学校的品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有机结合,让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回归生活,才能使道德教育不成为空谈。
  【作者单位: 宜兴市川埠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征,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这种形势之下,游戏教学应运而生。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游戏教学的设计,不仅符合新课改需求,同时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满足学生求知欲望,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游戏教学意识  作为教学工作者,应正确理解小学语文低年级游戏教学开展的意义。即将游戏教学视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游戏教学的概念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们以高度的创新精神投身实践,涌现出很多新做法,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  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台前”退隐到“幕后”成为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讨论问题,拥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力。  其次,教师注重引
爽乐章:考完级,爽极了今年我钢琴考九级,考刎顷序跟胡灵嫣刚好相反,是第二天第二轮的第二个。这可把我吓得不轻,结果一连三天三夜吃不香,睡不好,只有拼命练琴,哎!真是一块心病!终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