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中国大陆与巴西、秘鲁共同签署“两洋铁路”可行性基础研究计划引人关注。“两洋铁路”将连接巴西与秘鲁,横跨南美洲大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全长5000公里。
其实,第一条横跨非洲、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两洋铁路”是中国大陆兴建的,现已通车营运。它分两阶段兴建,第一段是上世纪70年代为坦尚尼亚及赞比亚两国修建的坦赞铁路;第二段是由赞比亚到安哥拉,全长1344公里,主要在安哥拉的本哥拉铁路。
理论上,应还有第三条“两洋铁路”,联络的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但准确的说法,第三条应该是“三洋”铁路,即是中国大陆正在号召发动的“一带一路”中的亚、欧、非高铁网大计划,连接的是太平洋、印度洋跟大西洋。
这一波全球化源自于三个背景或驱动力:一、1944年布雷敦森林体制建构了一套国际组织,包括WTO(世贸)、IMF(国际货币基金)、WB(世银)及一个以美元为核心的金本位固定汇率机制,并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贸易与投资活动;二、中国大陆1979年启动的市场经济改革与开放,引领了全球约一半的计划体制国家先后加入,与市场经济接轨;三、20世纪90年代横空出世的互联网革命,把天涯海角通过一网全面串联。这三个背景与驱动力,乍看性质迥异,难以模拟,但究其本质,其全球化意义别无二致,即“去人为障碍”,不妨将这一类的全球化称之为“全球化1.0”。
中国大陆除了参与推动“全球化1.0”,还以另类方式打通排除另类的全球化障碍,即不是人为的障碍而是自然的、地理上的障碍。如以任督二脉为喻,则全球化的“1.0”与“2.0”打通的,分别是全球化的任脉与督脉。而非洲的“两洋铁路”、拉丁美洲的“两洋铁路”及覆盖于亚、欧、非三大陆上的“三洋铁路”,都属打通全球化“督脉”的“2.0”。
打通“督脉”的不只是铁路,还可以是运河。中国大陆去年底在尼加拉瓜动工开凿的尼加拉瓜运河,与上世纪的巴拿马运河一样,都是连通两洋(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大运河。
如此一来,全球五大洲、三大洋,将可因 “一带一路”及三条“两洋铁路”、“两洋运河”的兴建与开凿,获得全面的畅通,新世纪的全球地图亦将因此而重绘。
(摘自台湾《经济日报》)(编辑/立原)
其实,第一条横跨非洲、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两洋铁路”是中国大陆兴建的,现已通车营运。它分两阶段兴建,第一段是上世纪70年代为坦尚尼亚及赞比亚两国修建的坦赞铁路;第二段是由赞比亚到安哥拉,全长1344公里,主要在安哥拉的本哥拉铁路。
理论上,应还有第三条“两洋铁路”,联络的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但准确的说法,第三条应该是“三洋”铁路,即是中国大陆正在号召发动的“一带一路”中的亚、欧、非高铁网大计划,连接的是太平洋、印度洋跟大西洋。
这一波全球化源自于三个背景或驱动力:一、1944年布雷敦森林体制建构了一套国际组织,包括WTO(世贸)、IMF(国际货币基金)、WB(世银)及一个以美元为核心的金本位固定汇率机制,并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贸易与投资活动;二、中国大陆1979年启动的市场经济改革与开放,引领了全球约一半的计划体制国家先后加入,与市场经济接轨;三、20世纪90年代横空出世的互联网革命,把天涯海角通过一网全面串联。这三个背景与驱动力,乍看性质迥异,难以模拟,但究其本质,其全球化意义别无二致,即“去人为障碍”,不妨将这一类的全球化称之为“全球化1.0”。
中国大陆除了参与推动“全球化1.0”,还以另类方式打通排除另类的全球化障碍,即不是人为的障碍而是自然的、地理上的障碍。如以任督二脉为喻,则全球化的“1.0”与“2.0”打通的,分别是全球化的任脉与督脉。而非洲的“两洋铁路”、拉丁美洲的“两洋铁路”及覆盖于亚、欧、非三大陆上的“三洋铁路”,都属打通全球化“督脉”的“2.0”。
打通“督脉”的不只是铁路,还可以是运河。中国大陆去年底在尼加拉瓜动工开凿的尼加拉瓜运河,与上世纪的巴拿马运河一样,都是连通两洋(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大运河。
如此一来,全球五大洲、三大洋,将可因 “一带一路”及三条“两洋铁路”、“两洋运河”的兴建与开凿,获得全面的畅通,新世纪的全球地图亦将因此而重绘。
(摘自台湾《经济日报》)(编辑/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