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8万余例目标人群两轮结直肠癌筛查结果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海宁市8万余例目标人群两轮结直肠癌的筛查结果,探讨结直肠癌防控的长效机制、筛查间隔时间,为合理制订结直肠癌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实践依据。

方法

对2007—2010年和2013—2015年间,已完成两轮筛查的海宁市5个镇(街道)8万余例目标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第1轮筛查完成80 603例,高危人群比例为12.92%(10 417/80 603);结肠镜检查7 796例,检出肠道病变(息肉、腺瘤、癌)1 719例,肠镜检出率为22.05%,人群检出率为21.33‰;其中进展期腺瘤以上病变357例(进展期腺瘤296例,结直肠癌61例),检出率为4.58%,人群检出率为4.43‰;357例进展期腺瘤以上病例中,可干预的早期病例330例,早诊率为92.44%。第2轮筛查完成89 403例,高危人群比例为20.81%(18 607/89 403),与第1轮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镜检查12 917例,检出肠道病变4 129例,肠镜检出率为31.97%,人群检出率为46.18‰。与第1轮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进展期腺瘤以上病变851例,检出率为6.59%,人群检出率为9.52‰,与第1轮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51例进展期腺瘤以上病例中,可干预的早期病例830例,早诊率为97.53%,与第1轮筛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第2轮结直肠癌筛查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均优于第1轮,筛查成效明显,间隔5年进行下一轮结直肠癌筛查是必要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T2N0~1M0期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术后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2011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275例pT2N0~1M0期胸段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0例,女95例;胸上段癌32例,胸中段癌186例,胸下段癌57例;pN0期205例,pN1期70例;单纯手术155例,术后辅助治疗120例。结果随访至2014年9月30日,全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克唑替尼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单加水飞蓟宾、单加克唑替尼或两药联合作用于NSCLC细胞株H2228和H3122,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蛋白E-Cadherin和Viment
免疫治疗是继手术、化疗及放疗之后第四大恶性肿瘤治疗手段。在各种免疫治疗方法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新型抗肿瘤疗法,是恶性肿瘤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创新。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靶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疗效。其中,DNA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dMMR)肿瘤患者可能是抗PD-1/PD-L1治疗方法的最佳候
我国胰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治疗手段有限,预后极差。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行化疗后的生存时间仅为8~11个月,厄洛替尼也仅仅带来额外10 d的生存获益。文章着重从基因及分子分型层面总结近年来进展期胰腺癌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临床转化研究,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而另一些研究则因胰腺癌的复杂性未能获得临床成功。我们希望,总结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所带来的临床启示,并分析失败案例的教训,以期为今后的研
目的探讨21基因复发风险分数(RS)评分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5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诊治的92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石蜡包埋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21基因检测并计算RS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Ki-67的表达
目的了解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为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基础信息。方法提取2016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的肿瘤登记资料,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订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347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数据进行评估,其中255个登记地区的数据符合入选标准。按地区(城乡)、性别、年龄别,结合2013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2013年全国结直肠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结果全国20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碘海醇混合无水乙醇注射(PIEI)联合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序贯RFA治疗高危部位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54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分为PIEI联合RFA组和TACE序贯RFA组,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4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有74个病灶,其中PIEI联合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