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pT2N0~1M0期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后疗效的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T2N0~1M0期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术后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08—2011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275例pT2N0~1M0期胸段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0例,女95例;胸上段癌32例,胸中段癌186例,胸下段癌57例;pN0期205例,pN1期70例;单纯手术155例,术后辅助治疗120例。

结果

随访至2014年9月30日,全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70.2%和63.7%,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9%、64.0%和60.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病理类型、pN分期以及阳性淋巴结数与患者的总生存有关(均P<0.05);患者性别、肿瘤浸润深度、病理类型、pN分期和阳性淋巴结数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有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食管肿瘤位置和pN分期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5);患者性别、pN分期和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5)。

结论

在pT2N0~1M0期胸段食管癌术后患者中,胸上段癌和pN1期患者的预后差,建议术后辅助治疗。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干眼是除屈光不正外最常见的眼科疾病,我国干眼的发病率已达到21%~30%,而门诊干眼患者已占全部眼科就诊人数的30%以上,干眼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常见健康问题。近10年来干眼的诊疗工作备受眼科界关注,很多医疗机构开设了干眼的专科门诊,临床诊断干眼的设备和新的治疗方法也不断涌现。但是,在干眼诊疗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临床尚存在对干眼的认识简单化,不重视问诊和基本检查,过度依赖仪器和设
目的探讨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药物敏感性特点及其变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6至2015年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拟诊角膜细菌感染的细菌培养标本6 220份,总结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应用卡方检验,阳性率及构成比的年度变化趋势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共收集送检角膜细菌培养标本6 220份,阳性标本1 133份,阳性率为18.2%,其中来自男性
期刊
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而糖尿病与干眼的关系也被进一步证实。干眼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在诸多方面尚有许多问题不明确,而且由于病程慢性迁延,其症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易被忽视,因此临床对于糖尿病相关干眼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的手段相对滞后,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本文通过梳理糖尿病与干眼的相关性,对糖尿病相关干眼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
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沿用至今的肿瘤TNM分期等已显示出其局限性,同一病理类型、同一分期、采用同一治疗方案的患者却有完全不同的预后和转归。目前,研究者们将寻求更精细准确分类的方向聚焦于分子分型。文章从近年来结直肠癌分子分型的方法、分子分型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为结直肠癌的分子分型研究以及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胰头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规律,分析其对胰头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手术显微镜法完整取出40例行胰腺癌根治术及区域淋巴结清扫的胰头癌患者的淋巴结,采用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E3),以免疫组化法复检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淋巴结,统计各组淋巴结临床转移和微转移的发生率,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胰头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患者共收集1 550枚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7例患者的19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定量指标在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短期疗效预测和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单病灶肝细胞癌患者79例,在1次TACE治疗前后,全部患者均行MR常规和DCE序列扫描,分别检测肿瘤最大层面的定量指标,包括血管通透性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百分比(Ve)及血液回流常数(Kep)。根据随访,将肝癌患者分为疾病稳定组(36例)和疾病进展组(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