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姊妹湖远离尘嚣的隔世之美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雄鹰在帕米尔的天空翱翔。巍峨庄严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亘古地伫立在高原上。在雄鹰的眼瞳中,喀拉库勒湖是镶嵌在冰山脚下的海蓝宝石。与喀拉库勒湖冰肌玉骨构架出的美相比,布伦库勒湖更像是紧锁深闰的佳人。如果喀拉库勒湖是冷俊、决绝的冷艳之美,那么水清草茂,湖光山色的布伦库勒湖却是充满青春活力的美。
  喀拉库勒湖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出发沿中巴公路西行一百九十公里。距阿图什二百二十公里,位于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之间,属高山冰蚀冰碛湖。
  雄鹰在帕米尔的天空翱翔。巍峨庄严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亘古地伫立在高原上。在雄鹰的眼瞳中,喀拉库勒湖是镶嵌在冰山脚下的海蓝宝石。在当地的柯尔克孜族人的心目中,喀拉库勒湖是慕士塔格峰的女儿。
  对于帕米尔高原最早的认识来自于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电影中的雪域高原及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更是让人对这一方净土心怀向往。多年之后的仲夏之日终于成行。
  在去塔什库尔干的途中反复听着著名音乐家陈刚创作的那首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这是一首充满高原民族音乐元素的乐曲,和车窗外的景致很协调。广袤的原野、连绵的山峦,天际的白云时而舒缓,时而翻滚,时而又有几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山峦的局部……就在云雾散尽之时,一泓碧水就出现在了视野。
  越野车在公路边停住。车窗外是一副美丽的画面。直人云端的雪峰在湛蓝的天空下自得耀眼,一泓碧水中倒影着蓝天,白云、雪峰。下了车就见有当地的柯尔克孜族人在出售碧玺,手捧海蓝宝石的后面是一双清澈的能看见心灵的蓝色的眼,蓝色眼眸的柯尔克孜族人身后是蓝色的湖。本来是车轮滚滚地往塔什库尔干县城赶的,在湖边转了转竟心生眷恋,索性就住一宿吧。
  凄美的喀拉库勒湖传说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其祖先可以上溯到汉代,史称“坚昆”“鬲昆”“吉利吉思”“乞儿吉思”等。原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后逐渐迁往天山地区。清代称柯尔克孜族人为布鲁特,意为“高山牧人”。历史上,柯尔克孜族有过多次西迁,西迁的路线是从叶尼塞河流域经阿勒泰、伊犁河谷、天山,到达帕米尔高原。到16世纪中叶,由于沙俄的东扩,侵入叶尼塞柯尔克孜地区。柯尔克孜族全民族的抵抗进行了大约1个多世纪,最后被迫离开发祥之地,举部西迁。到18世纪初,完成西迁的柯尔克孜族开始在帕米尔高原、天山山区重建家园。
  关于喀拉库勒湖,柯尔克孜族有一个凄美的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个广垠的牧场,住着一对相敬相爱的柯尔克孜族夫妻,他们有一对孪生女儿。孪生女儿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但因其容貌枯槁,病魔缠身而无法出嫁。母亲以为是自己造孽,便自刎而亡。悲痛之时,老父亲被托梦,在东方日出的地方有一座神山,只要从仙洞里取回一面魔镜,让女儿照镜梳妆就会容颜焕发,百病全消。于是老父亲启程远行,去寻找梦中的魔镜。孰料一去竟杳无音讯。多少年过去,等待父亲的两个女儿泪已流干,泪水在草原上变成了两潭湖水——喀拉库勒湖、布伦库勒湖。后来,残酷的暴风雪将姊妹俩定格在草原上,形成了两座山峰,即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又过了多少年,姊妹俩日夜思念的父亲竟神奇地取回了魔镜,返回了帕米尔高原。看着心爱的女儿已变成两座石山,他悲痛欲绝。天公连降数日大雪,将老父亲变成了一座巍峨的冰山,这就是“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喀拉库勒湖,始终保持一份远离喧嚣,远离尘埃的隔世之美
  喀拉库勒湖面海拔3600多米。湖的周边有冰峰雪岭环抱。风平浪静的喀拉库勒湖,湖面似镜,水光潋滟,有闲云在湖面飘过,有畜群在清冽的水中倒映,更有一顶顶白毡房与澄澈的湖水中的冰山相辉映。难怪柯尔克孜族人风趣地说,喀拉库勒湖是雪峰梳妆的镜子。喀拉库勒湖的美是冰肌玉骨构架出的美,是远离喧嚣,远离尘埃的隔世之美。或许远离,隔绝才能保持纯净,保持美,景色如此,心灵也是如此这般吧。
  喀拉库勒一词为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水湖”。喀拉库勒湖的水因时间、天气的变化而变换着不同的颜色。就像一对美丽的公主用最绚丽、最漂亮的时装打扮着自己。
  风和日丽,天气晴朗时,喀拉库勒湖的心情也不错,湖水澄澈碧蓝。但是每当乌云遮蔽,电闪雷鸣时,顷刻之间,湖水便会变得墨黑乌亮,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水湖。这时湖的心情应该是糟透了。
  心里贪恋湖光山色就起了个大早。黎明时分,慕士塔格峰和喀拉库勒湖泛着冷蓝的光芒,湖水为墨绿色。当太阳冉冉升起,在几分钟的时间里,眼看着慕士塔格峰先是变成了紫红色,接着是泛出金色的光芒,然后又显现出淡淡的一点橘红。晨曦中,波澜不惊的喀拉库勒湖面平如镜,湖水幽深,倒影中的雪山纹丝不动,更是强调着帕米尔高原清晨的静谧。如果你是个幸运的游客,如果你有安静平和的心绪,你将目睹感受到这一切变化。
  当天光逐渐明朗起来时,平静的湖面开始蒸发出水雾,如轻纱摇曳。这时的湖开始活跃起来。等到太阳升起,阳光普照时,湖水开始变幻,浅蓝、淡黄、粉红,五色缤纷,亦真亦幻。目睹这一过程就好像再次聆听那首《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在柯尔克孜等民族语言中,“喀拉”还有伟大的意思。柯尔克孜人在此用“喀拉”这个词应该不仅仅是形容湖水的颜色,或者感恩湖的恩泽,也有对这变幻莫测的湖水抱有敬畏之心吧。
  布伦库勒湖,一个紧锁深闺的佳人,却到处充满着青春活力之美
  布伦库勒湖位于喀拉库勒湖上方十多公里处,由一条小溪相通,犹如手拉手的一对姊妹。因为远离中巴公路,妹妹布伦库勒湖没有像姐姐喀拉库勒湖那样出尽风头。与喀拉库勒湖相比,布伦库勒湖更像是紧锁深闺的佳人。
  布伦库勒湖是柯尔克孜语,意思是“山脚下的湖”。三面是皑皑雪峰、冰川,像白玉屏障般守护着圣洁的布伦库勒湖。由于冰山辉映,湖水银辉熠熠。如果喀拉库勒湖是冷俊、决绝的冷艳之美,那么水清草茂,湖光山色的布伦库勒湖却是充满青春活力的美。
  与喀拉库勒湖相比,这里生机盎然。布伦库勒湖水草丰茂,水面有成群的水鸟、野鸭款款游弋,间或还可以看见成对的天鹅在戏水,清冽的湖水中成群的鱼儿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湖面波光潋滟,湖畔更是闲花野草的世界……盛夏7月,这里繁花似锦,绿草如茵。雄健的牦牛、骆驼、羊群、毡房、牧人构成一幅草原美景。
  令人费解的是直线距离不过十几公里之遥的两个湖,喀拉库勒湖中看不到任何生物,而布伦库勒湖不仅是鸟的天堂,鱼的乐园,更有湖边密密匝匝的芦苇、水草显现着昂然的生机。按理说,海拔、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都相近似的两个湖,在生态上也应该几近相似,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大自然是如何创造了这两个生态截然不同的湖泊?这个谜团等着你来解答。
其他文献
设{X,X1,X2,…,Xn,…}是具有公共分布函数F(x)的独立同分布序列,本文给出F属于三大吸引场Фa,ψa和Λ时X的条件矩的收敛速度.
密尔岱,又称密山、辟勒山、密勒塔山等,是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北坡的叶城县棋盘河源头玉矿山的名字。从现有资料来看,它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悠久的和田玉玉矿山。  密尔岱山的传说  当地有个传说,密尔岱山本是一座无名山,古时候有一个姓米的官员,百姓称其为“米大人”,他曾经带着300名百姓,历尽千辛万苦在这里采玉3年。他教人们怎样看矿脉走向,怎样开采,怎样相玉,因此德高望重。有一次他骑着骆驼
达斡尔族的抹黑节,是最热闹的达斡尔传统节日。抹黑节又叫抹灰节、黑灰节、黑灰日、抹花迷子、抹花鼻子,达斡尔语叫“霍乌都如”。抹黑节是农历正月十六,他们认为正月十五才是一年的终结,相当于除夕,新生活是从正月十六开始的,这一天相当于农历新年。  “小时候抹黑节非常热闹,早上小孩子还在睡觉,老人们已经逐个将孩子们的脸抹成个大黑脸,等小孩子起了床,大人们一边串着门,一边互相抹黑祝福,这一天的街上,到处都是满
说这里是石榴的国度,一点都不为过。每当盛夏,叶城城镇乡村石榴树连绵一片,繁花盛开,灿若云霞,“熏风四月浓芳竭,红玉燃枝拂露花。”不记得何时,曾经在陈平的《石榴赋》中读到这样的文字;“五月骄阳映照满园石榴花”,“其色有三:红者如火,燃心点点,跃于指头;白者如玉,粉嫩透亮,如烟似梦;粉红者兼二者之美,如越女之腮。”火与玉的比喻还不见奇,而越女之腮,现实中没人见过,便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了,旁边杨柳弄柔黄
设F是区域D内的一族全纯(亚纯)函数,k是一正整数,α≠0是一有穷复数,b为一非负实数,f是F中的任意函数,f的零点的重数至少是k(k+1).且当f(z)f^(k)(z)=α时,|f^(k)(z)|≤b,则F在D内正规.
在海南亚龙湾蝴蝶谷的展室中,一群游客指着一幅中国蝴蝶分布图好奇地问:“新疆也有蝴蝶?”  是呀,新疆虽然地处干旱荒漠区,但是不仅有蝴蝶,而且种类多数量大,许多还是特有种。更令人惊喜的是首府乌鲁木齐就有一条蝴蝶谷,这在其他大城市是不可想象的吧。  蝴蝶色彩绚丽,五彩斑斓。人们将翩翩飞舞的蝴蝶称作会飞的花朵,它飞舞于花间,体态轻盈,优雅多姿,把大自然点缀得多姿多彩。  游走在曼妙的石人沟  乌鲁木齐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