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响应国家法治建设,大力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iantiff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治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所高度重视的内容,其多次指出了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法制教育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增强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能够更好的为法治建设而服务。因我国的中小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对其展开法制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为积极响应国家法治建设,对中小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当下,在加强针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方面仍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存在:
  一是部分学校、教师和家长忽视了对于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现阶段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仍然以文化课为主,而对于法制教育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个别学校、教师和家长秉持着“唯分数论”的思想,对于学生成绩以外的事物漠不关心,更遑论针对其展开法制宣传教育了。而从校方到教师再到家长,这一系列关键“教育阵地”上的法制教育出现的不到位情况,会导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中小学生得不到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从而使得我国建设建成法治社会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被蒙上一层阴翳。
  二是部分针对中小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出现了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情况。受限于中小学生的智力、心理发育不成熟,一些法制宣传教育不能够做到深入浅出,虽然看起来“高大上”,但是却并不能使得中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出现了脱离实际的情况。而一些法制教育宣传材料内容也没有与时俱进,仍然出现了存在过时案例的情况,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这些案例也出现了脱离生活的情况。而这便导致了针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普法宣传教育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三是部分中小学阶段所学的学科无法贯彻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中小学阶段的相关学科原本应当承担一部分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但受限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后遗症”,中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仍然以课业成绩为主要评判标准,因而通过相应的学科课堂教学来完成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因为无法量化,从而导致该目标被边缘化、变得“无关痛痒”,更遑论帮助中小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形成法制思维了。
  积极响应国家法治建设,大力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力予以解决:
  一是学校、教师和家长不应当忽视针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应当积极针对其开展相应的法制宣传教育。应当摒弃“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意识到仅仅只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是不够的,需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建设法治社会任重而道远,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各方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为国家的下一代开展相应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此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具有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合格的接班人。
  二是针对中小学生的相关法制宣传教育应当与时俱进、联系生活实际。受限于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法制宣传教育应当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实际,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接受相应的法制教育,使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相应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精神,这样才能够达到法制宣传教育所应有的效果。
  三是部分中小学阶段所学的学科应当贯彻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根据相关政府部门于2007年所发布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所要求,中小学阶段的相关学科应当承担起完成相应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例如初中、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应当在相应的课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处理自然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中发挥的效用;初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应当在相应的课程中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到我国法制的发展历程并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积极响应国家法治建设,大力加强针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而這同时也是增强全民法制观念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加快法治社会的建设有着莫大的意义。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将“少教多学”模式深度融合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让学生在切实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实现自身语文阅读素养的充分提升。本文将以初中阶段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和“少教多学”模式内涵,进一步指出“少教多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与优化路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小学英语教学要求真正激发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真正落实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动学习;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2-0166-02  【Abs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初中阶段,物理是学生新接觸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知识时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其学习能力,进而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及现存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作用及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发展个性、熏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激发兴趣;营造氛围;指导读法;亲子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2-0185-02  【Abstrac
【摘 要】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国家开始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义务教育阶段逐渐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如何让小学生学会和掌握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培养小学生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创新精神并付诸实践操作,成为当今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而根据教学的经验和设计,我们发现针对这一学科进行项目化分类组团学习,可以有效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抱团式;项目化分类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小学德育和安全管理问题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德育方式和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导致小学德育和安全问题倍增。在新时期下,为了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采取有效的改善小学德育和安全管理问题的举措,全方位地让小学生在德育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生命安全管理意识,掌握更多安全技能,增强学生的安全应对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德育;安全管理问题;应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开展,STEM教育开始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以及教师无法适应的情况,因此当前STEM教育的主要研究重点便是如何应用到本土环境中。对于STEM课程来说,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STEM主题课程构建与实践应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S
【摘 要】随着新课改深入推进,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发注重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拥有探究意识。为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应加强科学实验趣味性、启发性、创新性以及延伸性,以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深入挖掘自身潜能,满足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勇于大胆实践,以便学生在探索实践时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3月底,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人民网主办的2019—2020年度“新时代最美幼师”名单公布,天津市南开区第十五幼儿园蔡运清获评“省级最美幼师”,并入围“全国最美幼师”人选。蔡运清从教35年,陪伴了11届300多名幼儿成长。苦与累淬炼出丰富的带班经验,成效突出的育人效果让她收获众多荣誉,说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蔡运清表示:“年华逝去,我无愧于我的教育责任。”时代在变,关注每个孩子的教育热情始终不变就像一年四季的轮回,蔡运清的职业生涯伴随着一批批孩子们的成长。她说,从18岁踏上幼教岗位开始,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