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抚顺市东洲区在棚改新区开展“三新”活动的调查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u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抚顺市东洲区棚改后,各部门如何开展“三新”(爱棚改新区、树文明新风、做时代新人)活动,进行了调研。
  关键词:棚户区 改造 “三新”活动
  
  抚顺市东洲区的前身叫露天区,抚顺市历史上著名的5大矿有4个坐落在露天区域内:龙凤矿、老虎台矿、东露天矿、胜利矿,从东到西绵延30余里横贯全境。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各矿为了解决矿工的居住问题,先后建起了十几片砖瓦结构的平房生活区,这便形成了后来的棚户区。
  从2005年开始,抚顺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采取政府运作的方式,对棚户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四年来,仅东洲区就新建住宅楼699栋,建筑面积达216.3万平方米,使41227户、141318人喜迁新居。抚顺的棚户区改造创造了“抚顺速度”,受到中央、省领导的高度肯定。包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内的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到棚改新区视察。
  但由于回迁居民中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几十年居住在棚户区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生活方式也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使棚改新区里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现象: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占道经营、乱贴广告,个别人还有损坏公物、打架斗殴、迷信、赌博等行为。
  为了巩固棚改成果,建设和谐文明的居民新区,2008年,东洲区委、区政府在棚改新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爱棚改新区、树文明新风、做时代新人”(以下称“三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一年来,这项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了丰富党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干部培训质量,我们几名党校教师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深入棚改新区对“三新活动”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总结出东洲区的主要做法是: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广泛发动,宣传到位
  
  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这项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牵头。同时成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30多家成员单位参与的活动领导小组。他们在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三新”活动的内容和重点,并制定下发了《东洲区开展“爱棚改新区、树文明新风、做时代新人”活动方案》,对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步骤、保障措施做了明确部署。
  接着,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全面启动该项活动。同时宣布建立联席会议、协调会、拉练检查、区级领导包保、奖惩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以保证活动的开展。还要求各街道制定出本单位的活动规划。这项活动得到各街道、特别是棚改新区的热烈响应。也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几天内,大张旗鼓的宣传使这项活动就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新区里的各社区向回迁居民深入宣传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宣传全社会对回迁居民的关爱、关心。引导他们热爱家园,珍惜棚改成果,树立文明新风。要求他们自觉响应社区号召,维护社区形象,遵守公共秩序,倡导文明言行,积极服务社会,遵守社会公德,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有技能的时代新人。据不完全统计,这阶段共挂出横幅标语26条,出板报45期,召开各种宣传会议30多次。为活动创造了良好氛围。
  
  二、精心组织,用多种活动形式推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他们的主要做法有:
  1、领导包保活动推进。主要领导包整个活动过程,副区级以上领导包街道,街道和区直各部门领导包社区。各级领导和社区干部结对包贫困户、重点户。通过领导包保帮建,使活动层层推进。比如: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利用省、市直接投入,街道、社区自筹自建,文明共建单位赞助等形式,为各棚改新区配备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所有广场都安装了阅报栏或宣传栏。并为棚改新区配齐办公设施。回迁居民一拿到新居钥匙,机关各部门、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就进行入户调查,及时解决回迁中遇到的困难,尽心竭力为回迁的“两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和普惠制培训,帮助他们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还开展低保政策咨询、卫生知识宣传等20余项上门服务。社区民警、治安巡防队、平安创建自愿者队伍共同筑起一道回迁居民平安生活的屏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回迁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就得到医治。棚改新区物业管理力度不断加强,棚改新区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在较短时间内,就在新安社区和惠民社区建起了两个7000多平方米的集贸市场。满足了居民的购物需求。
  2、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三新”活动主题教育。采取横幅、黑板报、宣传板、宣传单,《致居民一封信》、组织居民见面会、座谈会、楼长会等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各街道、社区切实贴近居民实际,利用“市民大讲堂”开展“树立文明新风,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宣讲活动,突出展现了居民爱棚改新区、建和谐家园的道德新风,受教育人数达2.5万人次。在各棚改新区的楼体明显位置安装大型公益宣传牌匾,宣传“热爱棚改新区”、“建设文明和谐新家园”等内容。制作楼道文化宣传板,才艺展示板或宣传栏4000多块,着力营造“树文明新风”的环境氛围,把先进文化渗透到千家万户,对回迁居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3、文化娱乐活动推进。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开展了以“相知、友爱、和谐”为主题的邻居节活动。全年共举办趣味运动会、健身舞、大秧歌展示以及居民家庭自创、自编、自演文艺活动近1000场次。还组织开展剪纸、布艺、厨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竞赛活动。开展互赠“邻里亲情卡”、“邻里话荣辱”、“寻找社区文明人”等活动,增进邻里情谊,促进形成温馨和谐的邻里关系,提高全体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庆祝成功举办奥运会、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和抚顺解放60周年等系列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系列“天湖之韵”广场文化活动。在莫地社区“迎中秋、庆十一”广场文化演出活动中,80余名社区业余文艺爱好者为1300多社区居民奉献了腰鼓、东北大秧歌、东北二人转等精彩节目,赞美棚改新区的幸福生活,歌唱党的丰功伟绩。汶川地震发生后,棚改新区居民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捐款、捐物为抗震救灾奉献爱心,也表达了广大居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4、特色文化活动推进。为全区棚改新区楼道制作安装了4000多块楼道文化宣传板,内容包括居民公约,公民道德规范,以及邻里文明、家庭和谐、遵纪守法、健康保健等多个主题。楼道文化建设覆盖面达到30%。制定了评选特色文化楼道“四个一”标准,即:楼道内要有50%以上的家庭有“一位以上家庭成员是文体爱好者,一盆以上花卉,一幅以上字画,一份以上报刊杂志”。评选出30个区级特色文化楼道。强化居民养成教育,通过开展“群众评议身边不文明现象”活动,对棚改新区内的不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进行纠正,采取“文明只差一点点”批评栏曝光,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开展,使棚改新区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国庆前夕,还在全区开展了“爱我新区”征文活动,收到诗歌、散文100多篇。
  5、选树典型活动推进。广泛开展了“好邻居、好儿媳、好婆婆、好丈夫、好子女”评比,命名表彰了一批文明市民、和谐家庭。有力营造了和睦、团结、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和鼓励各棚改新区踊跃争创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推选出万顺社区等25个先进社区,受到上级表彰奖励。大力宣传“三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表彰了老虎台街道惠民社区居民李贵富等一大批自觉参与和支持社区和谐创建工作的先进个人。东洲街道阿金社区居民米东娥还被评为全国敬老爱老先进个人。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亲眼见到了“三新”活动的丰硕成果。这项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巩固了棚户区改造这一惠民工程的成果,展示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这项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棚改新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开创了棚改新区生活秩序平安有序、生活环境优美舒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会服务周到便捷、社区建设和谐文明的良好局面。一句话,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最成功的体现。
其他文献
摘 要:要真正实现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逐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并顺利就业的职业指导的目的,就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指导,开展公共性的、预见性的、实践性的的职业指导工作,并不断打造高水平的职业指导队伍。  关键词:中职生 就业 职业指导 对策    中职生一毕业就面临职业的选择和选择的职业,从而获得一种新的社会角色,对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太成熟的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学生数学能力提出来:“数感就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数感”与数有关,具体表现为:能深刻的认识数,能敏锐的捕获数,能灵活的应用数,能有效地解决与数有关的现实问题,即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一种独特的数学气质,具备这种独特气质人总是能无意识的应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应用数学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
摘 要:在中学体育课中开展自主学习教学组织形式的应用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教师在体育课中采用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关键词:中学 体育 教学 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标准中制定的学习任务,能够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长远目标)的机会很少,以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三自主”教学进行研究,并着重研究“三自主”教学形成较为完整体系的六所院校,分析其体系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旨在完善其体系,为其在不同办学规模和层次的普通高校中推广提供借鉴。  关键词:三自主 选项课程 调查研究    在“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近年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