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tong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改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应用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2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改良TLIF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腰腿痛消失,但6例术前麻木3个月后消失,2例减轻,3例因术中牵拉术后神经痛病加重保守治疗好转,一例因撑开过度致非受压侧股四头肌力减弱至3级,脱水活血2周后正常,无断钉断棒,术后一例一钉打在L4椎弓根外增生的横突上术后无不适,一例钉偏内无神经受损症可能经精神根腋窝,2例均未术后立即调整,而是一年椎间成骨融合后取钉棒。结论改良TLIF对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改良TLIF;腰椎滑脱症;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1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70-01在临床上,腰椎滑脱症是以后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患者的患病原因可能是先天因素也可能是后天因素,一般发生在患者的儿童阶段或者更晚的阶段,后天因素包括了各种机械应力所致,例如搬运重物、体育训练、撕裂、外伤以及磨损等,一般表现为腰椎的椎体相对和相邻的腰椎向前移动。患者在发生腰椎滑脱后,临床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腰痛、无力、麻木、下肢疼痛等,甚至出现了大小便异常。滑脱严重的患者容易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等。在临床治疗上,其方法措施相对较多,包括了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以及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而改良的TLIF就是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院对收治的29例患者进行了改良TLIF治疗,效果显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2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1例。年龄范围为45岁到65岁,平均年龄为55岁。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为腰椎滑脱症。其中有5例患者为融合节段L4L,LSS16例,L4-S5例。
  1.2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之前进行全麻处理,选择俯卧位,将枕头垫在患者的胸部以及髋部下,从而是腹部压迫得以减少。对腰部后中间位置作一切口,纵向劈开棘上韧带,对骨膜下方的双侧椎旁肌进行剥离,直至关节突关节外侧缘。在透视定位的基础上,将椎弓根螺钉进程常规置入,从患侧的上位椎体棘突以及椎板交界处开始,将椎板间的黄韧带进行咬除,一直到关节突内缘。使用骨刀对下关节突进行敲除,并使用椎板咬骨钳对上关节突内的三分之一进行咬除,从而使侧椎骨得以暴露,对峡部疤痕组织进行清除,结合中央椎管狭窄的情况,对上下椎板边缘进行咬除,并对椎管背侧的黄韧带进行潜行咬除。将硬膜囊外侧缘及同侧同一节段及上一阶段神经进行显露。对神经根管进行减压处理后,将同侧椎间隙后缘进行显露,对突出的髓核组织进行清除,对椎体软骨的终板进行刮除,使用椎间撑开器将其撑开。剪碎切除的骨块,并将其填充到合理型号的Cage中,并进行夯实,将第一枚Cage插入,并将其推向对侧,在透视定位下,将第二枚Cage进行插入,深浅要控制一致。撑开器范松后,对椎弓根钉连接杆进行安装,并进行加压,使之抱紧Cage。对神经根以及硬膜囊进行检查,并放置引流管,对切口进行缝合。术后24小时到48小时内,可以对引流管进行拔除,使用抗生素进行静脉注射3天到5天,经过1周后对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4周到6周后下地活动,使用支具保护患者6个月。2结果
  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后。腰腿痛消失,但6例术前麻木3个月后消失,2例减轻,3例因术中牵拉术后神经痛病加重保守治疗好转,一例因撑开过度致非受压侧股四头肌力减弱至3级,脱水活血2周后正常,无断钉断棒,术后一例一钉打在L4椎弓根外增生的横突上,术后无不适,一例钉偏内无神经受损症可能经精神根腋窝,2例术后均未立即调整,而是一年椎间成骨融合后取钉棒。3讨论
  对于腰椎滑脱患者而言,在经过非手术治疗后,临床效果不显著且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患者,需要使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PLIF,其主要经后路进行减压处理,在融合的过程中提供前柱的载荷负担,并对椎间隙的高度进行保留。对后路使用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能够有效促进椎间融合,从而使脊柱前、中柱得以稳定。然而PLIF在操作上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对患者的神经根以及硬膜囊存在较大的损伤,后柱的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导致术后脊柱的稳定存在问题。而对于TLIF而言,其能够经椎管外经将Cage插入椎间孔,从而在相邻的椎体之间形成骨融合。利用椎体间融合以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对脊柱的前柱、中柱以及后柱进行稳定性重建,然而由于其自身在减压上存在范围限制,因此导致治疗后患者的椎管狭窄得不到显著改善,这也使得TLIF开始得到改良和改善。改良后的TLIF能够结合术前患者的临床症状、疾病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对存在症状的以及存在神经根压迫金额椎间盘突出的一侧进行减压处理。开窗减压范围主要在棘突外侧、关节突关节内侧及上位椎體椎板的下半部中间,因为棘突的骨性阻挡从而使得硬膜囊在牵开的过程中能够防止因过度牵拉导致的硬膜囊损伤以及神经根损伤[1]。在纤维环开窗需要对硬膜囊外侧以及上下神经根之间,操作上尽量偏向外侧,开窗需要对面积进行控制,不宜过小,防止椎间隙组织得不到有效清除,对Cage的放置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椎间植骨准备完毕,需要将第一枚Cage推到对侧,从而使第二枚Cage有合适的位置进行放置。我院对收治的29例患者进行了改良TLIF治疗,效果显著。可见改良TLIF在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颜登鲁,李健,高粱斌,等.两种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7):499.
  [2]杨晓敏,许路,孙玉娟.经口咽松解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护理[J].中医正骨,2010,3(02):212-21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运用正畸疗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牙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笔者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临床患者,根据患者的68颗上颌埋伏阻生牙临床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其中50顆行正畸治疗,18颗行外科手术拔除。结果本文选取的54例患者中的68颗上颌埋伏阻生,其中50颗经正畸综合治疗之后,47例疗效均满意(位置合适、颌关系正常、咬颌关系稳定、活髓不松动),3例患者矫治之后效果欠佳。结论临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并发心衰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显效18例,显效率为46.1%,治疗有效15例,有效率為38.5%,治疗无效6例,无效率为15.4%;对照组治疗显效22例,显效率为56.4%,治疗有效15例,有效率为38.5%,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的同时剔除肌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从本院就诊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实验组,在行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实施肌瘤剔除术。随机选取同期单纯剖宫产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产后出血量及对新生儿影响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手术只要把握好相关手术指征,基本都很顺利。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行剖宫产术的过程中,只要掌握好相
【摘要】目的探讨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急性期发作时采取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为止对128例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病人采取的急救措施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将128例随机分为两组,64例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溶液+沙丁胺醇[2]为治疗组,其余64例患者雾化吸入丙托溴铵混合液+注射氨茶碱液作为对照组。用药半个小时后对血浆中PaO2、PaCO2[3]浓度进行测定
【摘要】目的探讨B超下生理盐水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B超监视下采用生理盐水灌肠对肠套叠患儿进行整复术。结果106例患儿复位成功86例,手术治疗20例,无肠穿孔及死亡病例。结论B超下生理盐水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安全、有效。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B超;生理盐水灌肠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0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
【摘要】目的可视喉镜可以扩大视野,增加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尤其在示教以及首次尝试气管插管时可以让初学者一目了然,然而在危重病人抢救插管时使用可视喉镜则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旨在由低年资医师抢救插管时应用可视喉镜,观察可视喉镜的有效性。方法比较在急诊室、内外科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抢救插管使用可视喉镜的插管成功率,本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为可视喉镜组(VL),一组为传统普通喉镜组(DL),观察两组一次性
【关键词】喉罩;短小全身麻醉;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1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71-01喉罩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气道管理方式,以往主要作为一种气管插管失败后的补救通气方式,或困难气道的管理方式使用,很少将喉罩作为全身麻醉的气道管理方式。我院自2009年以来将喉罩用于短小全身麻醉,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