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逆旅 BMW 7 SERIES

来源 :汽车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an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好像真的和BMW 7系有缘,在试驾最新的第六代7系之前的一周刚刚在朋友那里体验了第三代728Li,应该算是中国世面上能找到的最老的7系。两代7系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语言、驾驶感受,但依稀可以看出7系的发展道路和宝马对大型豪华轿车的理解。
  全新7系给我的感觉是瘦,瘦多了,依稀有那么一点第三代低矮的感觉。如果说第五代代号F02的7系上还有班戈留下的印记的话,那我敢保证新车的外观整体颠覆了。其实,新7系在尺寸上维持了上代的宽度而在长度上延展到了5250毫米。说实话这款车看上去并不像前两代那么和善,和同一辈的其他宝马一样,新7系的大灯和双肾进气隔栅也是相连的,只是看上去自然多了不像3系那样有点牵强的感觉。且不说激光大灯的性能如何,只是它那个凶悍的眼神和史上最大的“鼻孔”就够怒不可遏的。新7系的尾部完全没呼应车头,除了中间横穿的一条镀铬,尾灯和宽厚保险杠组成的画面让我想到了安西教练。
  BMW全新7系的逼格之高从钥匙到手那一瞬间就能感觉到。类似i8一样的22英寸320x 240像素不算太高,但信息还是很全的,从安全、保养甚至到玻璃水还剩多少都有显示,顶配的750Li甚至可以用它遥控汽车前进后退,不过这玩意显示的有时候也不一定对,这两天我回家都发现钥匙显示车辆已解锁车窗已打开,害我跑回去好几次。如果谁还有开宝马坐奔驰的观念,那只能说过时了。除了钥匙上的触屏,新7系车内还有7块屏这其中还包括一个Pad,六色星空全景天窗、座椅通风加热、遮阳帘等等都很轻松地控制了,后排两个屏幕可显示车辆行驶状态和娱乐影音,除了扶手箱里的小桌板其他都是电控的。这是我希望看到的,毕竟BMW 7系来的比别人晚,装备不齐全没理由,但功能整合的好就值得赞了。中控板上那块屏幕多了触摸和手势操作功能,可以自定义只不过它好像更听驾驶员的指挥,副驾驶的操作错误率很高。我更喜欢空调触控屏,控制键较多但因为触摸时会变成橙色而失误率低。
  也开过不少豪华车了,感觉全新7系的司机更有存在感一些。它的方向盘、油门都很轻,开起来的感觉根本不像两吨的车。刹车没有一般德国车一刹停的感觉,前四分之一的行程很轻适合慢速跟车,后面则是越踩越有信心,只是油门和刹车踏板靠的比较近,脚大或者冬天穿靴子要注意点。740Li上这款代号N54的3.0升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客串高手,它曾客串过TM马力不算太出众,但1380转/分就能输出最大扭矩450牛·米。猛踩油门后轮会空转两下然后连人带车全推出去。得益于碳纤维内核,新7系轻了近150公斤,这么大的身板急变线回摆却不大,当然这跟悬挂的韧性好也有关系。所以想买新7系的欧巴们还是要管好自己的司机哦。全新7系12.3英寸液晶仪表不出意外地会根据驾驶模式的变化而变化。不过想要在北京耍一辆7系还是很不容易的,并线辅助、360度摄像头等等会集中在抬头显示及中控屏上显示,离得太近屏幕马上会切到相关影像,并有3D画面显示车辆周围状况。只是这一切需要慢慢磨合。比如我到现在还不太适应新7系的车道保持,即便调低灵敏度它还会在我并线到一半时插一杠子。
  几天的试驾下来,BMW全新7系给我留下的感觉像是小时候玩的电子宠物,它明显是有智慧的,需要慢慢养成。六代40年里,BMW 7系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从第一代的尺寸追逐,到第二代从Zagato那里找来多余的转向灯,再到第三代和斯坦森大叔玩命速递,亦或是第四代克里斯·班戈的增肥手术,再或是第五代的适时修正过度,直到第六代算是成熟了。整个过程中宝马一直在催促,催促着7系这个大胖子训练,终于有一天它成了运动员。
其他文献
雷电因其强烈的声、光、电、磁效应对人类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雷电电磁场辐射是引起雷电对电气系统电磁感应效应的原因,研究雷电回击电流产生的回击电场对于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回击电场传播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展了雷击地面、雷击输电线路、火箭引雷至地面和火箭引雷至配电线路四种不同工况的雷电回击电场波形特征研究,主要进展如下:
  开展了雷击地面回击电场波形特征研究,基于珠三角全闪电定位系统回击电场数据,根据自然闪电雷击地面回击电场波形定义了系列波形特征参数,统计了雷击地面回击电场波形特征参数数值范围,以及
在欧洲,大众高尔夫和标致308车型可谓是“死对头”,颇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在国内,大众高尔夫是车迷眼中的“神车”。这个绰号到底缘何而起,谁也说不清楚。如何才能将“神车拉下神坛”?东风标致有自己的考虑。首先,308S车型保留了海外版车型的设计和配置,并没有像某些品牌那样进行轴距或者车身尺寸的加长工作。“忠于原创”的308S在2015中国金方向评选的测试开始阶段就引起了评委的关注。  与入选
期刊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配电侧的改革主要集中在输配电价、增量配电网和电力市场等方面,尤其是各类售电公司的引入,更加强调社会资本组成的利益主体参与到配电网的建设和运行。在上述背景下,配电网规划将不再是以单一主体为规划对象,同时电网的运行也更加强调市场作用。如何协调多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得到配电网多方主体的规划方案,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从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为着手点,围绕如何在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协调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等主体利益关系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首先介绍了博
电动汽车,这个新生事物在近几年迅速发展。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电动汽车有点高处不胜寒。这个新鲜产品的市场价格较高,它或许只是有钱人的“玩具”。如果以成功论英雄,我觉得在现在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只有美国特斯拉公司小有成就。通过市场宣传,特斯拉的品牌价值和口碑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电动汽车独一无二的驾驶乐趣也赢得了人们的肯定。在特斯拉的客户中,很多人是购买家里的第一辆车。而德国品牌呢?宝马推出了i3和i8
期刊
阿斯顿·马丁跑车已经成为了007系列电影中的重要元素。在去年上映的《幽灵党》中,邦德先生的座驾变成了阿斯顿·马丁DB10。这辆具有超现实主义色的跑车展现了英国人的浪漫情怀  詹姆斯·邦德和阿斯顿品牌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对亲密的恋人。尽管这位英国特工身边的女伴和爱车经常变换,与其它汽车品牌相比,阿斯顿·马丁与邦德结下了不解之缘。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阿斯顿马丁跑车几十年来一直陪伴在邦德
期刊
涡轮风潮席卷全球,使得很多之前坚守在自然吸气阵营的品牌都转投涡轮阵营。而刚刚经过中期改款的保时捷911就是其中之一,此前一直在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911 Carrera车型此番全部换装涡轮动力,然而即便这些911使用了“Turbo。”发动机,它们也并非真正的911 Tubo。  这句话是有些绕口,但事实就是如此。或许是为了让大家不将带Turbo的911与911 Turbo/911 TurboS混淆
期刊
阿尔法·罗密欧155 V6 TIDTM早年间的德国房车大师赛并不像现在的DTM一样,是属于德国战车的天下,因为除了前几期连续介绍的BBA冠军车型以外,还有不少“外卡”冠军,而来自意大利的阿尔法-罗密欧155 DTM就是其中之一  前面三期,我们连续介绍了德国本土品牌在早期DTM赛事中获得的辉煌辉煌成就。但当年的比赛并不像如今的DTM比赛,只属于这三大本土车企,一些“海外”品牌也同样是这项赛事的参与
期刊
在很多欧洲人眼里,沃尔沃只会打造旅行车或者SUV车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两种车型的日常实用性很高,安全配置丰富,适合家庭消费者使用。也许你认为这只是一种谬论,也许他们的观点太过片面。究其原因很简单,沃尔沃的三厢轿车销量表现并不佳,你很难再欧洲的大街小巷发现它们的身影。从最初的164车型(直列6缸发动机),260车型(V6发动机),到后来的760或者960车型。它们具有典型的北欧现典设计特点,
期刊
导语的描述并无夸张,这辆玛莎拉蒂GranTourismo Sport F1的确有着难以置信的感染力,因为它有着典型的GT跑车造型,正统的血红色涂装,而无处不在的碳纤维部件以及在赛车上才能见到的尾部扩散器都宣示着不凡性能,面对这些,相信没有人会对玛莎拉蒂GranTourismo Sport F1说不,至少我和身边的同事们都是如此。  坐进车内,带有硕大换挡拨片的红色方向盘、表底为9000转/分钟的转
期刊
美式高性能车的代表凯迪拉克CTS-V从大洋彼岸飞到德国,迎接它的是德系三大豪华品牌旗下的高性能车型。CTS-V不仅要改变欧洲人对美式高性能车的固有看法,还要在Sachsenring赛道捍卫星条旗的尊严  广告从业者的脑袋里汇集了各种奇思妙想,他们不会放过生活中任何的细节。比如说《AUTO BILD Sportscars》杂志在2011年第12期登载了一页凯迪拉克CTS-V的广告。时间有点久远,有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