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歌》教学反思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湖南文艺出版社(教育部审定2013)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泥土的歌(四)》是继七年级、八年级《泥土的歌(一)、(二)、(三)》之后的又一相同课题,本单元是民歌欣赏加演唱的一个单元,作为初三年级再次出现这一课题,对于学生的要求和认知会有更大更深入的扩充和延伸,这在课程设计上就有许多不同体现。
  关键词:泥土的歌;教学;民歌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5-0184-01
  首先,在导入环节,既要复习上节课的民歌内容,又要深入拓展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既承接旧内容又拓展延伸,所以我在本课上做足了功夫。在视频的引导下我与学生共同复习陇东民歌《刮地风》、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新疆民歌《青春舞曲》,让学生立足西部,立足自己家乡民歌,共同感受西部民歌的特点及风格类别,既活跃课堂气氛,又为新授课南北方民歌的差异、作用和分类作铺垫。学生在复习导入環节中快乐兴奋,兴趣高涨,有的学生已经随乐律动,课堂氛围非常热烈,学生们很快投入在了本堂课程学习中。
  其次,教学目标明确。在授课前我仔细研读教学目标并进行整合。本课要求学生能复述民歌的基本含义,能在听赏完民歌后哼唱民歌的音乐主题,能总结出民歌的作用。要求学生在听赏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体验民歌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在进行民歌创编并展示后能达到与同学合作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树立发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信念并为之努力。
  再次,新授课实施新颖有效。本课打破传统的情境欣赏导入,开题我以改编歌词的民歌《只有山歌敬亲人》范唱切入题目:多谢了,多谢同学们来听课,我今没有好茶饭呀啊,只有山歌敬大家呀敬大家!学生既好奇又新鲜,既觉生动又接地气,而且课题内容直接明确。在范唱中我注重了歌唱气息、强弱对比及情感处理,歌词来自教学现场创编,学生听来亲切优美,不乏生活情趣和场景,既接地气又不失艺术性,还为之后学生的创编及表演树立了蓝本。
  最后,教学过程独到,亮点频出。赏、践、品、思、悟、得是这节课最大、最多的亮点。如本课欣赏了大量的民歌作品,有《刮地风》、《花儿与少年》、《青春舞曲》、《只有山歌敬亲人》、《山歌好比春江水》、《阿里山的姑娘》等,每部音乐作品从听到品,从品到思,从思到悟,从悟到获,环环相扣,相得益彰,水到渠成,自如流畅,学生在听民歌的时候增强音乐鉴别力,音乐鉴赏力,音乐积累力,以及音乐思考力。在音乐欣赏中学到了许多音乐技能技巧,比如,演唱方法、强弱对比、呼吸气息、声音技巧、情感表达、艺术处理等。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能回忆起之前学习的民歌的定义、内涵、特点(侧重于民歌的共性)及分类,又对比总结出本堂课的难点:南北方民歌的不同特点、作用及分类并做好记录,能悟出民歌的真正精华所在在于表情达意,在于真情实感的流露,在于劳动人民对劳动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最终在民歌学习的领悟中模仿不同演唱版本的民歌、合作创编并大胆展示,学习氛围及效果达到高潮。
  实践与升华环节是这节课的又一大亮点。有一部分学生会唱但因为不是很熟练或是胆小害羞不敢展示,我则通过不同版本如流行、摇滚等现代的民歌演绎视频引导激发学生们共同演唱,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个性差异,让他们真正实践民歌演唱所带来的艺术享受,从而真正树立继承和传承民歌的自信与自豪,从行动上真正加入传承民歌的大军中。
  课后作业,学唱三首民歌是本堂课十分重要的延伸拓展。三两节课唱不尽我国民歌,三两节课讲不尽民歌的艺术特点及作用,课堂演唱唱不完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课后作业是让学生认识到,传承民歌并不难,听唱民歌,学唱民歌,喜爱民歌已经是走在传承民歌的路上了。
  这堂课内容涵盖量大但学生不觉枯燥,教学节奏紧张、紧凑但不失活泼,教学内容多样丰富但不显冗长,学生们既兴奋又激动,既紧张又开心,即被动又主动。一节课下来,学生身心得到历练与释放,由爱唱流行歌曲转为喜欢民歌,由听唱通俗音乐转向热爱民歌,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了合作,体会了成功,展示了自我,释放了热情和真诚,最后学生都感觉到传承民歌势在必行,都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
  最后无一例外是教学不足。当然本堂课也有缺憾,比如,同学们课前预习不到位制约了同学们的发挥,在内容跟进当中不够大胆细腻,导致展示有很多瑕疵。当然,上好一节课,不仅要有激情和全身心的投入,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激发和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正是我这节课所欠缺的地方。我一直在思考着,怎样让学生自主并自由的寻找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感动,让他们在音乐中能感受到美,感受到爱,并在音乐中释放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和在生活中发现、展示质朴的美,接地气的美,从而创造真正的美。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积极努力改进,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长足进步。请各位学长同僚提出指正意见。谢谢!

参考文献
  [1]谢娉.浅谈中学音乐课堂中的民歌欣赏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5)
  [2]罗红霞.中国各地民歌欣赏[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03)
  [3]田瑞雪.如何在中学音乐课中开展民歌欣赏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9(0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幼儿阶段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形成更加主动的探究意识,这对于幼儿科学知识学习的过程来说,是具备积极意义的。本文就分析和探讨了如何更好的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教育;探究能力;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58-01  1.引言  在幼儿阶段启蒙教学活
摘 要:幼儿教育问题的解决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鼓励孩子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后成为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这需要教师们深入思考,在实践中找到更多的具体措施。读书不应该是枯燥的、乏味的,构建游戏化教学模式显得至关重要。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教育可以走向更大的成功,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对此,本文特意进行了有效措施的具体总结。  关键
摘 要:在小学基础教学当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能做到一定的引导效果。而提出在班主任管理工作当中应用沟通艺术,则是为了更好的凸显出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初衷得以实现。因此,本文便针对沟通艺术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应用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沟通艺术;班主任;管理工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探讨从备课入手,抓好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从学习情绪的调动、思维的引导、活动参与、教学机智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对于做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和抓好备课教学环节落实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